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麦地的守望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尹 川

  麦地、麦田不知何时已经成为我喜欢的意象。肥沃的麦地,金灿灿的麦田,那是海子歌颂的地方。他对麦地的匍匐的姿态,拜倒在大地的脚下。
  有些东西是要在时间的磨砺中才能慢慢去体味。刚进大学的我,在懵懂的状态下听了个关于海子的讲座,对老师所讲的他的虔诚的宗教意识我嗤之以鼻,对麦地的情结又浮光掠影。而如今重读海子,猛然觉悟。沉甸甸的麦穗压在心头。原来要理解一个诗人的真正意义需要漫长的时光来见证。
  海子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广袤的麦地上度过的,麦地的印象深深地烙在了诗人的脑海中,诗人理解麦地的质朴、坚忍和宽容,懂得麦地的苦难、沧桑和伤痛。因此,他创造了广阔而深邃的“麦地”意象。我们每一个读他诗篇的人,都能从中看到四季的轮回,感受到麦子的成长。
  在这个尘俗的世界上,在海子的心目中还有一片美丽的世界,那里散发着“麦子”的芬芳,他希望“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麦地里的四兄弟,好兄弟/回顾往昔/背诵各自的诗歌/要在麦地里拥抱”。这里寄托了诗人乌托邦的思想,他希望四海之内皆为兄弟,大家相亲相爱,互尊互敬,并且过着甜美的生活。
  在海子的笔下,乡村及麦地,就如同爱你、理解你的慈母严父,面对麦地无比丰厚的赐予,诗人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卑微,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无法回报麦地的恩情。有谁能像海子这样虔诚地面对自己的土地和父老乡亲?又有谁能像海子这样虔诚地质问自己的心灵呢?
  海子的麦地诗歌包含了由“麦地”延伸开的村庄、人民、阳光、镰刀、河流等意象。麦地在海子的笔下已经不是一般的栖息之地,而是他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他在《麦地》中这样写到:“吃麦子长大的/在月亮底下端着大碗/碗内月亮/和麦子/一起没有声……”“收割的季节/麦浪和月光/洗着快镰刀”。这里的麦地已不是具体的麦地,它其实是一方梦土,一方经诗人理想化了的生活图景。它纯美、质朴,洋溢着醉人的浪漫气息。海子对麦地充满了感激之情。
  然而,海子对世界充满了绝望。他在《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说》这样写到:“当我没有希望/坐在一束麦子上回家/请整理好我那凌乱的骨头/放在那暗红色的小木柜带走它”。其实在他生命的最后,他依然热爱自己的乡村和麦地,义无返顾,恋恋不舍。
  海子,这个麦地的守望者,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完成了最后的写作,而他对麦地的守望姿势也成为读者心中永恒的风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3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