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寓教于爱,与孩子共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江小静

  摘要: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行为和周围的事物。因此,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关键词:爱快乐教育回归自由解放幼儿
  在当今环境里,有的家长过分满足孩子的意愿,结果一些孩子变得自私、霸道,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也有一些孩子虽然渴望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表扬和鼓励,但却害怕受到嘲笑,不敢表现自己,内向、胆怯;另外有一些孩子以为故意调皮捣蛋,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引起大家的注意……其实,这里最重要的因素有两点:家长自身素质的影响以及人格健全的培养。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是接受社会化教育的最佳期,要能真正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和性格,就能使家庭、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达到最佳水平。倘若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期,那么效果就要差很多。因为等到孩子大了,随着他们所见所闻的增加,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拓宽,家长和老师给予指导的影响力就会削弱,则教育对其的作用就会减小。
  那么,在对孩子释放天性的过程中,应该起怎样的辅助、指导作用?
  一、心灵教育,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孩子爱人
  教会孩子懂得爱,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的教育应该贯穿在人的一生。爱是阳光,爱是航标,爱是信念,爱是幸福,有爱就不会孤寂,有爱就不会失望。
  在许多传统教育定义中,鉴定一个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乖不乖”,即是否听父母、老师的话。然而,若只让孩子机械性地不断听话,恐怕孩子很难体会到教育者的爱心,容易抹杀孩子们的天性,形成自卑自弃或对抗权威的不良性格。在幼儿园里老师应该对孩子起安全保护和行为指引作用即可,无需对孩子们的事大包大揽,应与他们商量决定,让他们自己做主。给予孩子应有的理解和尊重,会使小朋友更有责任心,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常常会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应该给予鼓励,相信他们绝对出类拔萃。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但社会不会因此就减轻他们的责任。我们要未雨绸缪,从小培养他们对社会、家庭的责任心,爱心和感恩之心。在幼儿园里,一直鼓励孩子要把“爱”传递给每一个人以及每一件物品,孩子形成最初的爱心,首先可以从幼儿的玩具以及生活用品开始,那些大大小小的玩具,动物娃娃书本等在幼儿的眼里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可以利用婴幼儿这种童话心里,引导他们和善的态度去接近他们和他们做朋友,如看到幼儿把娃娃仍在地上可以说“哎哟,你把娃娃摔疼了,娃娃哭得可伤心了,快把娃娃抱起来摸摸它”。或者“说话声音轻点别把小猫吵醒了”,幼儿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怎样关心爱护别人。通过对物件的关心,从而发展到关心别人层面上,以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在幼儿教育中提升每个孩子参与其中的幸福感,才是每个孩子最大的收获。我们应用满腔的爱,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好孩子,这才是幼儿教育最大的成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撒下爱的种子,投入爱的劳动,才会收获爱的果实。
  二、快乐教育,让孩子尽情去“玩”
  游戏与幼儿的发展的密切关系是毋庸置疑的,是解放创造力、激发潜能的重要途径。在教育过程中,应当让孩子们拥有自由游戏的权利。在自由的游戏中,孩子们可以自主模仿也可以放任情绪宣泄,可以自成规矩也可以随性游戏,他们的笑声、吵闹声、争辩声,其实都是他们释放独特个性的一种体现。然而,许多人对孩子的自由游戏存在误区,认为应该更多的把精力放在游戏的目的上,由此,就把孩子们的创造力异化成各种各样的特长训练。事实上,通过训练来制造天才,只不过是顾此失彼的提前强化,让孩子们在某些具体的领域已经达到少年水平,但却失去了更多的成长平衡。因此,想让孩子获得创造力,必须重新认识自由游戏,越是接近真自然,就越是有助于突破正规游戏所导致的误区。自由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自由之心,符合天性的生活不必太规范,不规范才能有异想天开的白日梦般的思维。尊重他们的个性,在宽松游戏中伴随着积极情绪,释放积极的情绪体验,才能在失败和挫折中发展创造力。
  三、解放孩子的头、手、嘴、眼睛
  由于孩子的世界观还未形成,处于对一切充满好奇的阶段,因此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成年人无法比拟的,成人因为接受了大量的社会信息,思维模式基本成形,往往容易忽略孩子们新奇、天真的想法,认为孩子应该循规蹈矩,快速学习成长,这样的惯性思维往往会让孩子的童年缺少了许多欢乐。就如在幼儿园中,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0”,小朋友纷纷举手说是太阳、月饼、瓶盖、葡萄、乒乓球……经过十几年教育的大学生却因觉得无聊无趣,或者害怕被同学笑话而无人回答。
  1.孩子的头脑
  任何的灵感都来自于人的头脑,所以,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使其思想得到解放。只有思想摆脱了束缚和禁锢,儿童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2.孩子的双手
  众所周知,儿童大脑的训练必须从锻炼儿童的双手开始,让儿童亲自动手,从事创造性的活动,从而开发儿童的创造力。很多老师和家长不许小孩子动手,否则要惩罚,特别是男孩子,喜欢把玩具拆开,家长却常常因此大打出手,对孩子严词以待,觉得小孩子是多动症。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正是好奇心的驱使,从而锻炼了创造力。
  3.孩子的嘴
  童言无忌。孩子应当有言论的自由,有话直接和老师或家长说。作为教育者,要鼓励儿童问问题,进而从问题的解答中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们有最天真美丽的想法,老师和家长是最值得信赖的人,孩子们希望从老师和家长口中得到答案。
  4.孩子的眼睛
  孩子从小就应该融入到多维的社会生活里,而不是只是单纯地从书本获得知识,要用双眼感受知识变化的速度。通过体会和看社会百态来做热点讨论,感官刺激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让孩子能真实感受到周围的环境而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爱的哺育、爱的关怀,通过教育把孩子从自然人培养成为懂得爱、珍惜爱、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这当中,老师、家长和社会有责任为孩子营造爱的氛围。祝福每个孩子都能幸福,让幼儿的生活充满爱,让整个世界都充满爱!真正做到寓教于爱,与孩子共同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492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