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欢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学校教育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正式接触音乐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成败与否对将来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小学音乐课堂要注意哪些方面的能力培养,才能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呢?
  一、基本习惯的养成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基础
  1.音乐课堂有着其他课程都需要遵守的基本习惯和要求,比如课前准备要做到整队快、静、齐。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
  2.音乐课堂因为其自身特殊性,有着其他科目课堂没有的特殊习惯和要求。然而,要形成某种习惯,我们需要多次重复和强调。尤其是小学生,而在小学阶段通过多次训练习得的习惯,更容易延续到今后的学习。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我们需要重视基本习惯的养成。那么,音乐课堂特有的习惯有哪些呢?依笔者浅见,应该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正确的坐姿。尽管其他科目的课堂也要求正确的坐姿,但音乐课堂要求坐姿正确有着更重要的含义。比如,在平时音乐教学中,学生离不开歌唱。然而,正确的坐姿可以直接影响到歌唱时的气息状态,因此,音乐课更加强调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注意发声时的坐姿以及演唱时的坐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留意学生坐姿是否正确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二是收放自如的“开口”。在音乐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看到一首新歌,尽管完全不会唱歌曲的旋律,但总喜欢拿起书本就开口哼唱。这种“开口”不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说话和歌唱的习惯,也不利于课堂纪律的组织。因此笔者认为,在音乐课堂上要特别留意学生的无意识“开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放声歌唱,但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而非扰乱秩序的胡乱哼唱。
  二、音乐兴趣爱好的激发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催化剂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音乐兴趣爱好的激发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对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组织书本内容、多样化的呈现音乐表达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除书本内容,可以搜集更多的资源给学生欣赏。尤其是在学生接触民族音乐的时候,可以渗透一些文化性内容,增强学生的兴趣,避免枯燥的学唱。
  三、唱歌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
  唱歌教学牵涉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根据笔者浅薄的经验,将唱歌教学中的学生素质培养总结为以下几点:
  1.养成认真聆听的习惯。在学唱之前,为了让学生对音乐作品形成大致的印象,我们需要让学生聆听作品。在小学阶段,笔者认为,要强调在学唱之前认真聆听音乐旋律的习惯。在最开始的聆听中,学生应尽量减少随意哼唱,为后面的学唱奠定基础,也为听赏教学形成良好的习惯。
  2.形成良好的节奏感。小学生学唱能力强,旋律易上口的旋律很快就能学会,但在节奏感方面,教师应当多强调。在教学之前,可以针对某作品出现的节奏进行训练。通过模击节奏,在歌唱中划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当学生出现抢拍、托拍等情况时,教师需要重点教学击破难点。从小学阶段重视节奏的训练,肯定能为学习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注意歌唱状态。歌唱状态指的是声音的状态。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会一首歌后,喜欢以喊叫方式进行歌唱,一味强调音量,忽略了与音乐情绪相吻合的声音状态。而且在喊叫中,学生容易走音、跑调。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我们需要重视歌唱状态的培养,这是学生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方面之一。
  4.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每首音乐作品都在表达一定的情感,音乐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因此,在学完一首音乐作品后,教师需要强调音乐应该如何表现更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多鼓励学生上台表演,以个别带动集体,挖掘表现力丰富的学生。
  四、创造力的培养是音乐素质的翅膀
  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在音乐教学中,尝试把创造性思想运用于课堂实践中,努力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这不仅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长处,还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潜能,激励学生锐意创造的开拓精神。
  音乐教育改革以后,各种版本的音乐教材内容的编写都重视对音乐创造力的培养。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教师更应当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方面能力如果在小学阶段不及时培养,我想学生越长大就越难拥有创造力。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设计为歌曲旋律填写歌词、旋律创编接龙等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了音乐创造力这双翅膀,我想学生的音乐素养才能算真正上一个台阶。
  小学音乐教育不是单纯的唱歌教学,而应该本着为学生终身爱好音乐、学习音乐的目标前进。小学音乐教育也是为今后学校或学生自己学习音乐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都应当思考如何从小注意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并为之奋斗。
  参考文献:
  蔡伶俐.小学音乐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才智,2009(6):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759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