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杯清茶的人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毛荣富

  对教师的职业和人生,曾有种种堂皇的说法,而我更愿以一杯清茶喻之。它虽不及其他饮品那样富有刺激和诱惑,却有着淡淡的清香且回味无穷。唯善品者能领略其味,喜之爱之。
  一
  我从小想过的生活,就是窗明几净一杯茶,再加一本书、一支笔。教书生涯总与书香、笔墨和孩子为伴,过着简单、周而复始的生活,不仅少了许多烦恼,还为童心所濡染,时时浸润在真情之中,这对我来说,可谓得其所哉。
  泡上一杯清茶,望着杯中茶叶沉浮不定,其形渐渐复原,似重显活力。因茶叶不同,水色变幻,深浅纷呈。或鹅黄清澈,淡雅素净,恰似久藏琥珀;或汤明色绿,清新可人,宛若水洗翡翠。悄悄弥漫在空中的茶香,好似深谷幽兰,若隐若现。用力嗅之,未留痕迹,不经意间,却沁人心脾。就这一杯茶,不能不让你有一种静下心来慢慢品尝的欲望。品茗实在是件修身养性的雅事,心灵归于宁静,身心达到和谐。
  有次给新教师进行上岗前的辅导。我说,现代人常有压抑和被摒弃之感,可是教师却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工作意义。但教师生活好似一杯清茶,须细细品味才行。――当你步履匆匆,冷不防听到一声“老师好”的问候之时,当你蹩脚的歌声在新年联欢会上也能赢得满堂喝彩之时,当你收到一张因未交作业而认错的小字条之时,当你几句平常的表扬却使学生有了一种动力之时,当你一句点拨令学生豁然开朗之时,当学生向你敞开心扉、倾吐秘密之时,你的心里会产生一丝暖意,你会更喜爱这一片纯净的芳草地,你对教师工作的认识此时已不再是停留在概念上了。但真想品得个中滋味,还须用一生心思。
  当我还年轻时,一群喜欢对教师评头论足的高三女生,曾在私下说我当中学教师实在是亏了自己――毕业于复旦大学,又写了那么多东西,至少也该跳槽去当名记者吧。她们的结论是:“毛老师并不懂人生的价值。”不过她们又认为,如果自己将来混得不如意的话,“那时再学学毛老师也还是可以的”。在她们看来,落到我这个地步,已是她们人生的穷途末路了。的确,在心浮气躁、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教师这杯清茶,其味是寡淡了些,很难赢得青睐。我虽有多次机会可以改换门庭,但还是坚守于此,原因是清茶可心,茶可清心,贪恋着清茶带给我的那份享受和愉悦。
  如让这些未经世事的女孩做选择,她们肯定会弃清茶而选可乐、甜酒、咖啡或是果汁之类,我理解她们。而我的一位久经历练的同窗好友,看法就和她们大相径庭了。他当过省报记者,后当了总编,又升至省委宣传部长。我曾将两本拙著赠之,他很是羡慕,他说自己也写了不少东西,也想出本集子,最终却发现毫无出版价值,因为那些东西虽署了自己的名,却不是自己的声音。他戏称自己的人生是“处处有我,处处无我”。最后他叹道:“当教师好啊,清风明月度一生,平淡甘美滋味长。”
  茶,因其清雅恬淡与甘苦相随的特性,正深深吻合了我内心对宁静、质朴、清雅、脱俗的意境的向往。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用,为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是指行事,俭德是指立德,也就是指追求高尚情操。陆羽强调的“精行俭德”的人文精神也正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相符。
  二
  一位嗜茶者说,凭他的经验,无论是什么好茶,第一口总会带有轻微的苦涩,但茶之苦涩可醒脑提神。教师生活开始的时候,难免让人感到劳累、苦恼甚至是失落。但茶再苦,到了后来就会慢慢变得甘甜。教师职业现在仍不被看好,甚至有家长说:“教师嘛,就是服侍孩子的,属服务行业。”因此,有人觉得教师就是一杯苦茶,亦不足为奇。品茶,也就是品味生活,要想把教书这杯清茶喝得有滋有味,离不开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懂得品茶的人往往能笑对生活,笑对人生,取得主动权,获得成功。
  我曾经主张语文课须上得有难度、深度和密度。但后来发现,学生开始时还有点新鲜感,可时间一久,就跟不上了,我提的问题,再三启发,学生还是答不出来。而且,过于强调教学内容的深度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感正是学生成长的大敌。遗憾的是,现在几乎没有学生没有挫败感,而且随着年级的上升,愈来愈甚。这也许正是我们的教育失败的地方。
  学生学得无趣,教师自然也就教得无趣。就在我迷茫之际,看到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书里讲的一个故事,令我茅塞顿开:两个小孩打羽毛球,小武的技艺高,每次都猛力抽杀,小文总接不住,最后扔下球拍说不玩了,他很沮丧。而小武也感到自己像是在捉弄小文而不像是游戏。有一天,小武对小文说我们换种玩法吧,两人打来打去,不让球掉下来,看看能打多久。小文欣然接受,于是他们打球真正成为了游戏,最终两人球艺都大有长进。
  教学的双方不就像是在打球吗?教学难度超出学生的承载能力,就会使学生无力招架。我发现自己就像故事中那个猛力抽杀的小武。当学生竭尽全力还学不好的时候,他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读书的料儿。至此,教育就走进了死胡同。我恍然大悟:师生是朋友而不是对手,教学应是师生间有情趣的互动的游戏,要创设平等开放的师生对话情境。自有此想法,我的教学就变得顺风顺水起来。
