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启绩 齐久恒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实践中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宜从具体实际出发,深刻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进而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专业化; 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018-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也必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语。本文将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作一些新的探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
  
  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科学界定之前,我们首先应区别两个不同的概念,那就是何谓“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主要是对教师队伍整体而言,它是一个标准,一种共识,也是一项事业。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是主要针对教师个体而言,它是一个目标,是一种价值追求,是教师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自主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1]简而言之,“教师专业化”侧重于整个教师队伍,是一个理性化的状态,而“教师专业化发展”侧重于教师个体,是一个具体的社会实践,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在学界极力倡导“教师专业化”的概念同时,我们更应理性地提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否则光有目标而没有具体的践行,那么“教师专业化”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整个教育生涯中,通过终身的专业训练,树立专业信念,遵守专业伦理,习得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实施专业自主,成为一名优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静态的理论概念,而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既包括学科专业性的发展(教师应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功底),又包括教育专业性的发展(教师应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内涵的发展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是一个实践的范畴,对它的真正理解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真正地体会和感悟。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1.专业信念的坚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信念表现为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广泛认可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以自觉的理性投入教育事业,自主自为地追求专业素质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真正走入大学生的头脑。因此,本专业价值的认可与赞同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成专业发展意识、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保证。
  2.专业素养的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态度、专业情感、专业道德、专业形象等外在素质的集中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养集中体现为:良好的职业态度――敬业、乐业、勤业;高雅的生活情趣――求真、求善、求美;高尚的道德情操――合作共事、团结协作、和谐共处;优秀的形象人格――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3.专业知识的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职业特殊要求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它是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主要解决专业服务的本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深化学科知识,即解决“教什么”问题的本体性知识。二是精通教育知识,主要是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即解决“如何教”问题的条件性知识。三是加载相关知识。为了适应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兴趣广泛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势必要加载一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如历史、哲学、文学、自然科学等相关的学科知识。四是总结实践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相关知识这三种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并不能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它们还必须由实践性知识来加以整合,即要通过教育教学的实践,最终内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
  4.专业技能的掌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掌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运用信息技术的相关能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课程资源的丰富性、生动性、形象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三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专业化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改变长期以来的“教书匠”形象,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重点加强对理论问题和社会实践的科学研究,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去努力解答当今社会提出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5.专业自主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自主是指在其专业领域里依靠专业智慧,根据专业判断,执行专业任务,不受非专业的外界干预,自主确定其行为范式及实施策略。专业自主的实现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地位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应得以充分彰显,不仅要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让他们拥有相当的自主权,而且要在教育改革和科学研究中让他们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只有拥有了一定的专业自主权,他们的创造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发展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掘,社会地位才能得到充分认可。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1.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进行了重大的战略调整,将四年制本科的7门政治理论课调整为4门,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体系由于科目变动、门数减少,课时压缩,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更广博的专业化知识;二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更娴熟的专业化技能;三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更良好的专业化素质。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专业底气,即复合的知识结构、流畅的语言表达、娴熟的媒体操作;要有鲜活的专业灵气,即深刻的思维品质、灵活的教学艺术、机智的应变能力;要有和谐的专业人气,即民主的教学思想、融洽的人际关系、丰富的生活体验。由此可见,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更加成熟,他们不仅渴求知识的欲望增强,而且显现出强烈的交往需要、尊重需要、爱的需要、创造和发展的需要。同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较低的识别力与强烈的求知欲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2]当代大学生的这些强烈需要与心理特征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更全面、更标准、更专业的咨询与向导。由此可见,只有努力建设一只精明强干、学有专长、有专业依托的专家型、专业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才能切实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担负起培养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3.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地位的根本要求
  目前社会一些人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社会政治宣传的工具,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化程度不高。要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地位,就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从而通过专业地位的提高,求得其社会地位的改善。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地位的过程中,如果不强调其工作需要独特的、系统的、完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其劳动的社会价值。如果不确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即不需要长时间的专业培养和专业训练,就不能充分体现其工作的不可替代性。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通过专业化发展,包括建立与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专门的教育培训制度、专门的考核认证体系、专门的工作标准与职业伦理体系,发展属于自己职业群体的专业团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社会地位问题,也才能保证持续地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专业化的服务。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策略
  
  1.宏观层面:国家政策导向,优化专业环境
  首先,行政部门要努力构建一个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长环境。只有在一种由国家支持、社会信任、民众认可的人文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会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当作一项有前途的事业、职业和专业来做,从而形成一种职业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其次,宣传部门要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宣传力度。要注重宣传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价值性、创造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崇高地位,从而激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主管部门要积极搭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发展平台。一方面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心本职工作,逐步向“职业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发展出路,支持他们走上其他社会工作岗位,坚持相对稳定与合理流动相结合,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在动态中保持稳定。
  2.中观层面:学校科学管理,提升专业地位
  首先,高校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进行科学规划。要把行政力量与学术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在经费投入、机构建制、人员配备等方面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做出明文规定;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规划等方面则可以通过学术力量来规范。
  其次,高校应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共同体。该共同体应以高等院校为基地,以教育实践为载体,以相互研讨为形式,在团体情境中通过相互沟通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提高性组织,它的组建可以进一步地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与专业知识的拓展。
  再次,高校应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发展。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放在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解决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投入到位,并不断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地位得以充分彰显。
  3.微观层面:教师积极进取,搭建专业阶梯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持续学习理念。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把学习贯穿终身,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自觉追求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自觉增加学习的“长度”,努力拓展学习的“宽度”,不断提升学习的“高度”,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发展。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形成反思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时刻有反思的意识,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自己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等,反思的真谛在于要敢于怀疑、敢于突破、敢于超越,不断向高层次迈进。
  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化发展,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在研究上要做到: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强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强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并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使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李颖.解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系统结构[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30-135.
  [2]王家芳,齐久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6):39-40.
   [责任编辑:张俊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4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