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俊燕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为现今的数学课堂教学标注了新的高度,它更加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它要求教师以学生的探索求知活动为主线展开并组织教学,而教师仅仅作为一堂课的导演组织教学活动,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角,让学生通过切身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同伴互助,组际交流获得牢固的知识与深切的感受。合作学习应逐步成为他们主要的数学学习的方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59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发现:课上已经讲得很细致了,好几种解题思路都讲过了,学生就是记不住,就是不会。这是为什么?我想,我们教师多么主动、多么投入不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程度、学生成绩高低的最关键,最关键在于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学生具备了发自内心的对于学习的渴望,对数学学习具有浓厚兴趣,有一片让他倾听、让他共享、让他绽放的土壤才能够驱使他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主动进行学习。无疑,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翘首以盼的、生机勃勃的智慧土壤。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共同探寻问题,学习新知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认识能力等相对缺乏,他们对一些数学问题的认识往往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对问题认识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途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跃、和谐的探讨气氛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认知过程。
  例如,教学思考题:“已知小聪跳90下,小明跳94下,若小亮获得第2名,他跳了多少下?”学生绝大多数能说出小亮能跳91下、92下、93下,但当有学生提出小亮可能跳的是90下时,却遭到部分学生的反驳。这时教师就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既可以帮助学生寻求正确答案,又可以训练思维,共同完成认知过程。
  二、在操作中合作,自主探索。
  在学习中,让学生共同操作,主动发现问题,促使学生自主探索,而教师则在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切机遇,引导学生小组互动,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为了学生长远的发展,自主探索环节是万不可省的。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应该是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举一个例子: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很多教师在讲这一课时,都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然后拼、摆,推出公式。那么,为什么一定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呢?教师完全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画出一条对角线,然后展开小组互助学习。小组内讨论两个三角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很容易得出三角形面积可能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然后引导学生将两个三角形比一比,拼一拼,看看两个三角形是否完全重合?形状大小是否完全一样?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发现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剪成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后,教师再丰富操作材料,引导学生反向思考: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小组内通过多次摆、拼发现不是只要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是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才可以,从而由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这些复杂的操作过程如果单凭一己之力是很困难的!放到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共同操作过程中,轻轻松松地学到了知识。既增强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实践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课堂有了深度和广度,这样才叫思维的体操。高效课堂不是比谁一堂课做的题多,而是学生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三、共同比较、总结,获得新知
  一个知识点的形成离不开对比总结。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合作学习,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整理、对比、总结,进一步升华获得的新知识,这就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过程。
  例如,以“圆锥体体积计算”为例。首先,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实际探究的背景并提供探究的材料。学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探究,提出猜想,动手实践,验证结论。小组里个个有分工,人人有责任,大家充分利用实验材料把每次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通过多次的实验使学生发现圆锥体与圆柱体在“等高不等底”或“等底不等高”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体积关系是不确定的;只有当它们存在着“等底等高”关系时,才存在着1份与3份固定不变的关系。我想,这样的探究过程会促使学生不会因得出结论而满足,而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
  在不断的交往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尊重、争辩、关心与互助,共同比较、总结、完善,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
  四、营造开放空间,共同创新发展
  创设的问题具有开放性,让学生不受教材约束,通过合作学习,主动探索,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如何多角度思维,也可以学会如何优化自己的思维,从而分享合作学习带来的成果。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先让学生准备一些玩具,贴上价钱标签。然后集中形成一个小“商店”,让他们自己推荐出售货员、经理,其余的当顾客和观众,教师将“钱”交给“顾客”和“售货员”。在活动中,顾客买东西根据价格付钱,经理监督、核算。教师调节问题,有的售货员找钱少了,顾客要求重算。其中有一个同学买东西钱不够,差1元该怎么办?旁边的顾客和观众替他出主意。有的说:“你向熟人借一下吧!”有的说:“你干脆买便宜点的东西吧!”有的说:“你是不是可以向他赊呢?”居然有一个学生对他说:“要不然你同他讲讲价吧,或许可以少一点。”
  从他们的谈论中可以看出:学生们通过购物活动,不但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用人民币购物,而且在付钱、找钱活动中,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由于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感兴趣,在结束前,各组把买卖的情况、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汇报给教师、同学,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你一言我一语地总结出来。这样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数学就在大家的身边,是那么有趣、实用,既发展了创新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合作意识,学生自我求知的欲望得到充分满足,学习兴趣得以保持。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把它引入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玉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合作关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0(Z2).
  [2] 杜悦葵.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的现状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 谷香琴.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4] 胡刚.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应处理的几个问题[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5).
  [ 责任编辑 金 东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239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