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教育论文  > 
  • 从歌曲《千古绝唱》看戏曲声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吸收、融合与发展

从歌曲《千古绝唱》看戏曲声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吸收、融合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我国音乐文化是以民族声乐艺术为核心继续发展的。文章通过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尽管我国民族声乐获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其在风格、声音上都出现了固定的模式,不利于民族声乐的发展。因此,文章针对戏曲声腔意识在民族声乐中的吸收、融合与发展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戏曲声腔艺术 民族声乐 吸收融合
  伴随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和时代,民族声乐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最近几年中,CCTV开办了多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而民族声乐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很多出色的民族唱法演员和民族声乐作品涌现出来。与此同时,一些作品开始加入戏曲唱腔呈现出来,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歌曲《千古绝唱》,若是歌唱者想要将歌曲中的韵味充分地展现出来,就需要利用戏曲中的一些唱法,从而使作品真正的意境得到充分体现。特别是其中所出现的“呀”字就是借鉴戏曲的一种唱法,甚至运用京腔的方式穿插在整个歌曲中。像这样的歌曲作品还是比较多的,例如,《黄河渔娘》《贵妃醉酒》《梅兰芳》《清明上河图》等作品,都是新时期出现的声乐作品,这些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戏曲声腔的优秀元素,使人对这些作品似曾相识,但是又不乏新鲜感。
  一、民族唱法与戏曲唱法的相同点
  民族唱法和戏曲唱法都是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前提下得到发展和衍生的。可以说,民族唱法和戏曲唱法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两者会体现出以下几点相同之处:
  (一)美学思想相同
  民族唱法和戏曲声乐中,所具备的美学精神基本上是一样的。例如,两者都注重“韵律”和“意境”,注重人和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民族唱法歌曲《黄河泰山》,就是利用黄河的壮观景象,抒发出爱国爱民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将意境美充分地展示出来。而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在“打虎上山”一段中唱到“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利用林海雪原的景色,将革命者的壮志豪情体现出来。
  (二)文化底蕴相同
  在民族声乐中,民族唱法和戏曲声乐所体现出来的意蕴基本都是一样的。民族性格、美誉功能等特点都在民族声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在《千古绝唱》中,散板部分体现戏曲唱法是最多的。当结束京胡前奏以后,歌者运用京剧的方式开始唱第一句,大气豪放、宽广厚重,这就需要歌者必须将声音放在前面,可以使声音清亮高亢,气息饱满,情绪也跟着越来越激动。在这之后,将昆曲的圆润柔美、典雅、高贵、小调穿插在其中,使其整体感觉更为细腻。歌者在可以使戏曲传统唱法有保障的前提下,使声音转变得更加甜美。到中段以后,其中还出现了一些现代配乐,节奏比前面快,而在唱法上,也逐渐转变为通俗唱法。而在此时,声音也逐渐柔和,与前面散板部分相比较,位置比较低厚,感觉就是用唱歌的方式将古老的传说描述出来,在这种条件下,其实也就代表着新乐风的形成和出现,利用现代的表现手法将爱情的千古绝唱灵活地展现出来。进入再现(a’),乐风马上转变为戏曲唱腔,但是与前面a部分的唱法也并不是完全一样。也就是说,民美风格,在其中的美声风格尽管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但是在这里作为一个歌者的综合素质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还将作曲者的独到手法明确展现出来。所以,站在唱法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大概可以分为三段:即散板部分为传统的戏曲唱腔;中段为现代的民通唱腔;再现部分除了传统的戏曲唱腔外还糅进了西方的美声成分。
  二、戏曲声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吸收和融合
  《千古绝唱》不仅在曲式上可以使人感受到新鲜的感觉,而且其歌词也表现出更多的内涵。这首作品不仅具有传统的优点,也找到了自身与其他曲风不同之处,在手法上也有较分明的层次,下面笔者就指出几种其吸收和融合的方式:
  (一)词作的吸纳与借鉴
  1.句式上的吸纳与借鉴
  《千古绝唱》这首歌曲,在歌词句子上都与传统的古诗词规则相符合,也就是在每一句结束字音都使用了“ang”的音,例如,光、唱、往、长、忘、想等字都运用这样的规律,在咬字和吐字上更为押韵,演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声音的圆润度,使观众听起来比较亲切,更容易听懂。在行腔上也应该以北方音韵作为基础;而词风又是歌词字数的主要参考。
  2.段式上的吸纳与借鉴
  戏曲唱词具有重复性的特点,正是这一点对中国声乐的词作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二段式或者三段式成为其采用的主要方式,而在其中又分出主、副歌式。例如,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歌词,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主、副歌式的二段式歌词模式;而针对三段式歌词来讲,还可以再划分为“ABA1”式和“ABC”式两种,《长江之歌》正是前者的歌词模式,《北京颂歌》则是后者的歌词模式。
  3.写法上的吸纳与借鉴
