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细”处功夫“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晓燕

  摘要:班级管理精细化不能流于形式,而是需要具体落实,关键在于一个“细”字,就是对待每一项工作要精心设计,每个环节要精细思考,每一项活动都要做成精品。班级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细”。即着眼于每一件小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只有细化了每一个管理环节,管理才能深入,班级的每一项活动才能做成“精品”。
  关键词:班级 精细化 管理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精品提升内涵。班级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待每一项工作要精心设计,每个环节要精细管理,每一项活动都要做成精品。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精”上做文章,“细”上下功夫,让好的行为内化为潜在的意识,使其成为一种自然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不管自理”的目的。
  班级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细”。即着眼于每一件小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所有的事都是由许多个细节组成,把细小的事做好,大事也就容易了,正所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一、操作性――源于细化的班纪班规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要有健全、完备的班规班纪。所以,我在接手一个新班级或每学期开学初,都要精细化、科学化地制定班规班纪。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以及学校各项评比的规定,结合本班实际,确立班级目标,拟定班规班纪。借鉴魏书生制定班规的方法,将拟定的班规班纪讨论稿印发给学生,组织大家反复讨论,并收集、整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使班规班纪能反映绝大多数学生的意志,涵盖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及综合素质。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细化、可操作性强的班规班纪,使学生明确奋斗方向并对他们进行专门训练,纠正他们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并以班规班纪的内容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久而久之,那些规矩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每个人都会在自然遵守。
  例如,我们班靠楼门比较近,尤其是雨雪天,教室里就容易脏,为了有一个洁净的环境,班级规定: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从后门走,并由专人监督;紧急疏散时,方可前后门同时走。刚开始,总有几个人从前门走,后来,慢慢地,我发现,无论是什么时候,学生都会自觉地从后门走。制度细化,才有执行力。
  班级公约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二、检测性――源于细化的岗位管理
  1.事事有人管。我根据班级事务的大小,结合学生实际特点,除设班干部、课代表、组长、值日干部等岗位外,又为其他的每一位同学增设了适合自己的其他管理岗位,如教室窗台上经常有灰土,我就把窗户分成若干区域,让学生自愿申请各自承包一个;从讲桌的整理到卫生工具的摆放,都有学生承包管理,做到分工精细化,管理起来就很明朗了。有些岗位难度较大、事物繁杂,就安排多人参与管理,但也是分工非常明确的。比如环境区域卫生的维护需要六个人,每节课下课都有一人巡视,还有一个卫生委员专门负责督察。这样层层细化,事事有人管,所以我们班在每次的周评比中都能获得流动红旗。
  2.人人有事管。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学生在班干部的协助下,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自己制定出本岗位的管理职责。这样班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都有自己的责任,责任心激励着每一个人都积极地干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使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当然,也许刚开始他们还会有人不知道怎么做好,或者不记得做,但是天天班干部及时点评验收,教师及时总结督促,学生很快就适应了自己的“工作”,而且都能做得“专”而“精”。这样,人人有事管了,事事也有人管了,班干部轻松了,老师更省心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
  3.个个有人爱。一个班级虽然是一个群体,但也是由个体组成的。正如人们常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在班级里我们也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所以在教育方式上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是贯穿精细化管理始终的,因此要多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心理细节和学习细节。比如,一个学生平时都是爱说爱笑的,这两天突然沉默寡言了,班主任就要去了解情况做工作了。又如一个平时比较自私的学生,忽然变得爱帮助人了,班主任就要抓住这个“闪光点”予以肯定。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温暖了一颗心。学生的内心世界极为丰富,所以我们既要争取做到教育方式的细化,同时又要细化情感教育,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我们温情的教育,――这也是一种“细”节管理。
  班级精细化管理的亮点是“精”。即把班级的每一项活动都做成“精品”。班级的组织管理,是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的。班级活动体现着一个班级的班风、班貌及精神内涵。只有做到“精”才能找到提升内涵的突破口,起到“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双赢局面。
  三、发展性――源于细化的考评机制
  细化考评就是对学生的品行、学习、活动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考评,每周一公布,每月一总结,这样能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能激励和引导学生不断进步。班级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须实现由随意化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转变。考评要赏罚分明,最大限度保证考评的客观、公正、全面;强调参与、互动、双赢。制定学生行为考核表,其项目主要是班级公约里规定的,涉及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如迟到、出勤、课堂纪律等,每项都有一至两个负责人,每人都有一个登记本,每天及时把表现、分数记录到考核表上,并在放学时由班长收齐记录本,集中登记在班级日志,第二天还给各负责人。考核表两周一统计,评出周文明学生、进步学生及不文明行为,并反馈在“班级精细化考核表”内,公布在教室里。这样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凝聚了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确保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
  需要强调的是,班级管理评价,不仅需要精细化,还要具有发展性,强调学生主体的发展,因此,班级管理的评价,需要注重表扬,需要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协商与互动,目的在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四、有效性――源于细化的活动策划
  班队活动的成功与否,策划准备工作至关重要。无论活动类型大或小,参与人数多与少,做为一名活动组织者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对待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活动前,首先要成立“智囊团”,经过反复研究讨论,确定活动方案,制定活动措施,拟定时间表,并分类分块指定专人负责,做到分工明确,责权到人。具体内容包括:
  1.成立活动筹备领导小组,进行人员分工。
  2.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
  3.场地布置、道具制作等。
  4.组织人员反复深入实地检查各项准备活动的进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全局。
  5.做好特殊情况的预案。
  只有细化活动进程,考虑周全,才能确保班队活动的顺利开展,最终确保活动的有序有效。
  在班队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是,班主任“放手”并不等于对活动“撒手”,甚至是当甩手掌柜。在活动中,为了保证活动组织开展的效果,班主任必须全过程地进行指导检查,但并不直接干预,而是以一个伙伴的角色通过沟通、建议等途径来进行。在活动中,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是不能缺少的。导,要导出学生的自信心、勇于创新的精神,要循循善诱地去开发每一个学生蕴藏的无穷潜力,注重创造支持性环境,给每一个人展示“我是小主人”的机会。如广播操比赛,班主任就要跟着训练。一方面是有教师在,大家就做得更认真些,提高训练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可以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动作,对于那些做得好的,可以当大家的小老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思想文化。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既要细,又要精。“细”是提高管理质态的必经之路,“精”是管理精细、水到渠成的结果。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是我正在探索的新理念和新道路,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将不只是一种管理体制,也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责编 金 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8833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