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春风十里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丽卿

  点染,本是绘画技法;点化,原来是佛家、道家启人心智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化用到语文教学上来,能使语文教学化平淡为绚烂。
  一、点染
  点染,应用到语文教学,有两个纬度:
  1. 工具性纬度。“点”是点明规律性知识,引导学生或感性认识或抽象概括规律性知识;“染”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把规律性的知识具体化,或同化或顺应,逐步把知识内化。请看重庆刘小波《将相和》的教学片段:
  (1)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蔺相如的理由到底充分在哪里?指导读。
  (2)蔺相如说:“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出示:现在璧在我手里,你不能强逼我。)
  比较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何不同?同一个意思,蔺相如为何不直接说,而要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式来说?
  (3)多么智慧的外交辞令!指导读。
  (4)小结过渡:抓住人物的语言读历史故事,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像这样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式来写蔺相如的语言,在这个故事中还有几处,找出来读一读,再感受感受。
  2.人文性纬度。“点”的是主旨,“染”的是情感。请看广东汪秀梅老师《别董大》的教学片段:
  师(出示课件):别董大,别时的景是怎样的?
  生: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师:你在读的时候注意到这两句诗中的一些景物了吗?请同学们用笔画出来。
  师:“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几种景物串起来勾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有北风,有大雪,很冷的感觉。很孤独。凄凉的感觉。)
  师:让我们走进景中,和诗人一起来到那个送别的黄昏。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
  师:这是怎样悲壮而凄凉啊!此时别董大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认为诗中哪个字写出了别时的心情?用笔把这个字圈出来。
  生:愁。
  本课例是先染后点,汪老师凭借文本把学生带入肃杀的情境,感受那凄凉的气氛,再点明这是无尽的“离愁”。
  二、点化
  “点化”原为佛家和道家用语,化用到语文教学上,就是在思维启发点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思考。请看重庆代保民老师《春》的教学片段:
  师:有没有同学统计过,《春》这一课中,“了”这个字一共用了多少个?(生勾画后答9句)
  师:我们先一起来读读其中的第一句,看看“了”字有什么特别的味道。(生齐读)
  师:对“了”字有感觉没有?(生茫然)
  师:我们再齐读一遍这一句,但必须把“了”字删掉不读。(生齐读)
  师:这次感觉怎样?
  生:读起来拗口,总感觉读的是个半截句子。
  生:感觉不到作者的感情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师:有这样的感受非常不错。我们再读一次,这次把“了”字加上去读,并把“了”音稍微读长一点。(生齐读)
  师:什么感觉?
  生:有一种无比喜悦兴奋的心情。
  生:好像是作者在欢呼春天的到来。
  师:了不起的发现。看来这个“了”字不简单吧?按照刚才的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读后面的8句,然后谈谈感受。
  “了”,虽然是一个很普通的是字眼,但在《春》的具体语境中却富有巨大的语言张力。教师抓住含有“了”的第一个句子,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在学生感到“茫然”,即愤悱合适时点化,用比较朗读的方法品味、体验,在品味中逐渐走进文本,体验作者的情感。点染与点化,在实际教学中可结合应用。在点染中,可含有点化之神韵;在点化中,可有点染之辅助。如上述的《将相和》在点染中又有点化的应用,《春》则在点化中结合应用了点染。
  三、“点染”与“点化”的思维启发点
  实施“点染”与“点化”,关键要抓住“思维启发点”。可从以下两个纬度去抓:
  (一)学生认知的纬度
  1.要在学生最佳发展区寻找思维启发点。请看江苏张学青老师《月光启蒙》的教学片段:
  (课文片段: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二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里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来,声音怎么可能是香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因为母亲的声音是温柔的、好听的,所以就香了。
  师:既然如此,那就干脆说她声音温柔啊。
  (生静默思索。)
  师:这个问题有点难。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想——文中有个句子说,“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那意味着什么?
  ……
  当学生对老师的反问静默时,老师用“‘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做铺垫。老师提问的调整,就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来自即时的学情分析。
  2.在常规思维与创新思维中寻找思维的启发点。请看北京李明新老师《语言的魅力》的教学片段:
  教学环节二:抓住“变化”,启发思考。
  (1)我们已经知道随着木牌上的话发生了变化,行人的表现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下面默读课文,思考:你发现哪些情况没有变?
  (2)你产生了什么问题?
  教学环节三:引导思考,感受语言魅力。
  (1)启发思考:为什么“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2)自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思考,交流。
  ……
  教学环节四:联系生活,适当拓展。
  (1)结合实际,说出自己发现的生活中打动人的语言(如广告语、名言警句等)。
  (2)根据提供的画面,尝试写一句打动人的语言。
  (3)组织交流。
  教学环节二,“你发现哪些情况没有变”,引导的是分析思维;“你产生了什么问题”,引导的是求异思维。教学环节三,“为什么‘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引导的是分析性思维。教学环节四,“说出自己发现的生活中打动人的语言”,引导的是分析性思维;“根据提供的画面,尝试写一句打动人的语言”,则体现求异思维。根据文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特点,或在常规思维或在创新思维处寻找思维启发点,能使点染或点化更有效。
  (二)文本的纬度
  1.在“人文内涵深厚与富有语言张力”处寻找思维启发点。请看湖南朱爱朝《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片段:
  师:让我们来解决“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而要从8小时开始写起”的问题。
  师:为什么父亲挖了36小时,挖得那么辛苦、疲倦,仍然不放弃?
  师:当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阿曼达就至少在瓦砾堆下等了——
  师:你对阿曼达在瓦砾堆下的漫长等待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
  师:同学们提出的哪一个问题引发了你的思考,把你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
  朱老师抓住这体现父子情深而又富有语言张力的语段,先是从中理解父亲的不放弃,再理解蕴含在文字背后的儿子不放弃,从而深入感悟父子情深。
  2.在体现规律性知识处寻找思维启发点。不管叙事文、说明文,还是诗歌作品,无不贯穿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这个逻辑关系,循着作者的思路理解作者怎样表达。久而久之,学生掌握了构思规律,对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都很有好处。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859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