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这个世界与我有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月的最后一天,沉寂一年的央视前主持人柴静又回到了公众视野,通过互联网推出公益之作《穹顶之下》,聚焦大众熟悉又陌生的雾霾问题。这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继续着柴静的深度调查风格,但是在柴静的片子中,最触动人心的场景是她的小女儿,扎着俩马尾小辫,伏在窗前,一双稚嫩的眼睛看着雾霾笼罩的世界。
  柴静女儿还未出生,就被诊断患有良性肿瘤,出生之后就接受了手术。这之后,柴静辞职全心照顾已经痊愈的孩子,生活在一年竟有175天污染的北京,她对雾霾的感受愈发强烈,“早上起来,我有时会看到女儿站在玻璃窗前用小手拍着,用这个方式告诉我她想出去玩。”“这一年我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为了回答将来她会问我的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 ”“这次不是作为记者,而是出于母性本能”。柴静说,“这是我和雾霾的私人恩怨。”
  正是有了这份情感驱动,她做雾霾健康测试志愿者,参与人体实验;拜访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前往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调查其背后的执法困境;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环保部等职能机构;也去了伦敦、洛杉矶这些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拍摄治污经验。对于共同生存的个体,她想一起为呼吸尽点力。“不耸动,也不回避,就是尽量说明白。”柴静用所掌握的权威信源,通过多媒体生动展现数据、图表,试图寻找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在这部片子里,柴静只是一个冷静的记录者,她站在雾霾中,记录下的是环保立法和执法的种种无奈。这个片子给人们带来的更多的是观点的颠覆。在此之前,人们关于环保的讨论都停留在要发展还是要环保的“二选一”的简单思维上。而看完纪录片,你会发现一个和以前都不一样的结论:经济发展当然有代价,但是代价不应该这么大;工业化当然会带来污染,但是污染不应该这么严重。从纪录片里就可以看出,在很多方面,我们远远没有做到我们这个发展水平所能做到的最好,很多设备、技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都有,但就是做不到位。从国家到企业,我们的环保意识是极度缺失的。
  在《穹顶之下》中,柴静还描述到APEC期间和先生出行时见到蓝天的心情:“我们俩就看着这一幕,那种心情特别像小孩看着最后一颗糖,你不吃你知道它要化了,你吃你又知道快没有了,那种又甜蜜又忧愁又气急败坏的感觉。”
  柴静知道,大家和她一样,都想留住APEC蓝。而她,更希望为留住蓝天做些什么。
  因为,她知道,成千上万的孩子正在孕育、出生,而这些河流、天空、大地,是应该属于他们的。她说:“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消费不知克制,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设。我们有责任向他们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可以是洁净和美好的。”
  柴静说:“我自己并不想鼓动号召他人必须做什么、应该怎么做,那有一种强迫性。小时候有一次,我把肥皂水倒在了树根上,我奶奶没说什么,只是拿小铲子把肥皂水铲起来,埋在了别处――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
  “我自己曾经对雾霾无知无觉,现在我对空气有我的爱惜,所以我去找适合我的方式,比如尽量不开车,比如参与公众参与立法研讨会,与扬尘的工地交涉,打环保举报电话12369,要求餐馆安装上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要求加油站维修油气回收装置。我把这些也呈现出来,这些只是能做的一小部分事情。我相信,别人心底也有自己的爱惜,有适合自己的实践。”
  制作《穹顶之下》时,柴静并不隶属于任何一家媒体。柴静是用其出版著作《看见》的百万版税自费投入调查。“中国有很多人希望把这件事改善,在为此努力。简单地说,每个人都希望空气清新。什么是社会共识?再没有比这个更强烈的社会共识了。这是我的信心。”
  热议锐评:对于雾霾,公众已经并不陌生,然而究竟雾霾为何物,很多人并不清楚。或许,我们也曾有过类似的疑问,但没有人也没有机构非常直观地给我们解释。今天的柴静做到了,她为我们讲解了在过去的一年中,她所“看见”的一切。柴静的《穹顶之下》无疑为公众打开了了解雾霾的另外一扇窗口。这是一场关于雾霾的科普,是一次公共政策的咨询,更是一番公众参与的动员。柴静的影片引起中国新一波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正如柴静曾经的同事崔永元评价的那样:“这就是柴静,一个记者。她不同寻常的地方是她总能看见。其实那些地方许多人能看见,却喜欢选择视而不见。”(庄永志,腾讯大家;关东客,人民网・观点频道)
  素材运用:看见;直面雾霾;同呼吸,共命运;责任与担当;母亲、记者和公民;爱惜;温暖的力量;这个世界与我有关;改变与推动……
  (资料来源:人民网、澎湃新闻、刺猬公社、腾讯视频、《新闻晨报》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824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