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研究性教学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是当代大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从学生、教师的视角,对高校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结构化访谈,旨在了解高校研究性教学现状及问题,以此为高校深入且有效的开展研究性教学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有效性;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33-0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内涵发展时期,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是丰富高等教育内涵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一方面研究性教学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客观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探索高校研究性教学的思想、方法和模式可以更充分地实现现代大学的功能。随着教育工作者对研究性教学的认识加深,我国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已经从前期的“推行时期”逐渐进入到“自觉行动时期”。[1-3]随着研究性教学的深入开展,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问题。[4]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及思路,本文从学生、教师的视角,对高校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结构化访谈,旨在了解高校研究性教学现状及问题,以此为高校深入且有效的开展研究性教学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设计与结果分析
  1.调查设计
  为了解实施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状况及问题,笔者首先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依据专家意见形成了调查问卷的初稿;其后依据问卷初稿,针对重庆工商大学本科生随机进行了20份问卷的预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对预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就问卷中不合理的问题进行了修正,最终形成了《高校研究性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与《高校研究性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卷》两份调查问卷。2014年2~3月,课题组成员分别在西南大学与重庆工商大学两所已经启动了研究性教学的高校,针对在校师生进行了有关问卷的调查;之所以选择这两所学校是因为研究性教学在教育部直属学校与地方高校之间存在差异,针对这种差异进行的问卷调查与分析,更有可信度。本文分别对两所学校的本科各阶段的同学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9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总共得到284份有效问卷,总体有效率达到97.93%。同时针对两所高校的教师共发放问卷132分,剔除无效问卷后总共得到126份有效问卷,总体有效率达到95.45%。
  2.调查结果
  (1)针对学生的研究性教学调查。
  1)有关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的意愿及必要性调查。48.91%的被调查学生愿意参与研究性教学活动,不愿意参加者仅占1%左右,可见多数同学认为研究性教学是其真正学到有关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有超过75%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与教师有必要开展研究性教学实践,可见学生对于研究性学习有很强的诉求。
  2)有关学校开展研究性教学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3.03%的同学认为任课教师没有开展相关研究性教学,60.92%的同学认为开展研究性教学效果一般。认为开展情况好的与差的则相对较少。学生对授课教师的研究能力评价中,有72.89%的同学认为授课教师研究能力一般,当然这一结果具有主观性,教师的研究能力可能并未应用到课堂研究性教学中,甚至有些教师具备很强的研究能力,但是无法表达出,也没有通过实际的案例向同学展示,导致对学生对教师研究性能力的误判。对于研究性教学开展重视情况的调查,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教师学校对研究性教学重视情况一般,而有36.56%的同学认为重视程度不够。进一步对于学校开展研究性教学软硬件设施,如电子设备、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对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支持情况的调查,48.24%的同学认为相关硬件支持一般,41.55%的同学支持情况差。对于学校软件实施,即教学管理体制是否适应研究性教学的状况,44.37%的同学认为支持情况一般,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教学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研究性课堂教学的要求。
  3)有关研究性教学影响因素的调查。63.74%的同学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对师生教学理念影响深刻,51.65%的同学认为影响研究性教学开展的因素是学生缺乏相应的科学素养,43.96%的同学认为影响研究性教学开展的因素是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还有39.56%的同学认为影响研究性教学开展的因素是学校相关领导重视不够,38.46%的同学认为影响因素是学校缺乏研究性教学实施条件,最后27.47%同学认为影响因素是教学任务增加,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4)有关研究性教学效果及实施路径调查。针对教师研究性教学对学生本身好处的调查,73.59%的同学认为比平常学习更能学到知识,59.51%的同学认为比死记硬背或教师教授更有收获,54.93%的同学认为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和能力培养非常重要,34.15%的同学认为比平常学习投入更多兴趣。进一步分析发现,开展研究性教学能够显著的提高学生与人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学习主动性,同时能够更大的激发学习兴趣。最后对于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除了教师应培养研究性学习兴趣、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完善教学设备和条件、加强师资培训等措施外,还有57.04%的学生认为将教学与毕业论文,创新项目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结合起来,37.32%的学生认为应当将研究性学习成绩纳入专业课总成绩评定,也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2)针对教师的研究性教学调查。
  1)有关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必要性及意愿调查。对于是否有必要开展研究性教学,有97.62%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展,可见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重要性及意义已经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可。对于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意愿,有超过半数的教师非常愿意开展,不愿意的占比不到1%。   2)有关开展研究性教学必要条件的调查。对于校领导对研究性教学重视程度的调查,有超过六成的被调查教师认为不重视和很不重视。对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否适应研究性课堂教学的开展的调查,超过半数的受访教师认为适应情况一般,但仅有9.52%的受访者认为不适应;对于在开展研究性教学中课堂教学所需的电子设备、图书资料等的支持情况的调查,有27.78%的受访教师认为学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硬件条件很好,仅有15.87%的受访教师认为支持研究性教学的硬件条件差。
