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搞好物理学史教育,构建良好课堂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爱英 金政权

  读史使人明智,对于中学物理教学,我们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物理学史方面的教学,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来龙去脉,并促进物理课程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的形成。物理学史课堂文化学习热情一、引言
  物理学史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讲其发展史,不只是讲科学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积累,而是将自然科学的发展放在影响其发展的思想文化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尤其重视它与哲学和宗教的密切联系。这样写的科学史,把握住了科学发展的精神和灵魂,不仅可以使人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受到思维上的训练,有益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课堂上的物理学史教育激励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在教师讲到某个知识的时候,给学生讲述知识背后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学习物理,也就自然会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如讲述大气压时,介绍有一位伟大的市长,为了让他的市民感觉到大气压的实验,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使奥托・格里克的名字载入了物理学史册。
  在笔者的学生中,由于他们对物理学的追根溯源的想法,他们会经常在学习了某个知识后查阅资料,找到知识背后的故事,这样,他们收集资料的能力、物理分析的能力自然也就上来了,从此喜欢上物理这门学生,并伴随他们一生的学习。
  三、物理学史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探索的艰辛
  物理学史也是一部物理学家的历史,大多数物理学家都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得出重要的结论。如欧姆在农村中学做物理老师时,想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可是没有精确的电流表和电压表,于是他自己改良了电表,经过千百次的实验,终于得到了名垂青史的“欧姆定律”。而爱迪生对灯丝的发明,显然也经历了若干次的失败。史蒂芬・霍金更是在残缺的身体中隐藏着一颗科学探究的心灵,也是当代艰辛研究的杰出代表。
  四、物理学史让学生感受到他人成功的喜悦
  在整部物理学史中,更多的是成功的事例,学生在学习他们的事迹时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觉得有些科学家的成就,我们也有可能取得。如盖・吕萨克在总结了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和查理定律后,经过实验得出了盖・吕萨克定律,填补了气体压强变化的空白;伽利略在分析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运动后,先采取了“空想”抑或称为“理想实验”的方法得出重球比轻球下落快这个结论的错误,进而通过实验得出了正确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牛顿在分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发现已有的数学公式无法解决他的问题,于是他独立地推导出了一套非常有用的微积分公式,即现在数学中的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物理学史让学生学到谦虚的品格
  牛顿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后,谦虚地说他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胡克在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就经常向当时的物理名家请教,并终于发现了胡克定律。
  人文精神是“爱”的精神,热爱科学,热爱科学事业,热爱自己的祖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学会关怀”,关怀社会,关怀全球的发展,关怀人类的命运,关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问题,使科学在人文的关照下,真正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科学家在致力于科研活动的同时,处处重视人的价值,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既表现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体现了谦虚诚恳的态度。爱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人类的正义感出发,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纳粹德国以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以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儿长期从事核物理研究,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科学事业和自己的祖国,并三次获得了诺贝尔奖,最后均因长期接触放射物质而死于白血病,因而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一种献身精神。爱因斯坦就曾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人文精神还体现为团结、合作、民主的精神,曾任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的汤姆孙总是把他所知道的和所能想到的全部告诉助手和学生,甚至把他自己设计的方案无代价的给予学生,在他任期内共培养了84位物理学教授,27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诺贝尔奖获得者7人。教学中将这些物理学史内容与物理知识相融合,其中蕴涵的科学家充满人文主义的态度和精神将激起学生心灵的震动。
  六、物理学史让老师更加理性地评价学生
  纵观整个基础教育,给了学生太多的终结性评价,在这看似公平的评价背后,让人感到更多的却是残酷,给了学生一个个烙印。然而,这种评价却并不能真正地反映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水平,甚至出现了基础教育评价的结果与学生日后对社会贡献成反比的情况,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在中学阶段成绩是第一名的几乎没有,而位居倒数第一的却有几个,如日本物理科学家小柴昌俊曾在大学物理考试中考过倒数第一,并以倒数第一的成绩毕业。毕业后被东京大学慧眼识中,小柴昌俊没让著名的东京大学失望,登上了天体物理学的真正的第一。我们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应着眼于学生长远的评价,从各个方面完整地评价一个学生,至少找出单个学生(哪怕是所谓的双差生)一个方面的优点以及他能在将来的时间里在哪个方面对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如若有了这样的评价,我想我们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也就真正地建立起来了。当然,这也是一个世界级的科学难题,需要我们做的还太多,太多。
  七、结语
  学生有了较高的热情,有了优良的品格、能体会到科学探索的喜悦和艰辛,而老师又善于对学生进行正面的评价和引导,我们的物理课堂势必会拥有深厚的文化气息,有了良好的课堂文化,我们期待的素质教育的春天也将必然来临。我想追逐我的教育梦想,不做一枚随波逐流的落叶,虽然一路坚持下来,得到同行的大多是非议,但我的学生在我这里不仅仅学到的是知识,更多的是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我布置家庭作业时基本都是“自主复习,查漏补缺”。在我的眼中,没有后进生,这样的公平对待,也使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他们会在自由安排的时间里面学习物理知识,我想这样的效果应该比我强行地命令他们学习要好得多。绘画大量讲究的是“余白”,我们作为教育者也应学会给学生余白,余白的部分才是能超越老师的认知水平的内容,我们也才能培养出爱因斯坦、爱迪生那样的伟大科学家。
  参考文献:
  [1]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7.111.
  [2]弗・卡约里 著.戴念祖 译.物理学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5.71.
  [3]杨薇.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54.285.
  [4]范艳梅.物理学史在学教学中的渗透简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72-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438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