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国松

  摘要:提高反思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身处教学一线,应自觉培养教育教学反思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加强理论修养,善于在反思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目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来看,只能说是处于半专业化的水平,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应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培养并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教师反思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含义
  英国学者洛克说;“反思是人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在教育教学中,反思是指教师在自身的职业活动中,站在个体认知的历史高度,自觉地把自我和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评价、反馈、控制、调节和分析的行为。
  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是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这里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在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历程中,其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反省与计划能力等自身素养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指教师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素养的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变化的发展过程。
  二、培养教师反思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反思能力是影响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人成为教育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育教学中具有越来成熟作用”的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专业化”与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规范有关,“发展”与教师的成长过程有关。职业的规范体现了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发展体现了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贯穿着教师职业生涯的不断深化的历程。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教师的能力、知识、专业资格等自身的素质,而自身素质的提高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外在的影响。指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它源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它源于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需要。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是在外在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完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认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教师本人的自我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与教师的教育信念、专业理想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内因。或者说,自我专业发展的主体需要和意识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提出这样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每个教师对教师专业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职业发展规划,要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师专业成熟度,就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禁锢,必须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二)教师通过反思进行自我评价,是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审视学生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后,再通过深刻的反思进行自我评价,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方法,也是一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方法。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年轻的教师比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业绩还要突出,而且年轻教师的课深受学生欢迎,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成功的年轻教师主动和创造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善于总结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自我更新,每天都有新进步、新收获。而有的老教师从教几十年,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缺乏反思,几十年停滞不前,没有任何建树。因此,很多事实证明,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仅需要经验,更需要改革和创新,而改革创新的基础就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改革,也就没有创新。所以,通过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促进其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怎样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
  (一)增强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的意识,是从外部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能力,它是意识的一个方面,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形式。
  自我意识是认识自我、探究自我的条件,它使教师不仅从过去的经验中进行学习,并且能够为将来做计划。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强,他就会越有活力,越有主动性,越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智慧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增强自我意识就是增强自我体验,即意识到这个行动中的个体是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主体,自我意识越弱,个体就越会受到那些无法控制的力量的推动。正是这种人在意识中理智地发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行为的“自塑”能力,把个体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意识中连接起来,不仅使自己已有的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程度,而且使自己意识到的未来发展支配今日的行为。
  (二)加强理论修养
  实施新课程,首先要转变观念,而转变观念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用新理念替换旧观念的痛苦的过程。现在农村中小学存在一种较普遍的现象,许多教师不读书,不愿接受新观念,理论知识自然就很贫乏,很难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要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教育改革的理论,读优秀教师的经验总结,在与专家、优秀教师的对话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读与教、读与研等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
  反思围绕着问题而展开,要想通过反思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系统的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教师缺乏相当的理论知识,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就无法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就不能探究到问题的根源,就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加强理论修养,不断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这样的反思才会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作支撑。
  教师如果要真正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全面地看待自己以及自己的教育对象。教师不但要阅读自己本专业的书籍,而且要广泛地涉猎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各种各样的经典著作。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宽泛的文化领域,各门类的著作无不包含着教育的智慧。学科课程标准所框定的知识对教师来说,应当是他知识视野中最起码的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比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宽广得多的时候,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教师。
  (三)丰富教育教学实践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教育教学长期积累的结果,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反思的源泉,也是教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和提高的。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将自己所学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验和领悟,那么教育教学理论就无法内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也就很难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素质。
  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给教师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在不断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反思能力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始至终反观自己的优缺点,并敢于向别人剖析自己的缺点,这就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了更大的进步。因为“能够剖析自己的缺点”,意味着教师不仅有能力针对自己的主观性进行反思行动、具有洞察自己认识方面、道德方面和实践方面一系列不合理性的能力,对不合理性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切中要害,敢于站到自己的不合理性的对立面。因此,正是伴随着教育的不断思考,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追问、扬长避短,才有了教师的成长。
  (四)积极进行反思实践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在反思的实践中锻炼和提高的。教师的反思能力随着反思实践活动的深入而发展和提高,不经过训练的反思,视角狭隘,结果不一定准确,教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如通过反思日志、教育教学叙事、行动研究等方式进行反思实践活动。
  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充满了许多的故事,教师在记录故事的过程中追溯自己经历过的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可以使教师看到平时视而不见的例行实践的意义,并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叙述出来,这就使教师不得不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不得不站在反思的角度来挖掘自我,从而激发出不同于自己平时的想法,教师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在此基础上形成。
  总之,反思是一种更好地理解现实的勇敢和努力。反思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现存的惯例和信念,是对自己过去的价值观及行为的否定,这对于成长中的个体来说是具有纠编作用的。反思与知识融合在一起,使教师永远在追求之中,生活在教育体验和生活体验之中,它使教师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活泼,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独立的见解和坚定的目光,促进教师专业化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新.理想的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3-10-1.
  [2]上海教育记者.再造教师学习文化[J].上海教育,2005,(3).
  [3]胡明忠.试论教育创新的规律和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学,2003,(6).
  [4]常海山.教育创新的创意策略[J].中小学管理,2003,(4).
  
  基金项目:“国培计划”项目和广西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广西桂东地区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批准号:[2010]60B22)
  作者简介:刘国松,男,1959年2月生,籍贯广西贺州,汉族,学历本科,现任贺州市八步区教研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师专业化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03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