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积极态度,而学习兴趣则是学生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而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因此,它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对该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其自信心,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用自己饱满的精神和真挚的爱心感染教育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和求知欲望。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较差、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的现象。针对这些特点和现状,我在教学工作中从积极地期望、鼓励学生树立其自信心入手,以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为出发点,采用深入细致的工作方法,逐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及时表扬那些注意听讲、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热爱劳动的学生,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而对各方面表现都较差的学生,不但进行适当的批评,指出其缺点错误,更重要的是捧出一颗爱心,从课后个别辅导、个别谈话,到生活上关心、精神上安慰、鼓励和期望,必要时还要进行家访,以争取家长的配合,逐渐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争做生活的强者。在课堂提问时,我还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以避免造成被冷落的感觉。
  总之,要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教师在关心爱护着自己、信任期望着自己。在这样一种浓浓的师生情结中,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会很快地树立起来,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也会油然而生,对生物课学习的兴趣也会自然地浓厚起来。
  二、改进教法,培养学习兴趣
  可发挥教具和现代教学媒体的直观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到《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一节时,除了利用挂图或幻灯演示说明外,由于在细胞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来自“父方”的一条染色单体和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上的另一条染色单体往往“相互交叉”,进行部分染色体的“互换”,这一过程道理非常抽象,对此,我指导学生并和他们采用适当的材料制作了几对已经复制了的同源染色体,边演示其交叉互换过程,边讲解说明,使非常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大多数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个教学难点,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三、利用比喻和举例的形象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如讲到《基因探制蛋白质的合成》一节时,我把核糖体比喻为合成蛋白质的“加工厂”,把遗传物质DNA比喻为这个工厂产品的“技术信息”,把转运RNA比喻为这个工厂中的原料“运输工具”,把各种氨基酸比喻为工厂产品的“原料”,然后通过介绍说明这个特殊工厂经过运作,最终加工出“产品”――蛋白质的过程。这样,使学生很快理解并掌握了这部分教学内容,这样的比喻既贴切逼真又生动形象,而且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而有趣,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讲到“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危害”这一问题时,除了采用课本上的实例说明外,我还列举了目前社会上用鼠药灭鼠,打破了食物链,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鼠害越来越严重的事实。通过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使本来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浅显易懂,同时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另外,教师通过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的语言,美观大方、新颖别致的板书,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都能广泛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教学中加以综合运用。
  四、利用专业优势,调动学习兴趣
  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利用挂图、录音、多媒体及实验等直观手段以激发学习兴趣外,还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遗传物质DNA结构与复制以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一内容时,在利用塑料模型或照片演示的基础上,为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我在业余时间用铁丝、电线、小灯泡等材料动手制作了用开关控制的“DNA结构模型”。当两条DNA单链在合适的位置接触缠绕在一起时,链上的灯泡就亮了,当错位时,灯泡不亮,从而形象地说明了DNA分子的结构,同时也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象地表达了出来。在充分挖掘教材趣味性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紧紧依靠专业学科优势,带领学生进行丰富有趣的实验实习活动,组织学生到植被丰富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采集制作部分植物标本。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生物学科与我们人类及其生活的密切关系,加深了他们对生物课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了思想情操,进一步调动和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585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