  3)有关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影响因素及实施路径的调查。60.32%的教师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对师生教学理念影响深刻;53.17%的教师认为教学任务增加,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再有34.13%的教师认为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影响到学校开展研究性教学;26.98%的教师认为学校相关领导重视不够;16.67%的教师认为学生缺乏相应的科学素养也会影响到学生的研究性教学;9.52%的教师自身缺乏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素养;5.56%的教师学校缺乏研究性教学实施条件,也会影响到学校研究性教学的开展。进一步针以上因素影响的解决路径的调查,44.44%的教师认为应该改善学校教学管理体制,35.71%的受访教师认为实施研究性教学关键是学校相关部门重视,26.9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强师资培训,11.11%的受访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三、高校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有效对策
  研究性教学的核心是学习,是让学生通过“研究”来学习,并非专家或科学家所开展的科学化与学术性研究活动;从该层面讲,研究性教学虽然形似“研究”,而实质上仍是“学习”活动。通过以上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当前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
  1.营造研究性教学的氛围
  研究性教学是开放式的教育,需要有宽松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在此过程中,师生关系角色有所弱化,更加强调他们围绕共同目标,寻找解决问题的有关途径,以此激发教与学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转变传统的教学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与创新能力,重视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充分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与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支持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于教师的观点。另外,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要求学校管理者应尊重教师自由的研究权利,允许教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不受权威限制地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管理者还应该鼓励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选编教材,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育。[5]
  2.构建“三位一体”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体系
  首先,构建模块化的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考虑,制定系统的实践教学大纲,构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体系,具体构建六大功能模块:一是基本技能模块;二是专业技能模块;三是综合能力模块;四是考核、反馈模块;五是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模块;六是“双师制”师资建设模块。其次,构建模块化的研究性教学课程体系。遵照“课程体系→课程模块→主干课程”递进式分层原则,依据各学校的实际,遴选学科中可开设的备选课程,由此通过学科交叉、内容重组组织主干课程,并依据需要将教学内容及功能的相似性归并成若干个课程模块。最后,构建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针对当前高校传统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基于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业考核等几个主要环节入手,尝试建立一套简单易行的高校研究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及定量评价方法,推进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实践。
  3.完善研究性教学的激励、奖励机制
  研究性教学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如何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对于教师,应转变将科研成果作为评价考核的唯一标准的模式,提高教学成绩在教师考核中的比重,尤其是研究性教学业绩,应与职称评定、奖金发放、岗位津贴、研究经费等物质奖励挂钩,通过这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既增强了教师的成就动机与教学动力,还可将一部分有志于本科教学的高水平人才吸引到本科教学工作中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对于学生,应在其综合成绩评定中,着重强化科研创新能力的分数权重,对于一些研究性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应给与物质与精神奖励,在推免研究生过程中,应照顾性加分,以此激励其他学生,这有利于良好科研氛围的养成。
  4.强化研究性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研究性教学人才队伍建设,也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改进教学方法,更要提高其科研能力。通过科学研究,教师能够把握学科前沿动态,能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如何开展研究的基本思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在适时将学生引入研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锻造学生的研究能力。[5]此外,研究性教学还要求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总结研究性教学实施的经验教训,及时更新教学教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5.完善研究性教学软硬件设施
  对于研究性教学软件设施,也就是管理制度建设,应以研究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研究性教学管理体系,以此规范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研究性教学行为。对于研究性教学硬件设施,既要完善实验室及设备,还应完善专业技术软件、场所、图书室及网络等设施,以此实现研究性教学硬件资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可靠便捷的交流和协作。
  参考文献:
  [1]冯锐,张君瑞.高校研究性教学现状调查及其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6):73-75.
  [2]Linda Darling-Hammond,Brigid Barron, P David Pear-son, et.Powerful Learning――What We Know About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ress, 2008.
  [3]Norman G R,Schmidt H G.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J].Academy of Medicine,1992,(67):557-565.
  [4]王兆林,张婷.增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9):38-40.
  [5]陈同同.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探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
  2012.
  (责任编辑:孙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85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