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我们的职业教育在表象上看似轰轰烈烈,但在热闹非凡的背后却隐藏着招生艰难、毕业学生就业质量不高、中职学校不为广大家长和学生认可的现实。就其主要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和学校忽视内涵建设,教学、办学脱离实际;二是职业教育缺乏公平合理性、职业学校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教师积极性严重不足。因此,必须对职业教育进行深入合理的改革,才能使我国的职业教育真正为中华经济的腾飞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 盲目扩大 就业质量 内涵建设
  三十年的改革推进,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生产大国。曾经丰裕的劳动力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曾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如何提高劳动力素质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对全国的职业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暨人力物力,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工作有了空前的长足发展。特别是各地区中职教育的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都有了有了空前的增长。但是,根据我们的实践和调查发现,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教育效果甚微,对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与其国家投入及不相适应。“中职无用论”在社会上蔓延,形成国家重视老百姓轻视的一头重现象。中职招生举步维艰,不少的中职校招生数急剧下滑,甚至有招不到学生面临“歇业”的状况。如贵州省的黔南州,在十二个县级中职校中,除了瓮安、荔波等几所“重点学校”还能有所稳定以外,诸如贵定、山都、长顺等县的中职校已经空有其名了。特别是近年来在“突破高中阶段教育”政策的影响下,普通高中开门扩招,中等职业教育已面临“生源枯竭”的尴尬境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一幅幅横空而过的大幅空头标语。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措施和政策措施已经到了非改革和调整不可的地步了!
  一、影响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尽管当前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从资金到政策都给予了大量的支持。然而中职学校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中职学生就业质量低下;二是地方政府和学校忽视内涵建设。从而导致招生困难,中职教育每况愈下。
  (一)影响中职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
  中职生的就业质量是指中职毕业生工作的“专业对口率”、“福利待遇”和“工作稳定性”等几项指标的综合体现。据有关资料显示,70%以上的中职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对口或基本不对口。许多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基本上属于“农民工”的岗位,或者是初中毕业生稍加培训就能从事的岗位;工资福利待遇不到位,大部分中职毕业生的工资薪酬只在1200~1600元之间,而且,相当部分就业单位经常加班,每月仅休息1~2天。大部分就业单位每周只休息1天,中职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劳动力打工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体现出中职生受教育的价值;由于中职生的专业不对口、工作胜任能力差、报酬低下,加之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修养,在就业初期的第一年跳槽换岗的学生就达70%左右。2010年5月我校送往苏州一个日资企业的97名学生,到2011年年初就只剩下27人还勉强坚守在岗位上。
  造成中职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认筹度低下。由于社会特别注重学历教育的现实的存在,加之普通高中和本科学历的扩招,使得中等职业教育更加成为广大家长和学生选择的劣势,因之中职招生生源质量就相当不高。据上海市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部分职业学校的平均入学成绩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少则相差100多分,多则相差400-500分,近一半的用人单位表示今后基本不需要中职毕业生。其主要原因就是对目前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的不予认同。
  2.教育质量不高是导致中职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由于中职学校教学设备设施不足,缺乏开创性和技能型的教师队伍,专业设置滞后,教学不切实际等等因素,培养的学生严重脱离市场需求,应对不了社会工作岗位的选择。
  3.学生自身存在的职业理想淡化、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怕苦怕累、眼高手低是造成就业质量不高的内在原因。而今的中职生都是90后的独身子女,由于家庭和社会的“溺爱”,在家有父母、祖父母等一大群人的疼爱,很多人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皇位”;在学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新闻媒体”的呵护,教师重话都不敢说一句,更不敢让其进行“艰苦磨练”,在进行“职业规划”教学阶段也没有进行很好的教育引导,许多学生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知道“春华秋实”的自然因果联系。导致许多中职生形成“这山看见那山高”的盲目追风习惯。
  由于中职学生的就业质量不高的突出现实,更加导致广大家长和学生对中职学校不予认可的恶性循环。中职学校是一个运动着的动态机构组织,没有很好的出口出路,再加之学校本身如果没有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那么,即使有再多的资源,入口也将被堵塞。
  (二)地方政府和学校忽视内涵建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由于技能教学的成本很高,职业教育成为“最费钱”的教育。尽管全国上下都不同程度的增大了对中职教育的资金投入,但总体说来,中职教育的资本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许多地方政府和学校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缺乏整体的推进意识,资金投向不合理,虽然拥有漂亮、气派的教学楼,但用于教学、实训的设施设备却远远达不到职业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没有一套适于中职教育的建构体系,资源荒废、人才难聚,大量的投资往往得到的是“油去灯不亮”效果。
