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世界文化遗产与改善民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四十周年。也许知晓这个公约具体内容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在公约的框架下努力构建的《世界遗产名录》早已为公众所耳熟能详。如今,很多地方都在为拥有世界遗产而努力,对于当地政府来说,世界遗产是一种荣誉,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身处其中的民众来说,更关心的是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西湖文化景观 杭州的城市客厅
  自2001年开始列2011年6月24日成为世界遗产,杭州西湖用10年的时间实施了西湖的综合保护与治理工程。“打开围墙,免费开放,还湖于民、共享成果”的做法,不仅增强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也提高了城市的整体经济收益。在连续10年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中,两湖周边拆除了违法及有碍观瞻的建筑58.5万平方米,外迁单位265家,外迁住户2791户,景区人口减少7000余人,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新增景区公共绿地100多万平方米,西湖水“一月一换”,水质得到了全面改善,原有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功能特征得到保护,自然生态得到修复,环湖公园景点和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西湖已经成为杭州的城市客厅和极具吸引力的公共空间。这样做,不仅使杭州市民、中外游客成为西湖保护的直接受益者,而且随之带来的综合经济效应也十分可观。从杭州市旅游总收入来看,2001年约249亿元,“免费西湖”后的第十年,2010年达到1025.7亿元。西湖这一公共资源真正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这也是西湖在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间寻求到的平衡点。
  由于受到风景资源和遗产保护的限制,西湖的“景中村”与城郊农村相比,土地不能开发、房子不能建高、工业不能发展,生产生活受到限制,为缓解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杭州市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及鼓励措施。
  西湖龙井茶是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区范围内有8个茶村,居民约1.2万人。为保护茶村周围的风景资源,促进茶村的经济发展,实现“景区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杭州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建筑整治,并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鼓励村民出少量资金用于自己居住的房屋整修,优先整治的茶村村民可获得政府的奖励。这一举措立即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可,西湖风景区范围内涉及的几乎所有茶村村民均积极参与整治。茶村的环境风貌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升。同时,实行截污纳管,电力、电信等一律“上改下”,彻底改变“景中村”、“脏、乱、差”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使西湖原住民的生活品质得以显著提升。
  经过整治的“景中村”根据各自的地理和优势,逐步发展成以龙井茶为特色的农家茶楼、特色餐饮、自助旅社、文化创意等不同形式的旅游休闲产业区,既扩大了遗产区的游客容量,又使当地茶农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据统计,2010年遗产区茶农的龙井茶销售和农家茶楼的经营收入达到1.75亿元,比2003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对于西湖“景中村”村民,政府还建立了一个村民参与利益分享的机制。以西湖遗产区范围内的茅家埠村为例,2003年经过综合整治,茅乡水情、上香古道、醉白楼、都锦生故居等景点已成为湖西的游览胜地,“醉白楼餐饮”与“西湖百茶汇”的相继开业为茅家埠村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整治后的农居先后开出了农家茶楼,从而派生出了休闲经济和休闲文化。2011年全村集体收入达到1500多万元,除各项开销外,全部分红给420个股民。与此同时,每个村民按照不同的年龄段,还可以从股份合作社领取生活费。据统计,茅家埠村每年人均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丽江古城 人居、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已有800多年历史。由大研古城(含黑龙潭)、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三部分组成,总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主体景区为大研古城,其保护范围为5.39平方公里:遗产区面积为1.1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为4.29平方公里。至今,古城内依然居住着本地居民60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73.86%以上,清晰而又“活态”地展示着纳西族及周边其他民族和谐发展的多元文化景象。
  十几年来,丽江政府和古城保护管理部门累计投入近17亿多元实施了涉及环卫、通讯、供电、供水、排污、消防、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街区道路改建、三线两管人地、景观用水治理、城郊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工程等一系列保护性修复项目。使丽江古城的人居、旅游环境质量有了根本性转变,进一步提升了整个丽江的城市品味。
