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农村教师职业倦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海其

  摘要:各方面的信息表明,如今教师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个体存在职业倦怠现象,有的甚至由此患上较为严重的心理和精神类疾患。本文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和成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倦怠;表现;成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1-012-1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
  “倦怠”,意为疲乏、懈怠,与“兴奋”的意思相反。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热情,缺少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笔者通过观察身边,阅读媒体获悉,如今教师队伍中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1.挫败和失望的感受。认同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之一。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认可,教师也不例外,工作中,每一个教师都会有工作预期。如果这种预期没有达到,他们会作出调整,及时降低预期,但如果这种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状态持续发展,无法突破,则容易导致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能力产生怀疑,工作过程中增加对自己无能这一极为有害的消极判断的强度,进而对工作本身产生厌倦和不满。
  2.抵触和敌视的行为。教书育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工作的“产品”是人,在教育行为失败之后,教师会有不同的调整,有的教师工作的挫败让他们心灰意冷,转而对工作及工作的对象抵触甚至敌视。表现为对教学或学生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处理具体教育事件时表现为非人性化的特点,把学生视为僵硬的“物”,忽视其“人”的生动鲜活的特征,采取放弃乃至敌视的态度。
  3.紧张的人际关系。教师职业倦怠会导致教师因一点点小事而情绪激动,表现失常。影响到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甚至家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紧张,交往障碍,自身也因此而自责、困惑苦恼却又无力自拔。在生理上、心理上均产生身心疾病。
  4.产生忧郁的倾向。工作压力不会由于个体性而减小,教师职业倦怠者仍旧生活在同一个工作环境中,但倦怠者会表现为经常迟到、请假、中断工作,有的即使身在教学岗位上,也往往心不在焉,教学质量下降,导致对自己进一步失望。进而对自己和工作感到不满、无聊、空虚、苦闷、忧郁,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极端的甚至出现悲观厌世的心理倾向。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社会发展因素。如今,教师所承担的压力也日渐加重。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手段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传统的教师职业特征无法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变化也给传统的教师职业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2.社会期望因素。不少教师感叹:两类学生占用教育资源最多,一类是优等生,对他们虽然少说教,但他们提问最多;另一类是后进生,他们不仅仅占有老师很多时间,更牵涉老师太多的精力,但老师们还是不敢保证教育对他们能有起色。事实上,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就是一个死结。教育终究要通过考试评价,通过考试就要将学生分出三六九等,退一步思考,即使没有差异,社会还是要制造出一定的游戏规则形成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样,就将教师陷入了一个难堪的境地。与此同时,教师为了强调其专业性,增强大众的信心,以致对自身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他们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情绪以维持大众对教师的过高期望,他们不去认识自己的倦怠,相反却加以否认,这样使得倦怠之病魔日益侵蚀着自己的身心。
  3.学校制度因素。如今的学校管理,强调精细化管理,强调执行力。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的专业角色时常面对挑战,工作过程中教师的自主性降低,工作任务中的行政色彩较浓,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使得整个学校的气氛更趋向于非人性化、缺乏老祖宗留下来的因材施教的灵活性。久而久之,进而产生倦怠。
  4.教师人格因素。众所周知,人无完人,每一位教师人格特征中往往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因素,不同的是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怯懦、有的自卑、有的孤僻、有的狭隘等等,他们在面临同样的压力时,往往更容易陷入倦怠状态。
  四、面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在主观方面,教师自己要注意两点。其一是自我定位要准。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主观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师自我定位要准,加强个性修养。一个理智的教师要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很可能高看了自己,要不断反省自我,尽可能做到有自知之明,既不狂妄固执,也不妄自菲薄,才可能积极思考,向他人学习,改进工作的态度,从而改进自己的态度、方式方法。
  其二是要善于调节心理状态。唯有如此,才能增强教师角色适应能力。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所以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教无定法,教无常法。在工作中教师的角色是多变的,有时是知冷知热的家政保姆、有时是娱乐节目的主持人、有时是负责学生安全的保安、有时是洞悉学生心理的心理医生、有时是接受委屈的出气筒……正因如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心理素养,具有较强的抗压、耐挫能力。
  客观上,主要也有两点。第一需要学校从制度建设上加以考虑。如改革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不仅评价的目的性明确,更要建立可操作的科学人性化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不宜过于死板,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其次,学校领导率先垂范,逍遥享乐的领导不要指望光靠制度就能束缚住老师,就能树立良好的学校风气。再次,改进学校管理方式,增加对教师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如优化学校的人员配置,改善工作条件,通过科学的管理机制及时对教师的劳动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及后顾之忧。
  第二需要社会的支持。首先,通过一定的制度和平台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培训不仅仅是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也应该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熏陶和教师心理方向上的。社会对教师不应该有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和预期。其次,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不应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教师物质生活不仅是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对教师的工作情绪有重大影响。对此,较直接的解决办法是加大对教师物质投入力度,在经济上对他们的工作予以肯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779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