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题(辽宁卷)评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艳

  一、总体评价
  2014年辽宁省英语高考试题按照《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要求,贯彻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思想,以稳定为主,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着力发展与创新,体现了政治性、科学性、公平性和规范性的原则。在试题形式上,减少了客观题的比例,去掉了单项选择题,代之以语篇型语法填空题,放在第二卷中,增加了主观试题的比重。考查基本语法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信度和效度都很高。作文也一改文字提示语的形式,代之以图画提示形式,给学生想象空间,增加了趣味性。整套试题难易适中,无偏题、怪题。在保持原有命题风格和难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巧妙地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融于语料中,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突出了“新课改”的理念,对高中英语教学将起到积极的引领与促进作用。
  二、试题特点
  (一)突出基础性和交际性
  2014年辽宁省英语试题在难度上与近几年试题相当,依然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中出现的词汇和短语几乎都在教材上出现过。新题型“语篇型语法填空题”也是按照“考纲说明”的样题,采用了“对话形式”,且所设考点均为教材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语法考查有一定覆盖面,侧重核心、主干知识;在阅读材料中,B篇采用了“对话”形式,突出交际的真实性与阅读理解的实用性;改错题采用了书信的形式,表述了Jack和Rose对邻居家的狗Cleo每天“晨吠扰民”一事的抱怨及期待解决之情;作文要求就学校即将举行的活动写一则书面通知。这些试题都突出了“交际能力”的考查,在尽可能真实的特定语境中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二)注重科学性和公平性
  2014年辽宁省英语试题在命制上科学、严谨、规范、准确。阅读题量与去年基本一致,约为2000词。语篇型语法填空题取代原有的单项选择题后,阅读题量减少了200词左右,语法的考查覆盖面有限,但在完形填空及改错中有所补充,一些语法现象在阅读语料及题干设置中有所体现,显现了出题者的智慧,也进一步突出了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试卷设置有梯度,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学生答题。另外,在阅读内容上也加大了科普知识的考查。阅读理解A篇为关于课堂笔记的两种形式(“手记”与“打字”)的对比研究。C篇是UBC教授对“树交流”的研究,渗透环境保护问题。“阅读7选5”题为保护视力的说明文,这些内容都是科普知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此外,在语料的选择上,特别关注了公平性问题,没有因城乡生活差别、男女差异等问题导致学生回答出现困难的试题。
  (三)体现创新性和时代性
  《考试说明》对书面表达的要求为:“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境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境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自2007年以来,我省书面表达题均以文字提供简单的写作背景或写作要求,属于“提纲式”。今年的书面表达题在信息提示形式上改变了持续7年之久的“提纲式”,变成了“图画式”,更直观,简洁,充满趣味性,易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生有发挥空间,有很好的区分度。同时避免了考生受其他能力的影响(如阅读能力),可以尽可能测出考生的写作能力,也避免了信息提示过多集中于某一形式(提纲式)所造成的对考试效度的影响。写作话题为学校生活,体裁为应用文(书面通知),内容为以“校园生化・创意无限”为主题的创意作品展评活动,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有较强的时代感。又如,阅读理解A篇关于课堂笔记的两种形式的对比研究,既体现了科学精神,也体现了时代特点。
  (四)渗透人文性和思想性
  试题语料选择具有教育性,渗透中西方人文精神。如阅读理解B篇以对话形式为学生呈现了不同情境下,如何有礼貌地与人相处的方法。阅读理解D篇,通过G&G的培训课程告诉我们:人的意志力(willpower)是我们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完形填空通过“作者”自己的一次与妻子约会迟到的事情告诉我们:有些时候,矛盾的产生是因为每个人思考的出发点不一样。有些人只关注原因而忽视了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而有些人只关注结果,没有去考虑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语篇型语法填空题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外国人练“太极”(Tai Chi)的经历。这些语料都渗透了思想性和人文性,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而且,不仅有外国文化,还有中国文化的渗透,考查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既有自信意志,国际视野,还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可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五)发挥示范性和引领性
