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洞穴之喻”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艳敏

  【摘 要】现代教育面临着困境,如无法承担引导人类走出迷茫、使心灵得到升华、灵魂得到提升的重任;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理性和道德的培养,重视成才而忽视了成人,则会偏离教育主旨,教育工作者亦会处于迷茫状态之中。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洞穴之喻”就已经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类灵魂的转向。唯有教育能够引导现代人摆脱物质的诱惑与束缚,将人类灵魂提升至更高的层次。
  【关 键 词】现代教育;困境;洞穴之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66-03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教育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如何创造物质财富上,忽视了对人的理性的启蒙和道德的培养,随之而来的是全社会的道德滑坡与物欲横流,这一切引起了人们对现代教育的反思。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洞穴之喻”就已经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促进人类灵魂的转向,这为我们探讨当下的教育问题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一、现代教育面临的困境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教育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自然科学思潮的张扬,科学技术大发展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在此社会背景下,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突出的社会功能,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等。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福音的同时,还引发了许多全球化的问题,处于科学知识时代的现代教育也面临着困境,这其中既有知识论的困境,也有道德滑坡的困境。列奥·施特劳斯把现代教育过于强调科学知识的灌输教育而导致的个人生存危机称之为现代性危机。
  基于此,现代教育无法承担引导人类走出迷茫、使心灵得到升华、灵魂得到提升的重任。在现代教育中,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来是为了理性的获得、道德的培养、心灵的陶冶,现在却转变为急功近利的功利性目的,如考试成绩、体面的职业、创造物质财富等等。正如德国教育家博尔诺夫说过,人盲目地热衷于各种外在目的的追求,却忘记了自己的灵魂,忘记了“人是目的”的意义,忘记了人的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说,现代教育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理性和道德的培养,重视成才而忽视了成人,从而偏离了教育主旨。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更多地表现为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建立在实证主义知识观基础之上的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向人们传授科学知识,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这一切都使得教育越来越沦落为大职业教育。受过教育的人成为掌握一门技能的专业工人,教育沦落为谋生的手段,从而忘却了它的本质涵义。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作为教育主体的人,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仅仅被视为工具。
  此外,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育工作者亦处于迷茫状态之中。现代学校教育担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成为衡量国家富强的重要尺度。教育工作者是坚持教育理想,还是随波逐流?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等口号都说明了教育对于提高生产力和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性。正如梁启超所说:“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千皆归于学校”。[1]教育被视为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所需人才的重要工具。教育工作者亦成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工具,而忘却了教育的本质涵义。
  教育不是对人的控制,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必定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物质世界的束缚,把灵魂从俗世的物欲中解放出来。如何使教育回归其本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哲人就已经为教育指明了方向,他就是柏拉图。
  二、洞穴之喻:教育促进灵魂的转向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理想国》中借“洞穴之喻”表达了他的教育观,其核心观点为“教育促进人类灵魂的转向”。教育不仅关系到统治者的培养和人民的教化,还影响到国家的治理,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一些人住在地下洞穴之类的囚室里,那里有一个朝向光亮的入口,还有一段通往地洞的长通道。在这里,他们的腿和脖子从小就被铁链锁着,不能动弹,只能看到眼前的东西,因为铁链使他们无法扭头。远处的上边有一个在他们背后燃烧的火炉,发出亮光。犯人与火炉之间有一段路,沿着这段路搭设了一块帷幕,就像木偶戏里的帷幕一样,当表演者在顶上表演的时候,帷幕就挡住了表演者。这样,被囚禁的犯人除了能看到火光投射到对面洞墙上的影子以外,看不到自己,也互相看不到。”[2]在洞口上面有类似木偶戏的表演,借着洞口的火光,其阴影投到洞壁上,这些犯人看到的只是这些阴影。等到犯人被释放,才看到木偶和火光,才明白以前看到的不过是这些东西的影像和影子,等爬出洞来,看到真实的事物,看到太阳,才知道以前所看到的木偶火光之类,不过是对真实事物和太阳的摹仿,而火炉的亮光则相当于太阳的热力。