  中国声乐的词作和戏曲唱词无论是在文化精神上,还是在美学特征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其对戏曲唱词的吸收和融合也是比较明显的。例如,《千古绝唱》的歌词内容主要讲述的就是一个古老的爱情传说。但是,在这首歌词中,我们并没有明确地看到爱情的内容,而是利用“山高水长、万里风光、悠扬琴曲”将爱情的真挚和人性的返璞归真充分地体现出来;利用这种隐喻的手法表现出来,使听众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凄美。
  4.风格上的吸纳与借鉴
  戏曲唱词的质朴真挚、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清新含蓄等风格都是中国声乐词作所吸收和融合的重点。例如,《千古绝唱》歌词的表现手法感觉像是利用叙事的风格进行体现。但是,在这首歌曲中,这种手法并不是将某一个事件描述出来,而是勾勒出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全面地观察这首歌词,我们所能够体会到的就是一个个爱情流线;尽管句数并不是很多,但是精致整齐,承上启下。如“那一段”到后面的“谁来和那曲”,使听众形成了完整的情感,这与开始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统一。
  (二)曲式风格的吸收与借鉴   《千古绝唱》这首歌曲,将三部性结构的一段体曲式充分地体现出来,它的结构图为:A=前奏 2+a+b+a’。在乐曲的前奏阶段所体现出来的是抑扬风格,而高亢的京胡又为其添加了更多韵味。
  虽然只是两小节,但是却将世事沧桑、情海轮回的感觉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且结合戏曲的风格,将曲首完美地展现出来,紧跟着就进入到主题句,而主题句主要是通过前奏形成的,抑扬风格;通过两个并行的乐句组合在一起,结构性较强,精短易懂。而在其中的“情”字突出表现,使听众的思维被激发出来。将听觉逐渐引领到一个真实的画面中。若是人们感受到呈示段描述的比较古老,那么呈示段以后的一段悠扬二胡则使人们从古老的感觉转变为现代的五彩缤纷,少女的多情惆怅,情海中悲欢离合、牵肠挂肚、生离死别……都在其中得到了较为具体的体现。再现部分其实就是再现出现变化,使主题的回归感,也就是针对生命爱情而言的回归感得到了突出体现。所以,这首音乐可以说是极为经典,而且配器在其中运用的跨度也较大。
  三、戏曲声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发展
  现代民族声乐吸收融合传统戏曲并不完全是自觉的,传统戏曲音乐已经发展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现代民族声乐对于它的借鉴可能也是因为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它自身所产生的精髓已经开始发挥引导作用。站在某种角度进行分析,现代民族声乐在传统戏曲中借鉴和吸收,不仅可以使音乐作品风格雷同的现象得到一定的缓解,而且还使现代民族声乐作品有更好的创作空间。在传统声乐演唱的效果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时,现代民族声乐演唱必定会出现音乐作品在风格和模式上雷同现象。在民族声乐中尝试加入戏曲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可以使民族声乐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其发展的方向,而且在此基础上,也找到了更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但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声音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有人以为民歌是在戏曲的发展进程中形成和出现的,在进行歌唱的时候,只是运用戏曲中“喊嗓”和“吊嗓”的发声方法来进行,然而这种做法最终会导致假声过多,使声音不够扎实、动听,不仅不能唱出戏曲的意蕴,也不能使民族声乐真正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在训练现代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明确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然后将这期间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不足总结出来,使演唱者在选择和运用方法的时候更为准确。
  现代民族声乐学习的新思路是对传统民族声乐以继承为基础的发展和创新,我们在学习声乐的时候,要尝试将“戏”与“歌”两者分开,与自身嗓音的特点相结合,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训练,或者单纯地学习某个戏种和其演唱的风格,并且进行相应的训练。这些方法,不仅可以使音乐作品的雷同现象逐渐减弱,而且还可以将声乐训练和演唱戏曲紧密地结合起来,借鉴戏剧声腔在发声、吐字上的科学经验,融入西洋“美声”的科学训练方法丰富和充实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使其声音更圆润、柔和,更能表现中国的歌唱语言和风格特征,更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
  参考文献:
  [1]楚琳.热爱母语声乐文化 完善民族声乐体系——民族声乐教育发展浅谈[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4).
  [2]龙丽娟.中国戏曲声乐理论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1.
  [3]王鑫.试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石惟正.当代中国声乐界面临的五个问题[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3).
  [5]杜鹃.浅谈民族唱法向戏曲唱腔的借鉴[J].大众文艺(理论),2008(12).
  [6]肖玲.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与借鉴——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7]陈萍.戏曲唱法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口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233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