  1.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切实际。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影响下,各地方政府蜂拥而上,每县(市)都积极开办了一所以上的中职教育学校。这种“大跃进”的办学模式,严重脱离国情、县情。一方面重复建设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在有限的区域里又没有足够的财力、人力满足职业学校建设的需要,许多县级中职校的教学设备、教学器材和师资配备还不如当地的普通高中。   2.职业教育的定位和评价体系不科学。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还处在一种追求规模的层面上,不注重学校的内涵提高。致使学校不是以教学管理为主,而是把很多精力都投入在招生工作和应对上级的人数检查上。以致使社会上出现高额的有偿招生、抢生现象。然而,学校内部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与职业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学生进入学校就往往产生被骗的感觉。从而培育不出合格的中职生。
  3.缺乏适宜的教学激励机制。教师是教学目标的实施者,在现实中,许多中职教师工作懒惰、情绪懈怠,教学成绩平平,不尽人意。但是,当他们通过调动进入普通中学或其它单位以后,往往就会很快取得骄人的成绩。究其原因:一是中职教育工作确实很艰难,面对九年义务教育淘汰下来的双差生,理论基础知识严重不到位,行为习惯及道德修养不足,没有基本的学习习惯,许多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感到无能为力;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从上到下,由主管部门到学校都缺乏对职教教师业绩的科学合理评价体系。也就是没有适宜的教学激励机制。
  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事实上就是“就业教育”。他的终极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合格劳动者。他所面对的人群和教学方法完全不同于普通的高中或初中教育,然而,我们中职学校教师的晋职、晋级还按照普通学校的方式实施,对职教教师是一个严重的打击。而且,许多学校没有一套严格的“奖勤罚懒”考核方法,在学校做多做少一个样、做与不做一个样,助长了懈怠、懒惰情绪的蔓延,造成了职业教育效果的严重低下。
  4.教学资源不足。这里所说的教学资源是指与职业教育相匹配的教学设施设备及其有实际技能的专业教师。许多学校除了有一些漂亮的教学楼以外,作为技能教学的基本设施寥寥无几;另一方面,大多中职学校缺乏优秀的“技能型”指导教师。这使得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学与普通中学的教学几乎没有多大区别,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从而导致教育效果不佳、中职学历不为社会承认的现实。
  5.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课时分配不符合劳动力就业市场发展需求。绝大部分职业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没有认真进行就业市场的调查分析,对学生缺乏明确的技能培训标准和培养目标,一厢情愿的设置专业,而且,目前中职校的课程还按照过去普通专业学校的课程开设,许多课本还是由大学编写的,很多课程设置脱离专业实际、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脱离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专业理论和实训课时比例不适宜中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使得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于是出现大量学生上课打睡觉、玩手机游戏、听mp3、逃学、流失,甚至打闹课堂、辱骂教师等现象。
  6.缺乏良好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大部分学生没有对口专业的实习岗位,所学专业没有在实习过程中得以继续巩固,让学生在就业发展中感到迷茫和困惑。据今年某次的新闻调查报道:一个中职学生代表,她从学校毕业后一年之内换了几家企业,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一直处在流浪中。其原因就是她在学习期间没有相应的实训场所,实习时也没有对口的专业实习,就业时也就拿不出实际的专业技能。这样的学生进入就业市场与没有读过职校的学生没有多大的区别,从而使人们产生了“中职无用”的感性认识。
  7.“国家助学金”资助方式的不尽合理性。由于具有全日制在校的中职生每年都能享受1500元的助学金,以及25%的困难学生增加享受2000元以下的免学费补助。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当前物价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稳定性,在贵州等西部地区,有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这些费用是支撑不了他们完成学业的。而有些学生,其家庭经济并不缺这么点钱,在校表现也不尽人意,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的旷课缺课,甚至严重破坏教学纪律等,仍然享有这些资助。造成一部分学生读职校只为有资助而来,根本没有认真接受职业教育的基本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助学金·免学费”资助管理工作的滞后,很多学校的资助资金迟迟不能及时到位,往往是学生放假以后或者是学生毕业离校以后才能兑现受助资金,使得“国家助学金”就像“饱餐后的美食”一样,所产生的资助功能和吸引力大打折扣。资助政策的目的是好的,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资助的方法和效果却不是那么好。
  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让中职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不断提升其就业质量,不仅仅关系着职业学生的前途和未来发展,更关系着学校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领导层的责任,也是全民的责任。职业教育不但有助于满足产业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要,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改善民生问题的重大课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长期共同努力。只有多管齐下、坚持不懈,才能有效改善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提高其社会地位,并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形成技能型人才成长良好环境的长效机制。
  1.以地(州、市)为基本职业教育建构体系,积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尽快改变以县(区)为垄断系统的盲目扩建模式。在现阶段各县(市)都在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推动下,下大力建设职业学校。但是,以县为单位割裂建设职业教育的局面是不符国情、县情的。职业教育是一个庞大而且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的专业项目设置和教学设施设备建设,一般来说,就一个县(市、区)的财力、人力、物力是无法完成的。这需要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政府机构进行统筹协调。根据各个县(市、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资源特色,让每个学校突出办好1~3个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专业。学生资源和教育资源实行全地(州、市)协调流动。在尽可能增大资金匹配的前提下,以切实优秀的教学资源来满足职业教育工作的需要。
