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延续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绍春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体育教学将迎来新篇章。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制度的沿用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体现。本文对学生“减负”后的活动、身体素质的提升、中考带来的效应、新课标的实施与体育中考的关系、取消体育中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可行性结论。
  关键词:体育中考;减负;素质教育;新课标;建议
  1 前言
  体育中考自出台以来,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得益广大体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的支持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肯定。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学生素质的提高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笔者所在的昆明地区曾取消了体育中考加试,由此引发探究。
  2 研究方法和对象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延续中考体育制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中考的现状
  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1992年国家教委实行部分试点。2000年开始全面实施体育考试,体育作为中考必考科目正式确定下来。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秋全国中学阶段各年级全部启用新课程,体育中考随之而生。
  3.2延续体育中考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3.2.1“减负”与体育中考的关系
  南京政府教育督导室对鼓楼区19所中学初一至初三减负后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问卷调查。
  问题l:减负后家长要求你业余时间干什么?排前5位的依次是:看书、读报占73%,看电视占12%,不作要求的占7%,而进行身体锻炼的仅为15%。
  问题2:减负后,你希望在业余时间做什么?排前5位的依次是:看书57%,看电视17%,玩占20%,参加体育运动为16%。
  据此调查,减负后真正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并不多,最多的还是学习,可见减负未必真把学生从作业堆里放出来。深究其因根本还是应试教育的束缚,而体育中考的实施,势必将学生引导到更多的体育运动中去。
  3.2.2素质教育提升与体育中考的关系
  1980年辽宁省体质调查结果表明,锦州市中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指标分别为第七名和第十一名,学生近视高达70%。从1981年开始,锦州市实行体育中考制度,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提高。1991年,学生体质监测统计结果表明13―18岁中学生的各项指标高于辽宁省平均值。1992年锦州市重点高中招生统计,统招生按总分773.2―722录取了110名,他们文化课成绩最低为622分,而未能进入统招线的学生文化分最高为620分,总分最高为720分。故没有一名尖子生因体育成绩差而未能进入重点高中。该市12年的经验证明,体育锻炼并没有影响尖子生的升学率。事实证明延续体育中考制度,将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2.3体育中考带来的效应
  首先是家庭效应。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共同心愿,体育中考必然引起家长的极大关注。此外从国家全民健身战略和学校终身体育教育的角度看,学生一旦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将终身受益。
  其次是学校效应。体育中考使学校领导观念转变,重视并加强体育工作。从而体育教学时间得到充分保证,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大大增加,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此外,体育教师的地位也得到认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给体育教师带来一个春天!
  最后学生效应。学生改变了以往上体育课不正确的观念,积极参加锻炼。体育中考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习活力,丰富了文化生活,促进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综合提高,保证其身心协调发展,成为减负的重要途径之一。
  3.2.4新课标的实施与体育中考关系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同时《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时的通知》规定中学《体育与健康》占课时比例,保证7~9年级每周3个课时的体育课。综上所述,新课标提高了学生主体性,激发了兴趣,增加了锻炼时间,对学生评价更加科学了,结果不言而喻。在新课标环境下,体育中考是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途径。
  3.2.5取消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对学生的影响。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方式,推行体育中考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起促进作用。如果取消,对体育特长生打击更大,因为体育是他们的优势项目,体育考试加分能提高中考综合成绩;而对大多数来说,既费时费精力又不能提高中考成绩的体育锻炼谁都不愿参加,班主任和家长更不会支持,都想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文化课上,体育课上不上无所谓。取消势必影响体育锻炼的热情、学生体质的增强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其次对体育教师的影响。体育考试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通过考试,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对体育的重视,最终促进青少年体质和综合素质提升。而学生不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体育教学便无法开展,这对体育教师无疑是个打击,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势必降低。
  然后对国民体质的影响。当前,全民健身计划已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各省市都建有各类体育协会,近1/3的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民群众体质与健康状况有了很大好转。但学生一旦降低锻炼热情,失去了体育兴趣,身体素质必然下降,从而影响整个国民体质的提高。身体素质的提高不是朝夕能实现的,要靠长期的锻炼才能达到。因此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特别是对中学生培养自觉锻炼意识,把终身锻炼理念引入课堂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接下来对体育院校的影响。取消体育中考,直接关系到体校生源。体校招生一般均以体育测试和文化考试的综合成绩作为录取条件,如果平时不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考试成绩肯定上不去,考生的体质也差,造成生源不齐,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造成冲击,各类体育活动和赛事将大打折扣。
  最后对体育教师及体育生的就业影响。取消体育加试,学生的体育积极性下降,体育课已不重要,显然导致体育师资过剩,其就业难度增加。同样,体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趋严峻。
  4 建议
  4.1制定合理的考试项目
  如昆明必考项立定跳远存在身高因素的影响。考试分值安排不合理,太重结果分,不重过程分,由于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考试成绩好,但上课懒散,而有些学生上课训练很认真刻苦,成绩却上不去。国家教委和地方教育主管应尽快制定体育考试的合理方案或意见。如考试项目体现个体差异性,不受先天因素影响;增加选考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有更多选择;设过程分,过程与结果并重等。
  4.2严肃考试纪律
  严肃考风考计,增大监督力度,作好监督工作,杜绝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4.3加强科学研究和宣传
  针对学生运动损伤增多,差生身体素质上不去的现象,加强体育考试的科学研究和宣传,对学生运动恢复进行安全教育,为体育考试的实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 结论
  新课改下,体育中考显示出科学性和时代性。中考体育制度的实行不仅是学校体育深化发展的途径,更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辉.中考体育改革的反思[J].中国学校体育.2004.2.
  [2]张隆裕.对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效益的探讨[J].体育教学.2000.2.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师大出版社.2002
  [4]江春荣.谈“中考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体育教学. 199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871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