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冠男

  摘 要:学生社团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它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它的存在为大学生适应校园生活和尽早适应社会搭建了优良平台。学生社团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建设、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高校应充分重视并提供支持,为学生社团健康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社团建设;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它建立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又对校园文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高校社团依据自身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形成了独特的高校社团文化,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校园文化。社团文化的提升有利于培育和发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社团文化的进步,它们相辅相成。
  学生社团是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利用社团组织的凝聚功能、思想教育功能、性情陶冶功能、兴趣汇聚功能,有效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增强思想工作的互动性和针对性,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正确评判,完成积极的自我教育。社团组织充分发挥育人无声的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大学生,充分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学生社团是实现从大学生到社会人转变的优良平台。社团把学生从班级推向系部,从系部推向学校,从学校推向社会,他们在各种社团活动中融合、吸收、交流、接受洗礼,调整自我,适应规则,用理性梳理问题,尽早适应社会。
  二、我校学生社团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经验丰富的管理型教师负责社联工作
  我校现有14个社团,由社团联合会统一管理并挂靠在校团委。这种体制的优势是:团委宏观把握全院社团发展态势,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各学生社团发展空间大,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足就是管理和指导工作主要由社联学生完成,由于社联成员流动性大,经验不易延续,管理水平因人而异,且缺乏经验丰富的管理型教师,所以在指导和管理上存在定位不高、管理不规范、执行力不足等问题。各社团实行社长负责制,社长的管理能力、知识水平、敬业精神等因素直接影响社团发展。
  2.社团活动缺乏专业指导,成员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慢,专业素养提升空间有限
  我校英语社、演讲社、辩论社、篮球社、跆拳道协会、数控社团都有专业教师担任技术指导,而其他社团还没能配备专业技术指导教师。这些社团在专业技术水平提升、文化底蕴积淀等方面空间有限,单靠个别有特长的学生拉动社团技术发展力量薄弱。校内教师因为专业差别也不能充分满足社团发展需求,聘请校外教师难度大,这也是限制社团活动质量提升的瓶颈所在。
  3.学生加入社团缺乏有效鼓励机制,社团发展缺少长足动力
  社团成员参加活动很难有机会参与奖、助学金评比、评优选模、入党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员积极性,参加社团活动也不持久。每年开学初,各社团纳新常会出现爆满现象,随着活动的开展,很多学生对参加社团失去信心,抱着观望甚至不看好的态度,转而选择机会较大的学生会等组织。社团成员流动性大,“开学热、过后冷,大一进、大二退”等现象给社团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学生加入社团缺乏有效的鼓励机制,致使社团成员积极性不高,参与活动热情不足,学习持久性差,从源头上导致社团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4.社团个体差异大,内部发展不均衡
  社团骨干在社团发展进程中作用突出,个人的经验水平、管理能力、敬业态度等直接影响社团发展,决定社团活动效果和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和满意度,导致社团的发展常有不确定性。当遇到理论知识丰富、能力强、热爱社团工作的社长,社团的发展和提升较大;反之,则会出现停滞或倒退现象。大多数社团存在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组织不力等问题,社员加入社团时期待大,但参与一段时间后却觉得事与愿违。
  三、解决社团建设及发展的方案
  1.充分争取学院党政领导的支持参与社团建设与发展
  学院党政领导应充分认识并了解大学生社团作为有效补充第一课堂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提高对社团工作的认识,加大对社团工作的支持力度,努力做到政策上有支持、落实上有行动、发展上有保障、上下有互动的良好局面。形成上下合力、外围给力、内生动力,为学生社团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
  2.充分发挥社联功能,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师管理社团工作
  为充分发挥社联管理和指导功能,我院团委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社联工作,对各社团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社联组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学生社团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按照“重点社团、重点活动、重点扶持”的原则,以“活动立项、评比奖励”的方式,相应的给社团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借此推动社团工作向前发展。
  3.加强对社团骨干的培训,提高社团工作质量
  社团干部是社团的中坚力量,社团的发展更多依靠社团骨干发挥作用,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社团活动质量的高低和社团发展的快慢。2011年,社联积极开展对社团干部的培训工作,制订了系统的培训计划,学习社团指导思想、社团工作特点、工作方法、基本原则以及组织管理技巧、沟通技巧、领导艺术等知识,切实提高社团骨干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我们把学生社团作为党团组织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探索社团建团的经验,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从2010年开始,团委首先选择社联进行建团试点,成立了团支部,将团的思想教育与社团的工作、活动相结合,认真探索社团建团的做法和经验,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这不仅提高了社团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促进了社团联合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社联整合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全院社团中推广社团建团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4.建立对社团成员的科学评价体系,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
  团委与学管、教务部门沟通,把学生加入社团纳入学分考评体系。学生加入社团参加活动并在考评中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让社员有机会参加奖助学金的评比等活动,杜绝了学生因加入社团而没有学分或为了获取学分放弃社团活动等现象。这样就避免了年年进人年年出,年年都是新面孔的问题,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社团发展、形成长久不竭动力。同时,对社团干部、先进个人等奖励落到实处,在学生入党、评优、选模等方面要给予社团学生一定名额。
  5.完善社团指导教师的奖励机制,确保指导教师工作有实效
  2011年,我院出台了《社团指导教师选聘办法》,面向全院聘请有学管经验、有特长的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并设定指导教师最低和最高授课时数,同时给予教师加分奖励,在晋职晋级方面优先考虑,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社联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和考核,每年考评一次,定期或不定期对指导教师的工作和社团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定期举行问卷调查,考察教师实际授课情况,确保指导教师的工作在最大限度上取得实效。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弹性的工作,它牵扯到许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在高校党团组织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对社团工作进行正确定位,鼓励社团围绕宗旨开展特色活动、品牌活动、创新活动,打造社团品牌和特色,促进社团成员对社团文化的认同,加强对社团规范化的管理,加大对社团的投入,提高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加强社团文化建设,社团才能充分发挥巨大的育人功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者、生产者、参与者。
  (作者单位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代跃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3975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