  2.尽快制定和完善针对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教师工作激励机制和技能型教师的用人制度。应把职业教育系统看成企业型的工作系统,职业教育的终极产品是适应社会工作岗位需求的人才,只有将各学校所培养的具有高就业质量的学生数作为职业学校的评价依据,才能推动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职业学校除了技能教学以外,更重要的内容还在于学生人格魅力的建树、道德修养的教育和职业规划的教育引导。因此,职业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过程。加上职业学校既是学校,又像企业,还兼具行政部门功能。招生艰难、教育困难、就业安置也难。因此,必须建立利于职业学校教师善于工作、勤于工作的晋职晋级评聘制度和奖励机制,根据职业教育特点,研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专门办法,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条件,鼓励职业教育教师成为“双师型”及“技术型”人才。同时,还需改革职业学校的人事、工资管理制度,对于那些具有真才实干的技能型人才,要请得进来,要留得住,使职业学校学生具有“真师”指教,切实提高职业学校的技能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就业质量。全面加快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化建设步伐。   3.加强和深化“校企联合办学”制度建设,或推进“校办企业”建设,增强职校学生实习、实训力度和功能。国内外的许多事实表明,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可以这么说:“没有企业的职业教育是不完整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就业之前就必须要对企业里的一切有所了解和体验,包括企业的生产、管理和企业文化等等。现在许多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往往流于形式,由于经济利益的关系,企业往往不愿接纳学生进行实习实训,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学校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种种“麻烦”。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社会强加给学校的各种责任太重,从“安全”角度考虑,学校也不大愿意将学生送离学校去实习实训,从而导致“校企联合”有名无实。
  真正的校企合作应是由企业提供实习实训设备和条件,由企业提供专业操作指导教师、提出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和培养目标,并按照职校学生的特点安排适宜的上岗学习时间,而不是像对待社会工人一样,只求效益的最大化而强迫学生日夜加班加点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双方应慎重思考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利益得失,给对方一定的利润补偿。作为校方不应一味强调学生和学校的劳动付出,向对方索取高额的劳动补偿,而应思考的是给对方带来多少的麻烦和损失,如何给予对方适当的回报和补偿。当然,学校是个“清水衙门”,如果应该需要给予企业一定的补偿,这就需要我们上级政府给予“买单”,这也是对职业教育的支持。
  5.职业学校本身应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活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目前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其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遇到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都比较脆弱。学校应该在“就业指导”、“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和“心里健康教育”等课程方面,派出资深教师给予严教细导,让学生既具有较为实际的人生理想,又具有良好的人格心态。使他们懂得:在职业选择上要立足现实,切勿好高骛远;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要务实进取。只要努力和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成就自己的职业理想。
  6.改革“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助办法。不要让“有些学生饿着肚子喝稀饭,而有的学生却酒肉之中穿名牌,并拿国家助学资金戏耍”的现象继续下去。而应当对职校学生实施全部免除学费,并积极开展对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研究和试行。另一方面,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甲、乙、丙等”不同层次的助学政策,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给予足够的经济补贴,以保证我们的每一个学子能够安心的完成“精技·成才·致富·强国”的梦想。而且,也要允许学校对那些不能履行教学常规、不能完成职业教育的“挂牌”学生,取缔其受助资格的权利。以充分发挥出“国家助学金”应该达到的助学效果,切实推动职业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总之,由于现在职业教育中规模盲目扩大,培养学生的素质不达标,就业质量不高而致使职业教育招生艰难的现象,已成为职业教育工作人员的心头之痛。我们寄希望政府和学校不要被一些空虚的数字冲昏头脑,而要分清形势和责任的需求,切实拿出改革的勇气和态度,迫使职业教育进行改进,使职业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为中华经济的腾飞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安平.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2011(12)
  [2]李莲.浅析影响中职学校发展的三大因素[百度文库],2011.10.9
  [3]陈嵩.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www.gqt.org.cn],2009.12.16日、
  [4]DLQC、浅析中职学校招生工作的不利因素与对策——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http://www.dianliang.com/],2012.6.19
  [5]新闻中心、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news.china.com.cn],2009.12.21
  (作者单位:贵州省龙里中等职业学校 贵州黔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200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