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隐性分层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晓琴

  摘 要:中职学生英语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针对这一现状,分析了中职学校英语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并对中职英语隐性分层教学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隐性分层;中职英语;教学模式
  一、调查研究背景
  近年来,职业学校生源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升学、就业的学习目标不尽相同,学习特点和能力之间差异较大,造成英语教学起点难确定、教学过程难实施、教学评价难把握、教学目标难实现的局面。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然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水平,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甚至会导致优秀学生的潜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落后学生加重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职业学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是尊重个体差异,因人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方法。
  但是以前我们多采用的是显性分层形式,比如分“快慢班”,实行“走班制”这种显性的分层标签极大地伤害了低水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更严重。所以我想在英语课采用班内隐性分层的教学方法,隐性分层的出发点正是为了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独特个性的学生,既注重学生发展平等,又注重其心理平等;教学难度、教学目标的分层,不是对学生“人”的分层,不是淘汰式的“分离结构”教学,而是高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隐性分层教学作为分层教学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同样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符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要求。
  二、隐性分层教学的研究过程
  本次研究是以太原市财政金融学校财会专业一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为被试对象,以财会专业的其他四个班为参照对象。
  本次研究问题是:利用隐性分层教学法,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提高英语学习成绩。隐性分层既面向全体,又注重个体差异,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挖掘与发挥各层学生的潜能。
  研究采用的方法:问卷调查、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实验法。
  实验前:以中考成绩作为前测的数据来源,使用统计软件SPSS对实验班学生中考英语成绩和财会专业五个班的整体成绩进行分析对比。对财会专业一年级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英语的兴趣、动机、态度、方法、目标。对本校一年级英语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经常使用的课堂教学方法。
  实验中:以一个实验班为单位,综合考虑学生原有基础、智力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潜力、学习方法等具体情况。然后制定合理的隐性分层方案。要求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方案设计:
  1.教师在深入教学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因素,隐性地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秀层,B层为中间层,C层为学困层。划分结果仅由教师自己掌握,做到心中有数。
  2.深入了解教学大纲,明确制定三个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目标。中职学生所使用的英语教材是:语文出版社英语基础模块,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具体制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分为初级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
  3.隐性分层授课是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分层和目标分层的具体情况,处理好同步讲授和分层教学的关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施教。课堂环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层:(1)提问环节分层,讲授知识的时候,利用不同的举例难度对学生进行提问、再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2)小组合作,采用同组异质1∶2∶1、互助共进原则。(3)布置作业环节分层。
  4.评价分层。隐性分层教学的考核也是隐性的,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合理布局试卷上的难易题型,照顾到A,B,C三层学生,在考核中分为:试卷考核和平时考核,试卷考核全班选用一份试题,但试题包括拔高题为30%,普通题型为30%,简单题型为40%,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心理因素。期末的总成绩中40%(包括20%课堂表现,20%平时作业)是平时成绩,60%是试卷成绩。
  实验后:以学校期末考试英语成绩作为后测数据,再次用统计软件SPSS对实验班学生成绩和财会专业整体五个班的成绩进行分析对比。对实验班的学生再次作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动机、方法、态度方面是否有提高。
  通过一学期的实验研究,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并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隐性分层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是可以采用的。但是有些隐性分层策略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隐性分层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我们的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不断地进行阶段性层次微调,这对于我们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吴丽云,金筱艳,熊媛.班内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2):101-103.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太原市财政金融学校)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662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