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震

  课程与课堂设计是广义教法研究的主要内容。课程设计是从课程整体的高度来勾画一门课程怎么教学,课堂设计是根据课程设计按照课节划分进行分段细化,至于应该采用哪种具体教学发的问题,只是针对某堂课中的某个部分教学内容而言的。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体现在教学结构的精心设计上。教学结构的作用在于把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教材的知识结构巧妙地结合成有机的整体。教学结构与教学过程的完美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教无定式,重在有法。选择教学方法的唯一原则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各种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活”。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有其独特之处,教师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框架,精心设计符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特点的教学结构,博采众家之长,走自己的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之形成最佳组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何科学合理地完成好这一个个具体的“任务”,首先要明确指导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的基本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区别于以往的教学方法;是属于启发式的、探究式的学习,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
  一、以任务为中心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把握知识结构,带动知识、概念和技能的学习
  打破单纯按学科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学科知识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展开,而是跳跃式、“超链接”式的。这种教学模式是不容易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的。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下达任务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操作过程中把握知识点;在完成任务中知道解决指导难点;完成任务后共同小结等几个环节把握。通过小结把任务从涉及的知识、概念加以归纳、系统化,并做适当提高。
  二、引导学生重视发现、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计算机是工具,使用工具是技能,技能的掌握与熟练只能靠实践。对学生应提倡探究式的学习,许多知识和经验可以通过自己上机实践获取,这样做不仅知识掌握的牢固,而且可以培养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三、引导学生以信息处理为主线,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分析、处理并解决实际问题
  “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安排了大量的实践任务,这些任务一方面综合了其他学科内容,另一方面广泛涉及学生在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综合知识的学习中构建知识体系,在完成任务中逐步形成适应信息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和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
  总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明采用“任务驱动”学习方法的意义,而且要培养他们用这种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此外还有在应用软件教学中,一些教师采用“以实例讲操作”“以任务带知识”的方式(例如:用“画笔”设计板报,用“书写器”写作文、日记,用“Excel”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等),并综合运用分析法、演示法、发现法、实验法,或者比拟法、类比法、递推法、对比发、示例法、侧向法、图示法、解析法、归纳法、扩展法,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能的应用,又亲身体验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探索、发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同时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对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具有强实际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5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