  民族文化,是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要素。丽江市通过实施便民措施和惠民政策,使古城原住居民自觉承担起保护、保留、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修复名人名居院落,恢复传统民俗活动;加强对民族传统节庆习俗的收集、整理、保护、传承;成立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和组建丽江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公司等,为遗产地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文化创造、传承与保护的平台,探索出了一条文化源于民众、受益于民众的路子。
  从2001年起,丽江古城对游客开征了古城维护费,到目前为止累计征收古城维护费13亿元,这些资金全部投入到了古城的保护管理中。同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建立了政府强制性收费与银行贷款相结合的资金支撑体系;通过对丽江古城直管公房进行公开竞租、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筹措保护管理资金,为实现古城的有效保护与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殷墟 集中安置遗址区居民
  殷墟地处安阳市西北部边沿,遗址东部、南部和西部基本为城市建成区,并分布有安钢、豫北纱厂等大型工业企业,使得殷墟整体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在2009年启动的《殷墟保护总体规划》(修编)中,安阳市政府根据国家文物局意见,坚持以地下遗址分布做为保护区划定的唯一准则,把原保护区向南扩展了一个街区,并将纱厂和安钢的部分区域纳入保护范围,总面积扩大了近9平方公里。市政府同时研究制定了中长期的人口、聚落和产业的搬迁疏散规划,并将新扩大的殷墟保护范围纳入城市总规。   目前殷墟遗址区共有农村聚落16个,人口27000人。安阳市将宫殿宗庙区所在地小屯村、司母戊鼎的发现地武官村以及大司空村改造成为历史文化民俗村,组织村民开展殷商文化及当地民俗的展示和旅游服务。同时将殷墟遗址耕地范围纳入安阳市农业科技引领区,扶持农民开展高效、高附加值农业生产,增加土地利用价值,增加农民收入。针对村庄规模扩大给遗址带来的压力,安阳市在殷墟保护区以北、邺城大道两侧规划了遗址区居民集中安置小区,需新建住房的村民今后向小区集中安置,其他居民也可以按照自愿的原则迁入小区居住,并享受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优惠政策,逐步实现由村民向城市居民的过度。
  对于占压重要遗址区的村庄,安阳市政府下决心进行整体搬迁。2009年,为改善殷墟核心区环境风貌,安阳市对殷墟宫殿宗庙区西侧的花园庄村实施了整体搬迁。共搬迁人口1400余人,拆迁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目前,原村庄已拆除完毕,村庄占压重要遗址的问题得到解决,原村庄用地变成了绿地,殷墟核心区的景观大为改善。
  福建土楼 与原住民良性互动
  “福建土楼”位于福建省永定县、南靖县、华安县,包括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等六群四楼共46座。
  “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成为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土楼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助推力。如永定县土楼遗产区村民从事导游、食宿、商贸活动等人数达1000人以上,并占土楼旅游公司员工人数的70%以上,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比周边农民人均收入高出33%。华安县坚持每月给楼民发放一定用电用气补贴,每年春节给70岁以上的楼民拜年,县政府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门票收入如何与楼民分成问题。同时,随着土楼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游客数量激增,给土楼的保护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
  “福建土楼”作为活态文化遗产,原住民世代居住于此,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利用必须依托原住民,为此,当地采取了多项措施提高原住民生活水平、引导原住民参与土楼的保护利用:一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实施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电缆“三线入地”等,整体提升原住民生活环境和质量;二是拓宽原住民就业渠道,遗产管理利用机构在招聘员工时大多向原住民倾斜,如永定土楼遗产区本地员工(包括保安、导游、讲解员、演艺人员、卫生保洁员、电瓶车驾驶员等)共468人,约占工作人员总数的60%以上;华安县协调并提供超过30%的就业岗位(管理员、导游员、安监员)给土楼景区内的青壮居民;三是帮助原住民创业,如南靖县鼓励遗产地村民在符合国家饮食卫生标准和维护村落环境的前提下,在主体土楼外的民居开设家庭餐馆,经营农家特色饮食。目前遗产区有农家旅馆饭店108家,商铺300多个;四是不断提高原住民收入,使得原住民不仅从每年的租赁收入、门票分成,以及从事商业活动、从旅游服务业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五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永定县采取通俗易懂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土楼保护规划、景区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政策进行入户宣传,畅通政府与村民的沟通渠道,及时掌握村民思想动态,解决村民的合理诉求,积极争取原住民的理解和支持,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土楼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品牌。
  “福建土楼”的申遗成功,给当地带来了重大变化,原住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土楼人的自豪感显著增强,土楼的保护利用与原住民良性互动更加密切。我们将继续坚持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原则,积极加强与原住民的协调沟通,做到土楼的保护传承与原住民生活有机结合、和谐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910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