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启迪孩子的智慧与灵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幼萍

  所谓幼儿科技小制作,就是指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用纸、布、泥、线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让幼儿在动手动脑、做做玩玩中理解习得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探索发现其中的科学奥秘和现象,激发培植最初的艺术审美的一种活动。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幼儿科技小制作中的功能与价值,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制作的快乐、习得有益的经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启迪孩子的智慧与灵性呢?笔者认为科学合理地处理科技小制作中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尤为重要的。
  一、处理材料的统一与多样的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指导幼儿利用它们来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在每一次的科技小制作活动中,材料是必不可少的首要元素,也是关系到制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确定制作内容之后,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材料的选择进行可行性论证,怎样的材料适合制作此内容,怎样的材料便于幼儿操作?根据制作中的重难点确定什么材料是核心材料,什么材料为辅助材料?什么材料必须统一,什么材料可以多样?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统一发放材料收集的通知,为制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如大班的科技小制作“元宵灯”,在教师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将材料的范围大致定位在雪碧瓶体、装饰纸、绳子、小蜡烛等,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根据要求收集材料,材料的材质基本上是统一的,而材料的颜色却是多样的。统一的材质便于教师准备制作所必须的工具、便于重难点的指导;而不同的色彩在展示中又呈现出了作品的多样性,给人视觉上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材料的统一与多样还体现在层次上。在同一年龄段中,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也存在差异,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在每一次的科技小制作中,教师以星级划层次为幼儿准备了难易不同的材料,供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匹配选择与挑战。如:在小班科技小制作“小火箭飞上天”的活动中,教师提供了三种不同星级的材料供幼儿选择,针对能力较强的幼儿提供三星级材料——一个雪碧瓶、一张画有圆圈的纸,让幼儿自己剪圆,对折找圆心,剪开圆的半径、粘贴火箭头;对于能力中等的幼儿提供二星级材料——一个雪碧瓶、一个剪好的圆纸片,让幼儿直接对折找圆心,剪开圆的半径,粘贴火箭头;针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则提供一星级材料——一个雪碧瓶,一张画好圆心和半径的圆纸片,幼儿只需要沿着铅笔线剪开粘贴就可以完成火箭头的制作。分层的星级材料既满足了一般水平幼儿的发展要求,又照顾到那些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幼儿的发展需要,使缺乏自信的幼儿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展较快的幼儿也能不断看到前进的方向。使孩子的智慧与灵性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启迪。
  二、把握制作中模仿与创造的关系
  模仿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学习新行为的有效方式,在幼儿的生活中,模仿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幼儿的学习是在不断地模仿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而创造并非凭空产生,它需要模仿来积累知识技能、提供广阔的认知基础,因此创造源于模仿基于模仿又高于模仿。在幼儿科技小制作中,教师通常会采用分解和展示制作流程图的方法来让幼儿学习制作,因此技能上的习得、制作的流程步骤基本都以模仿为主,而对小制作进行艺术的装饰则能体现出不同的创意,那么如何才能在科技小制作中更好地体现创造?教师设计的思路、潜意识的行为、语言的导向、指导的策略都会影响幼儿创造性地发挥。如在大班科技小制作“魔术手套”中,教师提供了一个制作“魔术大公鸡”的制作流程图,为了让幼儿制作的玩具显得更富有创意,教师在环节的设计上增加了提问:“老师用手套制作成了大公鸡,那你会将手套做成什么?怎么做才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做的是什么呢?”教师语言的导向使幼儿展开了联想的翅膀,于是手套变成了花园、变成了孔雀、变成了小山……孩子们的创造性得到了很好地开发和表现,创意无限、充满灵性的作品展示在了众人面前,令人刮目相看。因此只有把握了制作中的模仿与创造,科技小制作才能显现出它无穷的魅力,这样的制作过程才能更好地启迪孩子的智慧与灵性。
  三、洞察干预的时机与成败的关系
  在幼儿科技小制作中,我们面对的是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的幼儿,他们的能力、个性、品质都有差异,因此随时都会发生各种不同的问题:缺乏自信的孩子需要教师不断地关注与鼓励;个性比较急躁的孩子容易追求速度而失败;操作能力有限的孩子则会因为制作难点而卡壳……如果包办太多、管制太严、规则太杂,则又会阻碍影响幼儿的大胆尝试与大胆探索,达不到小制作应该达到的理想目标。因此作为教师,必须随时洞察各类幼儿的需要,找准干预的时度与切入口,以建议、暗示、讨论、发问等形式诱导帮助幼儿,使幼儿的智慧与灵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与启迪,让幼儿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如:在中班制作“竹蜻蜓”的过程中,难点就是制作对称图形,幼儿常常一不小心就剪成了左右两半,当他们反复尝试几次受到阻碍停顿并即将丧失信心时,教师的适时点拨会让幼儿重新燃起制作的欲望,解决问题的症结,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从而达到成功。再如:在大班制作“帆船”的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船体、船帆、桅杆的制作材料和流程图,但在幼儿制作后的探索过程中,用一个薯片罐制作成的帆船总是不能平稳地在水中前行,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呢?这引起了孩子们深深地思索。教师给予了一定的等待时间,耐心地和幼儿一起操作、探索,并引导幼儿猜测:是桅杆太长帆太重?是船体与水面的接触面太小?还是船体本身左右不平衡?这些问题都让孩子在一一的尝试探索中找到了答案,当孩子们看着前行的帆船甭提有多激动了!这就是教师适时积极干预的成果,它能促使幼儿从发展的“功能水平”进入到“最适宜水平”,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与成功。
  教育是棵树,孩子是果实。在幼儿科技小制作中,我们只要正确处理好以上几大要素的关系,相信在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我们的科技小制作定能更好地启迪孩子的智慧与灵性,这一富有活力的枝丫定能给孩子一片斑斓色彩。让我们共同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627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