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文理念在钢琴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芦佳

  【摘 要】我国的钢琴教育中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诸多误区,例如技术主义、功利主义、西方主义等。因此,为了让钢琴教育与我国的文化艺术内涵相契合,促进钢琴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为其注入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理念。
  【关 键 词】人文理念;钢琴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4-0178-01
  当前,我国的钢琴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误区,为了走出这些误区,我们需要为钢琴教育注入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
  一、我国钢琴教育中的几大误区
  1. 技术主义,让音乐缺乏人文艺术。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西方钢琴文化是在西方人文历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的钢琴教育则更多地侧重了钢琴技术的教学而缺乏了艺术性人文性的渗透,即所谓的技术主义。如此一来,我国虽然培养了许多钢琴技术一流、知识丰富、乐感极强的钢琴演奏者,但真正能够做到音乐与心灵相契合,手随心而动的钢琴家却很少。钢琴教育应当是以培养人们音乐审美情趣为目的,钢琴技术则只是表达音乐和人们情感的一种形式,而我国的钢琴教育恰恰背离了这一点。
  2. 功利主义,让教育不再纯粹。功利主义是我国“钢琴热”一直高温不退的根本原因。对于家长来说,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家长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学习钢琴,参加考级和钢琴比赛,则刚好满足了他们希望自己孩子成名的愿望,甚至有些家长指望子女将来能够以此谋生,殊不知这使得钢琴教育适得其反。而对于钢琴教师来说,钢琴教学则更是冠上了利益的符号,他们本着利益的目的而非教好学生的目的,收取高昂的学费,这不仅不利于钢琴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还会抹杀那些有音乐天赋却没有条件学习钢琴的儿童的希望。
  3. 西方主义,使民族音乐处于弱势。所谓的西方主义就是认为只有西方的音乐作品才是高雅的而本民族的作品即庸俗的,因而在我国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一味地采用西方音乐作品让学生学习,而较少涉及本民族的音乐作品。这样会让学生缺乏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无法感受到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难以对民族音乐建立感情,久而久之更不会利于我国民族音乐自身的发展。
  二、人文理念在钢琴教育中的应用
  1. 以人为本,树立人文精神理念。人文精神是钢琴教学的灵魂所在,钢琴教育必须与人文精神教育相融合。因此,学习钢琴必须要先学会做人。这样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音乐功底和相应的钢琴知识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不仅要能够教授学生足够的钢琴技能,更要能让自己成为学生良好的榜样,使钢琴学习更具人文精神。学生不仅要学习音乐知识,更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将人文精神注入钢琴教学,让钢琴教育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2. 以艺为根,加强学生艺术教育。而技术主义让钢琴教育渐渐缺乏了美感,使音乐与人文艺术精神相剥离,也让学生的艺术修养很难获得质的提升。因此,为使钢琴教育更好的发展,则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大量练习钢琴曲的基础上,融入对作品的审美评价和理性思考,让学生认真体会人类的听觉艺术,从而不断深化钢琴教育的艺术内涵,提升学生对于美的感知与理解,使之在掌握钢琴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学会如何用钢琴来表现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真正达到钢琴教育应有的造诣。
  3. 以史为鉴,重视民族钢琴音乐。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一门艺术都有闪光点,西方音乐如此,民族音乐亦然。应当对我国本民族的美学精神和人文艺术进行发扬和继承,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对民族作品的鉴赏学习与演奏,并加入师生互动,让学生在钢琴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加入自身对音乐文化的思考,能够深入了解我国音乐的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自豪感,同时也让我国的钢琴教育获得自我完善与发展,使之更具有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内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62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