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林红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同时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只抓一点一滴就能养成的,而是要从多方面抓起。
  关键词:培养;习惯;听讲;审题;敢说;操作
  “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改变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下面,我就谈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一、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教育学生专心“听”,不仅要求学生认真听教师的点拨,还要认真听小朋友们的发言,并能边听边思考,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低年级的小朋友都很善于表现自己,对别人的发言不理不睬,只管讲自己的意见。因此,我适时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培养其“听”的能力。1.在听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还要抓住重点;2.当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时,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不要急于回答,等思考成熟了再做回答;3.在别的小朋友回答问题时做到:不插嘴,不跟其他小朋友交流、讨论;仔细倾听,并想想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哪些地方比较好,哪些地方与自己的想法还不一样;耐心等其他小朋友发言后,自己再举手要求作补充。
  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应通过审题训练,引导学生灵活选择正确、合理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质量和速度。训练时,可让学生先读懂题目要求,明确题目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读中划重点字、词,然后再进行计算。对有难度的题,要求学生边读边摆学具,或在草稿纸上画示意图,将数量关系直观科学地体现出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上课敢说的习惯
  好问、好说是主动求知的表现,这本是小学生的天性,可是到了课堂上,有许多学生不敢说,甚至怕说。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培养学生说的习惯,为所有的学生创设说的条件。所以教学时我尽可能做到:学生能说的,我不说;学生能提出的问题,我不提;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自己解答,把这些机会完全还给学生。如教学“10的分解与组成”时,10可以分解成2和8,有一位学生说:“也就是说,2加8等于10,对吧?”此时我及时表扬了这个勇于质疑的学生,但并不回答,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去思考。学生一开始不敢讲,这时我就鼓励他们去思考、去讨论,结果许多学生争着发言,这就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
  我们经常听了就知道了;看了就记住了;动手操作就理解了。人常说,眼过千遍,不如手做一遍。在动手的活动过程中直接认识事物,认识得快,认识得深,所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是必要的。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十二册《抽屉原理》一节时,我让每个学生课前准备15根小棒,课堂上,在学生自学了课文内容后,很快理解了,把四支铅笔放进三个文具盒,至少有一个文具盒里放进2支铅笔的道理,也能归纳出(4÷3=1……1),当余数是1时,至少有1个文具盒放进(1+1)支铅笔,即商加余数。这时我提出,假如把14根小棒放进3个文具盒里,至少有一个文具盒里放几根小棒?这时有学生脱口而出:至少有一个文具盒里放6根小棒。我笑了笑问:为什么?这个学生回答:因为(14÷3=4……2),(4+2=6),所以放6根。接着我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小棒做一做,看究竟至少有一个文具盒里放几根。一动,学生恍然大悟,不是放(4+2=6)根,而是5根。我追问:为什么?我继续让学生放小棒,问道:若把11根小棒放进4个文具盒,至少有一个文具盒里放几根小棒?学生通过探究,很快回答出:至少有一个文具盒里放3根小棒,而不是放(2+3=5)支,通过反复探究,学生明白:商加余数不是适用所有的“抽屉原理”。学生也很快归纳出“抽屉原理”: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放“商+1”个被分物体。
  五、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习惯
  学习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不但要学习一些有兴趣的东西,而且也要学习一些枯燥无味的东西,这就要求学生自觉地克服困难,坚持完成学习任务。如,一道数学题做不出来,反复演算,直到做出为止。这种控制自己反复演算的行为就是学生意志的表现,克服困难的能力是衡量意志是否坚强的标志。如,我班有一名“差生”,其实他就是意志薄弱,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在遇到困难时就不愿开动脑筋,以至于完成不了作业而抄袭作业。我发现后,在上课时就有意识地多让他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如回答不上,我会鼓励他继续思考直到答对为止,让他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不久,他抄袭作业等情况就再没发生过,同时遇到困难时他也敢于挑战了。所以在教学中我就坚持培养学生知难而进、勇敢顽强、坚持不懈、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 陕西省白水县胜利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135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