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明华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利用生动实例,化抽象为形象
  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为抽象,不像语文学科具有描述性,也不像美术学科具有直观性。数学教材中对于概念的描述枯燥乏味,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化抽象为形象,让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教师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利用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时,其中对角的概念的描述为:“角是从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所描述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也不易理解。为此,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做出如下描述:“炎热的夏天,人们都在树底下乘凉,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这时候,老师过来了(此处教师要做出走路摆臂的动作)”,然后出示挂图,将手臂与身体所成的角呈现在学生面前;之后再出示小朋友荡秋千的图片,并提出问题:“老师手臂一摆,小朋友秋千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大家知道是什么吗?”通过这一故事情景的引导,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起来,点燃了他们思维的火花。
  二、培养思维能力,强化探索感悟
  作为一种积极探求知识的心理活动,感悟是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的关键途径。只有真正用心去领悟,才可以把握知识发展变化的规律,达到彻底领悟、融会贯通的境界,实现自我觉悟能力的提高。以“商不变的规律”这一知识点为例,先为学生列出一组商都是2的算式,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并尝试着总结出里面蕴含的规律,然后要求学生对照这些算式,自己列出几个商为7的算式。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了除法算式中数的变化,找出了其中的规律。我们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他们更透彻地领悟数学知识。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体系有了浅显而又直观,透彻而又明白的认识时,就达到了直觉把握的境界,自主探索中的感悟便会油然而生。
  三、重视动手操作,提高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同时以“做”为中心,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找一找、拼一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感性知识。如把一张宽20厘米、长30厘米的长方形纸的四角各剪掉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拼成一个长方体,求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这道题如果只靠单纯的思考分析难以解答,但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通过实际操作这个长方体纸盒的形成过程,问题便可以轻松解决,而且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总之,教学活动是一个繁琐复杂但又有规律可循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各种成功经验,坚持创新,积极探究更科学、更高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持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370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