  韦特海默的书里还有一则故事:女孩举头欣赏深蓝夜空里闪烁的星星,沉浸于遐想之中,还联想起了那些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正当她满心喜欢和愉悦之际,站在一旁的父亲却对她大讲星星的学名和方位,还让她必须马上记下,女孩的兴致一下子全没了。这则故事对我的启发也很大。语文教学往往把对课文的理性分析放在重要位置,就像这位父亲一样,将夜空星星这一审美对象变成了枯燥的概念,一篇篇美文被理性解剖刀弄得体无完肤、七零八落,已毫无美感可言。
  其实,一切智慧(包括理论)的原初栖身处,不是理性,而是我们的日常感觉。韦特海默认为日常感觉对人理智的长成,其意义绝不低于书本智慧。日常感觉中有许多特别隐秘和曲折的,属于心灵深处的小颤动,属于人可能永远都想不到要去形诸语言文字的潜意识。敏感和善于表达的作家,多半也会觉得自己表达出来的,是他日常感觉的那一部分。韦特海默还说,即使如此,他们还永远会有表达不透的遗憾――许多这种小颤动就像水中的小鱼儿,尾巴一摆就没了。   语文教学更应注重感性,注重提取日常感觉的能力的培养,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自有了这样的教育理念,我的那杯清茶就变得更加醇香和令人回味了。我们的孩子从学话开始,家长就急急如敕地命他们背唐诗,许多背熟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孩子,对枝头的鸟啼却丧失了感觉。而一个连鸟啼都不去听的人,是写不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句来的。
  三
  一杯清茶,总会越冲越淡。要想香气飘逸,其味如初,就得经常往里面加茶叶。教师工作也需不断采摘和加工新茶。
  教师工作周而复始,一个教案,可循环使用。有句话说:“别人嚼过的馍,不甜。”其实,自己嚼过的馍也不甜。我们要重视对自己教学欲的培养和激发。如果没有教学欲,我们将丧失讲课的兴致和激情。没有教学欲的教师,就像一个缺乏斗志的战士,一部动力不足的机器。如果在你上课之前有一种跃跃欲试、一吐方快的心态,这堂课庶几就能成功。于漪老师也说,有了急于与学生分享的冲动,就能上出自己的得意之课。
  对此,我深有感触。一次讲《荷花淀》这篇课文。日本鬼子来了,日子没法过下去了,村里的小伙子们要到白洋淀里打日本鬼子。男人们去了,女人留在村子里。“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故事就是发生在女人们去探望正在白洋淀里打仗的男人的过程中。根据我教学此文的经验,学生们对文中“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这句话尤感兴趣。我自己也很喜欢这句话。
  后来,我从一本书中知道了关于这句话,还有过一场“官司”。――审稿的编辑起初把“藕断丝连”改成了“牵肠挂肚”。但是,孙犁坚持改不得,说一改味道就全变了,坚持改回来。而编辑认为改得,写女人心事,“牵肠挂肚”才是常规。孙犁说,“常规不常规我不懂,我只知道这里只能用‘藕断丝连’”。据说,出版社方面也认为“牵肠挂肚”在这种语境里更合适,庇护了编辑。孙犁一贯为人温厚,生性散淡,但是这次他表示愤慨,要求出版社必须改回来。后来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白洋淀纪事》一书里,保留了“藕断丝连”。看来在这场笔墨官司中最后还是孙犁赢了。看到这则逸事,我如获至宝,马上把它用到课堂上。那时我正让学生赏玩词语,有了这则绝佳的材料,这堂课就大为增色。下面就是大家赏玩后的共识。
  确实,“牵肠挂肚”用在女人对丈夫的关心上,是很贴切,但是它给读者的想象要少得多。作者用了“藕断丝连”来叙述青年男女的分离,这样的表达要生动形象得多。人家过得好好的,突然就必须分开了,断开了,用“藕断”来形容,既新颖也贴切。两口子不得不断开,可是心思和感情还连着,像“丝连”一样。还有,“藕断”还有“偶然断开”之意,暗含小伙子们突然离去,只是临时的,打完仗,很快就会回来。“丝连”则更有蕴意:见过藕断开的人都知道,那些丝不只一根,而是许多根,数不胜数。这种“丝连”是多极的,多线的,复杂的。再者,“丝连”还能谐音“思念”。当然,聪明的读者,还能从“藕断丝连”中想象出更多的意蕴。所以,孙犁坚持的是不可替代的细腻。
  我的“新茶”,有的还取之于学生。自从把学生视作“打球”的朋友之后,就常有学生打出让我叫绝的“好球”。――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有位同学在他写的语言小札中说,文中那句“层层的叶子中间点缀着些白花”,“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把‘白花’写成‘荷花’。用‘荷花’二字,从概念上说也许更准确,却不如‘白花’反映出的是人的直觉,突出的是一种色彩”。读后着实让我心里豁然一亮。在我不经意处,他却有了自己独特的发现。是啊,在运用语言时,是照搬现成的概念,还是忠于自己的直觉,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后来我在讲课中,总要提到文中的这个词,增加这一新的内容。
  像上面的例子,在我的教学中可谓不胜枚举。不断续上新的茶叶,这杯清茶就能永远飘香,教学就能常教常新。
  夜深人静,独处一室,沏上一杯清茶,细品人生,简单而幸福!透过这如烟如雾袅袅上升的水汽,会不知不觉陷入一种无限的遐思,一种入禅的意境。唯有淡泊,才能宁静,才能对人生做最深入、最细致、最独到的品味。这一切与品茶何其相似!
  (责 编 流 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160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