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到底是什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宁

  要说信息技术课里面什么内容最让老师头疼,大部分老师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信息的概念。这个在由计算机课发展到信息技术课后新增加的名词让大部分技术出身的老师有点无所适从,在和不少老师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关于信息概念这部分内容,大多数老师都是看似重视,实则忽视。虽然都摆在开学第一课的重要位置,来彰显信息这一核心概念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实际情况却是在讲授中一带而过,甚至有的老师干脆略过不讲,让学生自学了事。
  信息的概念成了“鸡肋”,问题还是出在老师们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学生弄明白“信息是什么”。如果真的把“信息的概念”当作纯粹的概念课、理论课来上,效果恐怕不会好。先不说对高中学生来说,信息概念中那明显的哲学味儿能否被理解,就是学生能理解,我们还需反问自己,我们真的搞清楚“信息是什么”了吗?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我们越熟悉的,越密不可分的事物,反而越难以说清楚,越难下个定义,硬要给出个定义的话,没准越弄越糊涂。信息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它无处不在,充斥在我们周围,却又看不见摸不着。“信息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如同“人是什么”、“真理是什么”、“知识是什么”这类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有人管这一类“是什么”的问题叫“苏格拉底式”问题,对这类问题,不要以为我们看了书上的定义就能真正弄懂了,堆砌名词对更多处在感性认识阶段的高中生而言毫无意义。
  如果直接从信息的定义入手,好像课本中为我们罗列的名家定义都有些似是而非,细细品味这些定义,并没有让我们从中增加多少对信息的理解。据说信息科学家、哲学家们已经给信息下了200多个定义,就拿我们最熟悉的三大定义来说:香农把信息定义为“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一看便知,香农讨论的信息是通信系统中的信息。这个过程中信息甚至可以用信号、波形来测度,“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是完全可以度量的。但香农定义也仅限于此,当“信息论”如日中天之时,香农本人就多次告诫世人:“信息论肯定不是万能药,它是一个严格的数学分支,不适用于那些统计原理不能成立的场合。”现实世界中的许多信息问题就不能归结为数学问题,如同我们不能把粮食定义为“消除了的饥饿状态”,信息也不能简单地描述成“消除了的不确定性”。我国著名学者钟义信则把信息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这个抽象的定义并没有告诉我们信息到底是什么,因为事物运动的状态有很多,而几乎任何现象都是事物运动方式的反映。最后,我们不得不搬出维纳的定义:“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这等于干脆放弃给信息下一个定义了。
  既然直接从信息定义入手频频碰壁,不少老师就绕个圈子,从信息的特征入手,通过对信息特征的了解,试图间接搞明白“信息是什么”。这里面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的依附性,也就是探讨信息与载体的关系。因为信息必须依附载体而存在,不存在与载体无关的“裸信息”,如果我们能研究清楚信息与载体的关系,就能把握信息的本质了。可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甚至对“信息必须依附载体而存在”这一铁律都可以提出疑问。比如,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的一种状况,家里有人在外地打工,他有时候会给家里打电话,更多的时候家人得不到他的消息。当他没有打电话给家人的时候,家人会理解为他在外地平安无事,这正如一句俗语所说的“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但这个例子却给我们讨论的信息和载体的问题带来了麻烦,这等于说家人获得的平安无事的信息来自于一个“没有的信息”,由于没有信息,当然不需要任何载体,那么信息还必须依附载体而存在吗?
  其实,试图定义“信息是什么”越来越被认为没有意义,早期那种追求大一统的信息定义的做法正逐渐被放弃。因为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期望某一个单一的信息概念能够被大多数人满意的认可,几乎是徒劳的。
  既然理论的探讨充满歧义,信息的概念一课又该怎么上呢?在我看来,对学生而言,信息这个概念与其说需要理解,不如说需要感悟。只有能还原生活中的场景,能够体验和亲历的经验才是最佳的学习方式,蔡福民老师对信息概念一课的设计正是如此。
  蔡老师更将信息概念的教学经验扩大到信息技术概念课,正如他所说:概念课一定要设计参与式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概念课一定要凭借已有经验,在感悟中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概念课一定要注重操作实践,在体验中促进学生对概念的建构。如此,信息技术概念课才不会成为课程的“鸡肋”,而成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利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315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