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贾小明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见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真正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因此,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多样性和趣味性结合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语文作业形式不能呆板,内容不能枯燥,教师要进行作业创新,布置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1.找一找。在学习课文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本领。例如,在学习郭沫若的《雷电颂》前,为了使学生情文相通,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阅读大量屈原生前的事迹,引发情感共鸣。再如,教学《苏州园林》等课文前,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影像、文章等资料,教学时,结合资料理解文章内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搜索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2.抄一抄。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出师表》等文章时,可鼓励学生阅读与其相关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并把其中的重要段落摘录下来。如在学习《钱塘湖春行》时,我们感受到了早春一派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其实在我国璀璨的文化宝库里还有许多描写和赞颂春天的优秀诗篇,请学生搜集并摘抄到“读书笔记”上。这样既能积累丰富的知识,不断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又能使学生兴致盎然。
  学生兴致盎然地完成了新颖多样的习题之后,不仅获得了许多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而且获得了大量愉快而又难忘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怕做作业,写作业拖拉大都是因为不喜欢千篇一律的练习形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时要做到新颖多样,突出趣味性。
  二、层次性和差异性结合
  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先天禀赋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使每个学生在已有基础和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自己的“果子”。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在作业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语文能力得到展示。作业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分层布置,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我的具体做法是:
  1.作业量分层。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作业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如背诵练习,一般学生只要按教材要求背诵有关篇目,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进行背诵。适量、适当的作业和练习要求,能有效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2.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我们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一般来说,确定为基础、发展、创造三级目标,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实现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实现创造目标。这样,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发展语文能力。
  由于分层作业的分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当然,教师还应相机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挑战。
  总之,通过多年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学绝不可唯“应试”是从,使学生陷入题海中。语文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样开放的,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确立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情感在这里得到深化,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648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