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阅读能力的几个注意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卫峰

  课堂中,教师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喜欢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或理解)”。小学低年级阶段,在培养学生获得文本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语言理解的方式、语言思考的形式、语言表达的能力。
  一、需要对应阅读的思维
  语文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言技能。能说、善察、多思的语文素养需要调动孩子的眼、耳、嘴、脑、手多方面,相对发展。
  薛法根老师说过,一堂语文课,方向比效率更重要。定位的不同导致课堂所要传达的教学信息也截然不同,需要情感表达的,要训练学生语句的表达和朗读表现,需要学生在有方向性地指引下能够学到相应的学习语文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课堂实践架构试航
  (1)观察意识思维课堂——从观察对应到语言表达与众不同。语文需要观察,这是一种敏锐力,是培养语感的一种能力基础,是捕捉微妙差别信息的有效途径。语文的观察正如很多图片游戏“找不同”“它藏在了哪儿”一样,需要学生细细品味其中差别。①图画的观察。生活即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在生活中总能体味到情趣。图画是浓缩的生活,是定格的生活。图画观察是基础训练,图画更能展现平常稍纵易逝、不易观察的细节。具体形象较多的课文可以加强对学生图画的辨析能力。如一年级课文《北风和小鱼》一课中北风的神态多变,青草、小鸟、树叶、小鱼的形象不一,教学时可多次利用图画逐步引导学生观察它们不同的神态:北风是凶狠、得意、生气;小鱼是害怕、毫无畏惧。再引领学生进行对应的说话训练,从而对课文表达人文因素加深理解,进而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人物进行观察。②文字观察。文字记录着大量的信息,蕴涵丰富的情感,如还有细微的差别,信息表达的含义就截然不同。如教学一年级课文《冰花》,课文语言较为优美,在欣赏冰花后,学会“漂亮”一词,体会“漂亮”的具体形式。如“晶亮、洁白”“像宽大的……像柔嫩的……像丰满的……”用这一类的词语学习赞美事物,学会书面表达。学完后,继续引导学生:“你还会怎样夸赞他们,你还会怎么说其他的冰花?”这样,采用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学会不同的表扬语言,从而锻炼表达能力,锻炼发现美的能力。
  (2)想象意识思维课堂——从想象对应到丰富语言、能力创新。想象为思维插上翅膀,为未来描绘蓝图,为语言添光增彩。小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的想象为主,但这种想象正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语文课堂首先就要保持学生想象的“丰富”特性,丰富的想象也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课标》提出,孩子要有创造性、创新性,而这样的目标达成首先该注意培养想象的创造性。异彩纷呈的创造需要学生大胆地想象,合理的架构和事物的链接能力,需要训练学生对事物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低年级的集中识字编排有特点,除了基本识字功能外,更能培养学生联系事物,连词成句的能力。如识字课教学:先出示“绿树、红花”,问:你见过什么样的绿树?(高大的、美丽的)。什么是“红花”?它们怎么漂亮?在学生分别描述后,进行句式训练“在公园里,我 。”在此铺垫训练的基础上对每个词语创造了情境想象,接着让学生想象:“我们来到公园里,看到了 ,碰到了 ,玩到了 。”的句式训练,结合情境,学生既能很快认识词语,理解词义,又能深刻地记住词语,训练了说话能力。
  想象,让课堂更加生动,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和记忆,保持着对未知世界的一颗好奇心,更能展示对词语的丰富拓展性,从而突显语言文字与生活的联系。
  (3)聆听意识思维课堂——从聆听对应到语文习惯。听是接受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一旦学生学会专心致志地聆听,句子中的词语就会表达意义,语调会在他们的脑海中萦绕,句式、表情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学生学习能听其声、悟其义。在课堂上多创造语音环境,让学生多听。听,能直接促使学生形成语感,为语言表达奠定基础。
  一年级课文《北风和小鱼》教学可充分利用“听”的训练。一听风声。从不同的风声中辨别出北风的情感:凶恶,得意、愤怒。二听动物的语言。教者设计出树叶、小鸟、小鱼不同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对待风声的不同表现和态度。三听句子。让学生辨别不同的句子表达的害怕程度有哪些不同。四听课文朗读。学会如何通过语调的变化表现出情感。
  以听为主导训练的课堂虽说用耳朵听其音,更能养成学生用心去想,用心去感悟这样一种静心思考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对事物间细微差别的分辨,促进学生对事物模拟能力的提高。
  课堂中要重视的是学生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上进行的学习活动。在语文基本读与说能力的基础上,创设一个有能力特色展示的技能环境,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组合,更有效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对影响语文素养能力形成的因素专项发展,形成对应的思维,从而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留下思考意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672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