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中会展专业的衔接现状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洁卿 孔德甲

  摘 要:会展业在新经济形势下的发展迅速,使各大中高职院校纷纷创办会展专业,但对于我国教育界来说,会展专业还是个新兴事物,国内具有业内经验的师资和相关专著、教材较为缺乏,会展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体系还在初步阶段。笔者就国内会展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解决的建议及策略。
  关键词:中高职; 衔接; 会展专业; 弹性学制; 阶梯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52-001
  一、中高职教育的衔接现状
  从目前中高职教育衔接发展现状来看,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中高职课程各成体系,各有思路,很难寻找结合点。
  2.中高职课程内容严重重复,中职与高职教育模式相同,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基本一样,课程设置重复。理论性、实践性的比例基本相同,没有形成在广度和深度上呈现阶梯状的课程学习目标。
  3.中高职课程评价缺乏层次性和区分度。
  二、中高职的会展专业也处于探索尝试阶段
  近年来会展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会展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但会展教育对于我国教育界来说还是个新兴事物,国内具有业内经验的师资和相关专著、教材较为缺乏,会展知识涉及面广,导致课程体系性较混乱,专业性弱。因此,不管在中职还是高职,我国会展专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除了少量借用国外原版教材外,大都实行“拿来主义”,即从相关专业体系内借用部分理论,来构架会展教育专业框架。由于我国会展教育中会展行业力量直接介入较少,造成很多会展课程从设置上、教材编写上、课程讲授上显得专业性不强,在相当程度上流于形式和空谈。
  在会展专业中高职的衔接上,也存在如下问题:
  1.高职会展专业开办多,但规范性不强
  为迎合迅速成长的中国会展业,为会展业培养更多人才,我国教育界近两年来逐步加大了对会展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关注。从会展教育的发展来看,会展专业的迅速成长壮大固然值得庆幸,然而也应该看到会展专业或方向中,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尚未形成规范,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差异较大,导致了我国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良莠不齐。
  2.开办会展专业的中职学校非常少,部分中职将会展作为管理类专业的一个方向招生
  3.会展专业中高职衔接还处于起步阶段,中高职衔接办学的院校非常少
  三、相关改革措施的基本思路
  1.阶梯式层级人才培养
  中职和高职本属于同一类型教育的两个不同层次,在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方面,高职均比中职高一层次。然而,由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大多基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考虑,使得其实践操作层面较难超过中职,甚至在某些课程领域重复办学,造成职业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分割所造成的中高职教育相互脱节,使得中职教育的基础作用很难发挥,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更难体现,双方的质量与效益均受到极大影响。
  为此,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发展可做以下几个方面的选择:
  1.1对口学院,对口相关专业,加强院校交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学习上按照阶梯式人才培养方式。
  1.2对口专业面可以相对放宽。由于会展专业知识涉及面广,包括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会展业具有广泛的产业关联度,会展教育需要从多个方面扩展学生知识面以及提升技能水平。所以对口专业不要局限在会展策划与管理一个专业,可以扩大高职会展专业对口面向。旅游管理和市场营销以及商务英语等专业都可以对口会展专业。
  1.3在课程衔接方面,针对不同生源,制定不同的课程计划,分别教学。建立学分制和弹性选课制,实现课程的全面对接;构建“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做好中高职课程的有机整合;通过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来保证衔接之路的通畅无阻。
  1.4建立中高职教育弹性学制。职业院校通过完善学籍管理制度、选课制度,强化目标管理,建立以学分制为主,兼顾学年制的评价模式,允许学生根据个人需要跨专业选课,打破不同层次的界限,实现学分互通,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选择权,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兴趣特长。
  2.建立职业生涯指导体系
  当今世界,公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面临着多次转换,从学校教育到职业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就业到失业、继续培训到再就业等人生的各个阶段,职业生涯指导在人的一生中变得尤为重要,有必要通过中高职衔接模式,为第一线人才提供更有效的贯穿其职业生涯的服务指导体系,提供更加准确的具有职业目标导向的升学与就业信息,引导其根据兴趣与个性特长,不断丰富自己,使第一线人才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与能力。
  3.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体系
  加强教育管理部门与劳动部门协作,共同研究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鉴定的内容衔接,设计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模块,并深入到课程教学领域,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进行包括课程开发、教学管理、评价方法在内的体制创新,为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一个渐进的框架,使学历与职业两种资格证书内容、标准得以衔接、沟通与互认。将“双证制度”视为人才评价标准,改革企业、行业用人、用工制度,实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
  参考文献:
  [1]郑东丽.浅析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设置模式,时代报告,2012,1(上)
  [2]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05)
  [3]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03)
  [4]刘育锋.论我国中高职衔接的模式,职业技术教育,2002(10)
  [5]刘荣秀.中高职衔接的现状调查与政策评析――以广东省为例,职业技术教育,201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970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