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能力的提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尤龙

  摘 要: 探讨和研究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师能力结构充分发挥作用的保障,高校体育教师要适应当代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完成当代高校体育教育任务的基本能力。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教师 体育能力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肩负着培育和造就新一代具有较高体育素养、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体魄强健的跨世纪人才的重任。因此,探讨和研究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使之适应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需要,是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高校体育教学能力是指高校体育教师从事高校教育活动,完成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各种专业能力。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以下教学能力:
  1.1掌握和运用教学文件的能力。教学文件是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活动时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参考书等。高校体育教师掌握和运用好教学文件,这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条件,在掌握和运用教学文件时要准确、完整同时克服盲目性。
  1.2教学示范能力。教学示范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师能力中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最好的直观教具。体育教师准确、协调、优美及熟练的示范动作,对学生尽快掌握基本技术、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
  1.3教学讲授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语言传播本学科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当代大学生,在教学讲授过程中语言表达要准确、精炼,形象要生动,重点要突出,逻辑性要强,并赋予感染力且必须使用普通话。平时应广泛地学习有关语言的专业知识,勤练苦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1.4教学的设计、组织能力。这是高校体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备的能力,包括设计、组织教师的“教”和设计、组织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能力。具体包括:备课的能力,安排场地的能力,板书的能力,板书的能力等方面。教学设计、组织要周密但不繁杂,要选择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突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高校教育观念,使教与学完美统一,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1.5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师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一要熟知多种教学方法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和运用时机;二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基础及个性特点;三要准确把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重点及教材特色;四要掌握现代化先进的教学理论;五要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6掌握和运用现代化设备的能力。掌握和运用现代化设备的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师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大学生所具有的坚强武器,掌握和运用好现代化设备可使教学更顺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包括:了解科技发展的能力,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等。
  1.7纠正错误能力。教学中及时、准确发现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原因,采取有效方法加以纠正,是使学生形成正确动作定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掌握动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校体育教师在纠正其错误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细致,使大学生为未来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8教学的检查、评定能力。教学的检查、评定既可使教师了解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又可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的检查、评定能力直接影响教学工作,在教学检查、评定时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适时地安排检查、评定的时间和次数,突击检查与定期评定相结合;采取多种检查、评定的方法;避免为检查、评定而教学的现象,使检查、评定真正为教学服务。
  2.结论与建议
  2.1加强高校体育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培养,作为教师培养的重中之重。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是培养教师能力的前提和动力。加强高校体育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培养,就是要培养他们崇高的师德,进行爱岗敬业的教育,增强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认识,从而促进其他能力的提高。
  2.2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加强在职培训,可使高校体育教师掌握前沿的体育教育发展成果,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职培训的途径有:短期专项培训班、部门内部培训、课程进修班、外出进修、攻读学位等。
  2.3提高高校教师的地位,引进优秀的人才。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地位,是保证体育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引进优秀的人才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师队伍能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闫立钦.创新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叶平.创新教育解析[J].教育研究,1999.
  [3]冷余生.谈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356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