  首先,语篇型语法填空题取代单项选择题,是一次积极有益的创新实践,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无疑将产生导向作用。它将基本语法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与语篇结合起来,凸显了嬗变了的“三维语法”观理念,即美国Diane Larsen-Freeman提出的三维语法框架,将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使用(use)有机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考查组织语义内容的形式。题型的变化既体现了语言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将深化高中英语教学改革。
  其次,在词汇上,除了“依纲”外,还特别注重考查“构词法”,合成词、派生词、转化词增多。派生词有40多个,如significantly,ecological,responsibility,urgency,intention,frequency等。关于词性转化,也有多处体现,尤其是名词和形容词的“动用”现象。如考纲中标注名词的favor,fault及形容词quiet转变为动词的用法等。合成词有willpower,notetaking,self-control,workbook,long-term,lifetime等。另一突出特点是高级词汇明显增加,如出现了tendency,superior,beneficial,flexibility,contribute,carbon等30多个8级词汇,它们在语料库中是词频在3000及以上的词汇,这些都将为高中英语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建议
  (一)词汇方面
  基于以上试卷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辽宁考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正逐年提高。虽然自新课改以来,我省词汇量没有增减,仍为3000词左右。但考试题在语料的选择与使用上,开始更多使用“8级词汇”,尤其是3000及以上词频的使用。此外,派生词的增多,也要求教师平时多关注构词法的学习和积累。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词汇教学放在核心位置,关注语言教学中常见词形、这些词形的核心用法模式以及它们的典型组合。建立“词块”意识,因为语言的基础意义单位是短语而不是单词。要关注词块的延伸结构,如常用搭配、类连接等典型范式。
  (二)语法方面
  原有单项选择题(15分)中,语法考查题通常在13个左右,另有情景交际题2个左右。可以考查冠词、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固定句式、复合句、介词、副词、代词、形容词、连词等,偶有名词、倒装、强调、虚拟语气等。这些“考点”在难易度上更具有可控性,也容易有较广覆盖面。但“语篇型语法填空题”只有10个空,可考语法项目有限,即使在完形填空及改错题中有补充的话,所考查的也只是基本用法,所以,新题型的出现,明确向教师传递了一个信号:语法被弱化而不是强化、系统化而不是散花化、基础化而不是偏难化、交际化而不是题海化。
  原有单项选择题,学生既可以通过“题海”获得“题感”,也可以通过“排除法”进行选择,但最大的弊端是不会运用。语篇型语法填空题主要考查的则是学生的语法、“语感”和“可控”语言运用能力。例如,今年语篇填空题给出了soft,pain,hold,call,hard 5个实词,要求根据上下文及语法知识用正确形式填空。另外,没有给出的5个空中,3个为固定搭配,如laugh(at),take a deep(breath),as well(as),属于“识记”及语感题,另两个考查连词及反身代词的用法,既考查“语感”,又考查语法知识和能力。教师要从占课堂教学大比例的“选择教学”中解脱出来,转向“语篇语法”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在“真实情境的运用”中帮助学生逐渐建立和完善高中语法体系,形成正确“语感”,提高语用能力。这样,学生不仅仅是做这类题,就是改错及写作题,也会“得心应手”。
  (三)语用方面
  在教学中,由于内容多,课时少,教师的普遍做法是将课文的“语言点”提取出来进行讲解。有些学校,采用“导学案”的方式,由学生主讲。不管是教师讲,还是学生讲,目的是“认知”与“识记”。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即:认知词汇=输出词汇,词汇量越大,语言能力就越强。但事实上,我们在学生的写作中却发现:学生无法将死记硬背的大量单词组合成一个合理的输出单位、受母语负迁移影响大、选词错误、用词不得体、搭配错误、想表达观点却不知怎么说……这些已经成为普遍问题,这与教师平时缺少对学生语用能力的训练有直接关系。所以,前文提到教师要建立“词块”意识,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将记忆与运用结合起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借助词块相对稳定的结构和表达的意义,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词汇与语境的联系,在应用中提高学生选词及使用能力。
  除了坚持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积累高频语料,多背诵,通过演讲比赛、改写、扩写或缩写课文及美文、写博客、写日记、与同学互批作文、完成项目(project)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弗里曼(Freeman,D.L.).汤姆森三维英语语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刘欢,何安平.高中英语教师词块教学意识实证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2013(1).
  [4]Bachaman,L.F.&Palmer,A.S.(1996)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教育部考试中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符 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18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