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多元化考核的学生第二课堂建设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扩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实施,要求第二课堂建设应与日俱进,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介绍多元化考核方式及分析第二课堂建设情况基础上,提出了第二课堂的建设思路及举措。
  关键词:第二课堂;多元化;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42-02
  随着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学生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学习方法及手段更加灵活多变,传统考核方式已不能有效检验学生真实水平。因此,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应顺应时代发展,改变传统考核理念,从单一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多元化考核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应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构建基于多元化考核方式的第二课堂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多元化考核方式
  考试的目的是进行知识或能力的测试。目前很多课程考试仍然以闭卷笔试为主,这种考试形式相对比较单一,易于考核理论教学内容,但不易考核实践环节的内容,不利于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目前,国外很多学校都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德国课程考核围绕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反映了德国职业能力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特点。美国大学考试,只进行综合能力考查。澳大利亚学生的考核由平时作业、期中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考核较为全面。在我国,福州大学采用试题库方式实现教考分离,并采取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及期末成绩相结合作为最终成绩。兰州交通大学有效地实施了半开卷考试,并对考试改革的重要意义、方法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不错效果。
  考核改革应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这需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实现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及评价体系多元化,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功能,将学生引向复合型人才培养。
  1.考核形式多元化
  传统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不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多元化考核方式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考查学生创造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核形式上,根据课程特点,可采用“无纸化”机考,小论文,制作实物,半开卷或者开卷等考核方式。题型可分为填空题、判断题、改错题、选择题、分析题、计算题及综合设计应用等多种形式。
  2.考核内容多元化
  考核内容多元化是指考核内容要基本覆盖课程重点。考核内容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答案由单一性向多元性发展。尽量减少机械记忆的内容,尽可能地多出理论联系实际,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题目。安排一些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思考才能做出回答的综合性题目。
  3.评价体系多元化
  评价体系多元化是指在考核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指标。综合成绩的评价既要体现教师评价,又要考虑学生自我评价,既要考虑学生任务完成质量,又要考虑创新性及团队协作性。学生成绩由期末考核成绩、实践成绩和平时成绩三大部分组成,而平时成绩的权重则要根据课程特点而定。通过合理安排考核评价指标,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第二课堂建设
  第二课堂是指在课堂授课外的时间,开展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活动。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扩展,它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除了具备第一课堂的共性外,还具备其自身的特殊性。由于课程考核正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第二课堂建设也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第二课堂建设现状
  第二课堂作为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能增强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水平。目前,部分学校的第二课堂还处于建设初期,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学校第二课堂没有经过系统规划,存在主观性强、盲目性、随意性、不连续性、建设力度不够、软硬件薄弱等问题。某些专业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活动内容缺乏针对性,建设力度不够。此外,有些第二课堂内容严重偏离第一课堂的主题,无法体现专业特色,造成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各高校应针对自身情况,做好规划,积极合理安排优质的第二课堂。
  2.第二课堂建设思路
  第二课堂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能力以及教学大纲来安排适合学生的活动。第二课堂应具备开放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氛围,形式和内容应丰富多彩,既充分照顾到学生个性发展又能惠及所有学生所需。第二课堂应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综合能力为目标,构建包容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价体制,通过开展学术社团、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创办学术刊物、校企合作等方式,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形成学生全时空培养教育的新理念,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自然对接、和谐互动。
  3.第二课堂建设举措
  时代在发展,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不断改变。第二课堂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应顺应时代发展。在网络普及程度极高的今天,学生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学习方式,借助于网络平台,学生学习方式也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指导教师的观念也应与时俱进,在关注学习内容紧跟时代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习过程以及方法、效果、评价体系、保障等,使第二课堂真正成为全方位、全时间的课程教学。
  制定合理、有效的第二课堂政策,对促进第二课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考核形式的多元化促使第二课堂也应在形式、内容及评价体系方面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应注重第二课堂建设所应遵循的适用性、协调性、创新性及综合性等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将第二课堂落入实处,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1)构建第二课堂活动平台。大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方面意义重大。当前学生社团建设异彩纷呈,很多社团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但某些社团成立不久,缺乏历史底蕴,社团成员较为浮躁;有些社团管理体制不完善,社团活动内容质量不高,成员之间缺乏信任、功利性强;有些社团基础设施配套落后,不利于活动内容的扩展。因此,高校应认清当前社团存在的问题,促进社团活动多样化,多举办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科技学术与综合创业、人文艺术与身心发展、技能培训等活动,并从中探索学生社团发展的新方法,搭建优质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更好地为第二课堂服务。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合理构建第二课堂活动平台,培养学生对于本专业的热情。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注重科学实践、工程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专业热情。此外,学生还应具备适应社会的一些基本素养。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强调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重点,实现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有机结合。在搞好专业设置的同时,积极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多做一些职业技能训练,以就业创业为契机,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培养拥有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
  (2)完善第二课堂管理机制。第二课堂是学校育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校应健全组织,加强对第二课堂的监督,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中,建立一套长效的运行机制,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师资力量配备、学时安排等政策。明确各个部门的任务,设立专项资金,制定透明的管理制度。同时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定期派送教师进修,提高教师素质。重点建设一批有特色的第二课堂,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健全适应学校特点的教学制度,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发展,优化设备,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3)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辅相成,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第一课堂关注过程,尊重多元,注重反思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有利于第二课堂的顺利开展。由于第二课堂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应尽量采用客观、准确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体系采用动态方式,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或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优质的第二课堂进行推广,对效果不佳的第二课堂提出整改意见。评价过程尽量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及评价标准多元化,将学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成果展示、学习效果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等因素作为评价标准。通过开展评价体系多元化,最大限度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三、结束语
  考核改革不仅局限于形式上的改革,重要的是能推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改革,从而有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针对考核逐步向多元化方向改革的思路,学生第二课堂建设也应具备多元化特性。
  采用基于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第二课堂建设,其评价因素和标准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可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第二课堂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对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庆,周青.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主体开展高校第二课堂的研究[J].教师,2011,(17):60-61.
  [2]谢相勋,杜理才,李同果.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134-137.
  [3]许志山.第二课堂建设与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4]李桂英.构建和谐大学校园视野下的高校第二课堂[J].教育探索,2008,(7):110-112.
  [5]钱厚斌.创新人才培养视界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97(9):145-147.
  (责任编辑:孙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85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