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蔚蓝

  摘 要:针对我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VB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本文作者大胆尝试用项目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从项目教学法的含义着手,阐述项目教学法在VB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的特点和实施举措。实践证明,此教学方法的引用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项目
  
  Visual Basic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它也被公认为是编程效率最高的一种编程方法。
  一、当前中职学校《VB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现状
  1.学生生源质量差,学习兴趣低
  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且绝大部分是中考落榜的初中生。这些学生对数学、英语极不感兴趣,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系统或根本没有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相关课程,更谈不上程序设计语言。而《VB程序设计》是一门逻辑性较强、概念较多、结构相对复杂而抽象的课程,这样就造成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下降,从而缺乏对该学科的认同感,这样给老师的教学设置了障碍。
  2.学习中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是以“知识为本位”,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教学上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识记,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即所谓“三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在教学方法上常采用“满堂灌”,教学进度上齐步走,且理论与实践存在着脱节现象。这与当今社会强调实用技能,强调知识创新等素质教育不能同步,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挫折感越来越强,这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最终让学生达到自己设计开发项目的目的。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它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已在许多学校推广实施。
  三、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项目教学法”应以具体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自学获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成为互动式教学的主体,充分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为根本;而教师则运用项目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式地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和体验消化领悟所学知识,再通过教师的总结提升,把这些知识内容化为自己的知识。
  在项目教学法中牵涉到的项目应该是来源于学生日常生活,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是为了能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师应当对这些项目有清楚的认知,能全面把握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再也不是理论知识的简单灌输者,而是学生解决项目过程中的信息咨询员。学生在做项目时,老师应密切跟踪学生项目进展情况;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都要提供必要及时的知识信息,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状态,指导学生确定项目的目标,掌握项目的程序、规范和操作方法,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编制教学计划和进度表,使每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尽早进入状态。
  2.项目讲究真实性、综合性、趣味性
  (1)项目的真实性。项目应该来源于我们真实的生产活动,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使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应用性。
  (2)项目的综合性。我们选用的项目是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结合在一起,且能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起来,这样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最终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目的。
  (3)项目的趣味性。对于中职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项目的选用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那设计的这个任务就是失败的。
  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1.确定项目
  项目在选材方面应该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而且,项目的难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还应通俗易懂、难易适中、容易出效果,这样学生在操作时就能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由“厌学”转向“乐学”。
  2.制订项目计划
  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学生齐心协力,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在实际操作项目时可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形成追、赶、比的学习氛围。但中职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自控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分组时应注重学生的搭配。每组选派一名小组长负责跟进、督促整个项目进程,组员则搜集项目涉及到素材、设计算法、菜单、实现与调试语句等工作。这种项目分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互相交流的平台,能大大培养学生主动性与团队协作精神。
  3.组织项目过程
  (1)设计用户界面。由于界面设计未涉及程序代码的编写,学生容易入门,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困难,极易产生满足感、成就感,以此激发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2)编写程序代码。讲授程序代码编写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用通俗的语言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教师除了要告诉学生即将完成的项目是什么,还应该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既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让学生知道要做件什么事。教师给出每部分的大体框架,然后再细化。这部分涉及计算机语言VB的语法知识,应按照事先划分好的子任务,切忌贪多求全,尽量消除学生对编写程序代码的恐惧心理,让他们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建立起较好的编程思想。
  4.检查项目
  项目考核方式,传统的学习考核方式已不再适应使用项目教学法授课的科目。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都在循序渐进地完成属于自己的项目部分,其结果可以作为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的参考依据。
  5.总结项目
  每个子项目完成之后,老师应该针对项目要求,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予以总结,指出问题所在与解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通过总结可以引导他们不断完善项目的开发,同时提高其运用计算机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还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并促使其在提高动手能力等方面努力实践。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引导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建伟.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M].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2]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3]王国华,刘合群主编.《职业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4]张淑蕴.项目教学法在《Visual Basic》中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探讨与实践.
  作者单位:常德工业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