  “洞穴之喻”说明了教育是促进人类灵魂的转向,使人获得“理性”和“善的理念”的唯一途径。首先,被铁链束缚着的囚徒只能看到洞壁上的影子,比喻人最初处于蒙昧无知的状态,是一群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后来,其中一个囚徒挣脱锁链、摆脱束缚,比喻这个人接受了教育的启蒙从而摆脱了蒙昧无知;然后,他转过身来看到了木偶和火光,比喻他通过学习算术和几何,实现了灵魂的第一次转向;最后,这个囚徒艰难地爬上了一个陡峭的坡道,这个上升的过程是很困难的,他爬出洞口,站在阳光下边。从黑暗转向光明,造成了一定的痛苦,但是当视力适应之后,他看到了真实的世界,才知道木偶和火光不过是对现实世界事物的模仿,而这是由于学习了辩证法,使他的灵魂实现了第二次转向。走出洞穴的囚徒的灵魂从可见的现象世界上升到可知的理念世界,获得了理性和善的理念,即真、善、美的知识,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教育促进灵魂转向”的整个过程是层层递进的:洞穴中的囚徒挣脱束缚——转过身来,爬上洞口,实现灵魂的转向——获得理性和善的理念——成为智慧的哲学家,拥有了真、善、美的知识。教育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起着“引导”和“促进”作用,而非“灌输”。在洞穴之中,人的目光可能投向善的方向,也可能投向恶的方向,如果不加以引导便可能向恶。此时,教育的作用,就是要把人心中向善的力量“由内而外”引导出来,使之把目光投向善的方向,而绝非“由外向内”把向善的理念灌输进去。柏拉图继承了其先师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人在接受教育后掌握了知识,便具有了美德,品德高尚的心灵使得人与人之间能够和睦相处,整个城邦处于和谐美满的状态。
  “洞穴之喻”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不断超越的,即每一次新的认识都是对先前认识的否定。洞穴中的囚徒看到木偶和火光之后,认为这就是真实的事物,从而否定了之前看到的洞壁上的影子;当他走出洞穴看到太阳和万事万物后,才知道这些才是真正真实的事物,而之前看到的木偶和火光仅仅是对真实事物的模仿,从而进一步否定了先前的看法。现代教育要想不断超越,突破困境,亦要不断对现实中的糟粕进行否定,使之得到改善。
  三、现代教育的返身之思
  当人们的身体和灵魂越来越多地被物质世界所奴役的时候,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对现代教育进行反思,并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现代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人作为教育主体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等等。现代人沦落为物质的奴隶被囚禁在物欲的洞穴之中,无法自拔,唯有教育能够引导现代人摆脱物质的诱惑与束缚,将人类灵魂提升至更高的层次。柏拉图的“洞穴之喻”让现代教育再次回归本质,教育应促进人类灵魂的转向。
  首先,人类灵魂本就向善,教育应使灵魂得到提升,唤醒人性中的理性能力,培养人类具有高尚的品德。现代教育忘却了“教育促使人类灵魂转向”的这一本质特征,仅仅着眼于物质的需要和感官的满足,在俗世的物欲中迷失了方向。所以教育应该停下脚步,进行返身之思,直面遇到的困境和带来的诟病,如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物欲横流等等。返身之思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痛苦,然而却能让人们直面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功能之不足,提升教育的境界。孔子曾提出“君子不器”的观念,反对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把人训练成只有某种用途的器具,而忽视“道”的培养。
  进而,现代教育应既注重形而下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注重形而上的理性和善的获得,使成才与成人相结合,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教育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与人的灵魂相契合的,应超越其功利性。现代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生存功能与实用功能,忽视教育对人的心性、精神和灵魂的引领功能,导致学校只重视培养片面的应试技能,从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如果一定要为成才和成人划定先后顺序,那么人的培养必定是先成人,后成才。只有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具有了知识和技能后,才能有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反之,有才而无德之人不仅无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反而会利用自己的才能行不道德之事,败坏社会风气。
  最后,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引导人类摆脱物质束缚的重任,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就像理想国中的哲学王一样。在“洞穴之喻”中,先走出洞穴的人成为哲学王,亦即国家的统治者,在获得理性和善的理念后将返回洞穴,用他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带领其他囚徒走出去,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世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既要维护师道尊严,有自己的精神支柱,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还要有不断超越当前教育实践的勇气,最终促进人类灵魂的转向。走出洞穴的道路或者说灵魂转向的过程,是漫长的,途中充满艰辛,教育工作者在遇到自己的想法不被世人理解的时候,应坚守教育信仰,发挥人类精神导师的作用,带领人类走出物欲的洞穴。
  注释:
  [1]梁启超:《学校余论》戊戌变法:第1册,桂林:国光出版社,1953:379.
  [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张造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70-171.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张造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
  [2]善亚.图解理想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0.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5.
  [4]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何怀宏.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隐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
  [6]翟楠.从灵魂到身体——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及现代教育的价值倒转[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7]于伟.困境与突破:中国学校教育精神的现代性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968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