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由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假合作”引发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海萍

  教育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章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被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学习方式。自我区大力开展“高效课堂3+X构建模式”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如火如荼地开展,在运转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假合作、假探究的现象,直接导致合作学习低效,也一度动摇了我们继续小组合作学习的决心。这些“假合作”主要表现为:
  语文课上,教师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深入小组,却发现他们很多时间在互相推诿,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无法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的小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数学作业交上来的时候都对,似乎小组内帮扶的效果不错,但单独考考后进生,就会发现他什么也不会,做题正确率极低。平常让小组长检查家庭作业或进行纪律监督,部分小组长为了争取加分,往往瞒报,包庇组员。这让我们很头疼,难道小组合作学习弊大于利吗?根本无法正常高效地开展吗?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怎样突出教学重难点,怎样设计板书,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相情愿,这对于学生来说,未必都有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必然是低效的。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已成了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异彩纷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其中一个亮点。
  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空间和时间。所以,教师必须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一是如何让学生进行合作,开展有意义的合作?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
  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肯定是失败的,最起码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效果是不佳的。合作学习要领绝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长期不懈地训练。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无数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适应某个角色。比如进行记录,代表小组发言等。社会是丰富多变的,行业是不同的,每个人担当的角色应该是不一样的。
  我认为,小组交流应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样,人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
  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经常是某几个人在表演,学生根本没有用“我们小组有人认为……有的人认为……最后一致认为是……”的方式汇报交流的结果,只是说“我认为……”、“我觉得……”,小组学习只是反映在形式上,盲目地开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低效的。
  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方法,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转变,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小组学习失去了重全员参与,重情感体验,重人文关怀与合作的真正意义。
  学生已经习惯而且总想着怎样做旁观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一个看客是麻木的,是可怕的。这种现象的根源恐怕要追溯到以前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那就是表扬正确,呵斥错误。优秀生在老师不断的表扬声中信心十足,表现欲更强;一些学生却在无数次的呵斥下战战兢兢,他们不敢多嘴,怕别人讥笑,怕老师棒杀,干脆充当看客,什么也不说。这样的教学行为扼杀了个性,压抑了思想,泯灭了个人发言的积极性。最终中国传统的教育培养了“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从众群体。
  很多时候,教师站在讲台上,让学生一组组开展学习与讨论,在看似热闹的场景中,实质上学生有没有开展有效性的学习活动,讲台上的老师是不知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员参与,也包括教师参与,教师的角色不要只局限于讨论的组织者,教师如果能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见解,或者以自己的发言暗示诱导学生如何发言,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经过一个教师耐心辅导的过程。
  二是这种学习是否每节课都需要。学生的小组学习是否在走过场?或者说流于形式?教师要注意营造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控制讨论的局面,如讨论中是否有人进行人身攻击,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是否有人窃窃私语,教师要在巡视及参与中“察言观色”,及时调控。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适,是作秀还是教学的需要,这不仅需要教师的认同,还需要课程的认同,学生的认同。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投入到研究讨论中,一句话,要看是不是开展小组学习的时机,这个时机的掌握要看教师教学实际操作,教学的艺术性就表现在这里。教学就应该达到让学生“既竭我才,欲罢不能”的地步,大多数学生都踊跃发言,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这时正是小组讨论的良机。只有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的过程,有交流的需要时,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不切实际的流于形式的小组学习会学生产生一种不好的认识,乱哄哄、热热闹闹就是小组学习。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觉,以讹传讹,反而诱发学生不良的小组学习行为习惯。另外,还会传递出一些不良信息,给某些学生创造了说废话、做小动作的机会。真正的学习过程被歪曲了。千万不要让这种不切实际的形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这种潜意识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教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犯下了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
  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课题,也是课堂是否高效的关键。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主动性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素质的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我们组织课堂教学的唯一出发点。要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思考状态和学习方式。某些好看的东西未必实用,这是生活中的常理。
  著名的教育家T.洛扎克说:“信息,到处是信息,唯独没有思考的头脑。”教师要多思考,不要被热热闹闹的假象所迷惑,盲目模仿别人的结果是适得其反。只要你静下心来,走下讲台,弯下腰和学生近一些,听到学生的心声,感受到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必须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小组学习,参与到学习中去,始终监控学习过程,引导学习方式。这样,学生受益大矣,小组合作成功的希望大矣。
  本文系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高效课堂背景下的小组合作与评价”课题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789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