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中小学音乐课教学的几点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音乐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工具之一,只有通过合理的学习和认知,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去欣赏音乐、感悟音乐,音乐课堂的教学亦是如此。文章着重从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谈当前音乐课教学所面临的几点问题,并间接对这几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了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音乐教学 思维 内容 手段 互动
  音乐课的教学不同于数理化等一般文化课的学习,从学科分类来看,这二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划分:一类属于艺术,另一类则属于基础的学科教育。而音乐是一门开放的艺术,其更多的则是强调学习者对音乐的实践和互动,因此,除了要求每一位音乐教师具备基本的音乐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外,还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才能真正喜欢上音乐,沉醉于音乐,这便是上好一堂音乐课的真正目的。而在现实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却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普遍问题。
  一、教学思维的传统性
  应该说是目前多数音乐课堂中存在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即课堂教学仍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教师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或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要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虽然有时教师也会利用一些特殊的音乐教学手段,比如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竖笛的吹奏,但这也仅仅是机械地为完成一个教学目标所必经的教学步骤,毫无新鲜感可言。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也不能有效地被带动。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要想有效地完成教学计划,笔者认为,首先就要从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转变做起,比如在音乐课上尝试加入对各种中西乐器音色的辨别和使用、利用小道具组织模拟一个小型音乐场景、欣赏中外经典的影视音乐作品拓展音乐视野、做一些音乐接力游戏、编几首通俗易懂的音乐儿歌或小合唱、讲授几个著名音乐家的音乐故事、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的音乐采风等,这是很好地完成一堂音乐课的基础和根本所在。
  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音乐课堂的教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如何欣赏、认识音乐;另一方面也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掌握音乐的一个过程。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多数音乐教师往往只注重第一点而忽略了第二点,比如仅仅通过简单的对一首乐曲的欣赏来认识某一个作曲家、做一个简要的曲目介绍、听唱一首歌曲、学习几个基础的乐理知识等。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一堂原本非常活泼、轻松、有趣的课程变得和其他基础文化学科一样枯燥无味,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笔者认为,音乐课堂的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懂得什么是音乐外,更要加强学生对音乐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比如适当地做个音乐小游戏、排练一部音乐小话剧或是一个小合唱、简单地进行各种乐器的演奏等。当然,这一点也在后面的教学视频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课堂反馈来看,师生间的配合与默契程度都达到了统一,这可以说是真正学习、认识音乐的关键,同时也是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音乐潜能的最佳途径。
  三、教学手段的单一性
  一堂音乐课可以选择的上课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听、可以看、可以唱、可以玩……这主要是由课程本身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但在目前看来,音乐课的教学在绝大多数地区仍然达不到普遍的理想效果,这其中除了与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有关外,最主要的还是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有所欠缺,即目前音乐课的教学整体处在“听、看、学”这样一个初级的教学层面,教师的授课方式多半是媒体演绎和口头传授。当然,这样的方式笔者并不反对,毕竟这是学习任何学科(包括音乐在内)的一个必经途径,不可逾越和改变。但一味地用这种方式并不适合音乐教育的长期发展,因为其缺乏一个最关键的教育要素,就是多样化。笔者在小学四年级时上过一次记忆犹新的音乐课,那节课学生的上课地点被临时改在了一个周围围满座椅的大教室。当学生坐好后,教师便给学生每人发了一件类似于碰铃、小鼓、三角铁这样的击奏小乐器。那节课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在教师的弹奏、指挥下用学生手中的乐器为《小青蛙》和《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两首歌曲加伴奏以及学唱。学生很顺利地学会了歌曲,教师采用特殊的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笔者举此例想说明三点:1.教师上课时突然换教室的安排使学生的反应很大,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关注度和好奇心油然而生;2.各种小乐器等教学道具的使用是课堂的最大亮点,使学生在产生好奇心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上课兴趣,产生上课热情;3.采用四周围坐的方式上课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缓解了学生平时紧张、压抑的上课氛围,让整堂课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真正体现了音乐课寓教于乐的本质特征,这样的安排可谓独具匠心。
  四、师生互动的缺失性
  由于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仍由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则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从属地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相对较少,因此这样的课堂气氛通常会显得较为单调而缺少轻松愉悦感。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的上课兴趣,而且也会极大影响教师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此时教师的正确做法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为目的,要指引学生怎样做的途径而不是告诉学生怎样做的结果。通过“摸规律、找方法”等手段让学生形成对音乐的认知意识。这既是增进师生间互动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独立音乐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不同学生群体的接受能力有限,可以将这一教学方式主要应用于高中的音乐课堂中。
  总之,对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诸多涉及音乐课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笔者认为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因人、因地而异,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方法,因材施教,而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必然会适得其反,对此要加以重视。音乐课的教学是既独特又富有乐趣的,因为音乐本身就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只要能够用心感受,就可以同样用音乐去感动、教化他人,这就是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高薪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907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