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驾照热”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超

  摘 要:近年来,报考驾照的人数逐年上升,出现了大规模的"驾照热",并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驾照热"既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动力,亦有外部各种力量的综合作用。本文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剖析其中所蕴含的经济学原理,探析形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后果,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驾照热 微观经济学 原因 后果 建议
  一、成因探析
  (一)需求分析
  在微观经济学中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一个有效的需求要求消费者不仅要有购买意愿,而且也要有购买能力。在现阶段,对于驾照的需求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社会需求;而另一部分主要来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需求。
  1.社会需求增加
  首先,私家车的增多使得对"购买"驾照的意愿不断增加。改革开放后,中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而汽车行业也不例外。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汽车的零售价格不断下降,这也就为广大的消费者购买私家车提供了便利,也使得中国的私家车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人们愿意去"购买"驾照这一商品。
  其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使得消费者对驾照的"购买"能力增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影响其购买能力,当人们的收入水平低,对于一些价格较高的商品会选择不购买,当人们的收入水平高了,消费水平也在增加。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在不断的增加。以合肥市为例,2012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94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增加了,人们对于驾照的"购买"能力也就增加了。
  2.大学生对于驾照的需求增加
  据一项调查,有近65%的大学生表示想考驾照。许多大学生认为,社会的发展需要能力更强的人才,单有高学历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以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职业技能。多一项技能就是多一门出路。丰富的知识加上必要的技能,包括驾驶技能,日后找起工作来范围将更加广泛。还有许多大学生认为,以后经济条件将不断改善,汽车工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买辆私家车不是梦,现在就开始学驾驶,先学了再说,也算是超前考虑,未雨绸缪。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等以后工作了就没有时间去学驾照了。而在当今阶段,许多大学生都是独身子女,且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的收入状况较过去相比也有了巨大的改观,一些家长也能够为其子女负担的起报考驾照的费用。因此,大学生也是驾照需求增加的另一重要源泉。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1.消费者的理性预期
  在微观经济学中,影响商品需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消费者的预期,即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总是会根据现在的价格水平或其他因素对未来某件事物的价格做出预期。而驾照这一商品也受报考人的理性预期影响,人们在报考驾照时也会做出理性的预期。近几年来,报考驾校的费用越来越贵,2008年以前,报考驾照只需一千多元,而今却需要3850元。仅仅几年,驾照报考的费用却翻了一番。在新交通法规出台后,许多驾校要求提高学费,这就使得这一商品在未来还有着继续"涨价"的趋势,在未来购买该商品的成本会大大提高。
  2.消费者的效用分析
  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消费者在消费驾照这件"商品"时又有怎样的效用呢?第一:那些有车或者正在考虑买车的社会消费者。这部分人必须要驾照,否则另外一件商品无法使用,因此拿到驾照这件"商品"对他们而言必然能使能他们获得巨大的效用;第二:学生。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存在一种心理,那就是拥有驾照能够为自己未来找工作或者以后买车带来方面,因此,在消费驾照时,他们所得到的效用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对于驾照这件特殊商品,消费者在消费它时是能够获得巨大的效用,得到巨大的心理满足感。因此人们愿意且急于"买到"这件商品。
  二、"驾照热"的后果探析
  (一)形成"攀比效应"
  就某些商品而言,一个人的需求也取决于其他人的需求。特别是,一个人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受其他人已经够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影响。如果这种情况是事实,那么就存在着"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如果一名典型的消费者的商品需求量随着其他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就存在正的网络外部性,即"攀比效应"--一种赶潮流的欲望,想拥有一件几乎所有的人都已拥有了的商品。在社会上,如果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拥有了驾照这件商品,对于那些没有驾照的人受到他人的影响,也会要求得到该件商品,形成"攀比效应";在大学校园里,如果身边的同学拥有了驾照,那么那些没有驾照的人在心里就会想追赶潮流,考一个驾照,与此一来,形成"攀比效应"。攀比效应造成的后果是需求增加。
  (二)驾照消费的负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即指行为主体的活动对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消极影响,称之"负外部性"。在消费驾照这件商品后,易造成"负外部性"。当人们消费驾照后,就有了开车上路的权利,然而,这些有了驾照的人由于有些是新手,技术不够熟练,有些是忽视交通规则,酒后驾车等,造成了许多的交通事故,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了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虽然他们在事后也做了一定的赔偿,但这些"马路杀手"的边私人成本明显小于社会成本,这就造成了消费负的外部性。
  三、缓解这一局面的建议
  (一)增加车管所负责驾照考试的人员,改进措施,提高驾照考试效率
  目前,造成如此火爆"驾照热"的局面一方面也来自车管所具有考试资格的"考试员"数量少。以合肥市为例,合肥市有考试资格的"考试员"一共只有16个,一旦到了寒暑假,大学生学车人员增加,这些人员肯本忙不过来。而为了减少车祸,现在的驾考还比以前更为严格,因此耗费的时间就更加过长。综上所述,政府应该增加具有考试资格的"考试员",减少驾照考试学员的排队时间。同时也应该多依靠现在的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节损考试的时间。
  (二)驾校应该增加教练车等固定设施,增加驾驶教练人员数量
  众所周知,学习驾驶的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最快要一到两个月时间才能结束。面对相对较长的周期,且学员众多,而许多驾校教练车明显缺少,学员练车的场地也受到诸多限制,而一个教练人员带四五个甚至更多的学员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在合肥市,每次每个驾驶教练所带学员能够参加驾照考试的人数受到诸多限制,一般一次只能有一到两个能够参加驾照考试,造成了许多学员考试的时间一拖再拖。而新学员又在增加,老学员又没有拿到驾照,前积后累,学车学员越来越多。因此要想很好的缓解现在的"驾照热",驾校也得做出一些措施,增加固定设施的投资,提高学车人员的学车效率。
  (三)鼓励大学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减少一部分驾照"需求"
  "驾照要涨价"、"找工作需要驾照"等等各种舆论,不绝于耳。在某些学校,"不考驾照似乎已经成为另类"。面对诸如此的舆论,许多大学生开始热衷于驾照考试,急着拿到驾照,行成了"驾照热"的另一强大生力军。作为当代的高校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应该能够看清当前的社会一些基本形式。不要被错误或者不正确的舆论所误导,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要盲目的跟风,盲目的攀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是否要参加驾照考试,造成社会资源严重浪费。
  参考文献:
  [1]张静.浅议驾培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经济,2010,(8).
  [2]阴秀文.高烧不退的"驾照热"[J],经济,2011,(12).
  [3]盛丽.车轮上的绮梦:上海青年学生[J]考驾照热现象透视,学生专栏,2011,(9).
  [4]罗伯特.S.平迪克.微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2-124;6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111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