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问题的提出
  (一)年级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说,习惯的培养比知识更重要。加强一年级学生的常规教育是入学初的重要任务。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对陌生的环境和新的老师刚开始会无所适从。“闹腾、散漫”是儿童的特征,要把他们从幼儿园的孩子转变为一年级的小学生,转变是很困难的。但是,这个过程谁适应得快,谁将来的能力就更强。我们是孩子们的领路人,是一个新诞生集体的组织领导者,因此要指导他们、帮助他们。
  (二)需解决的问题
  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常规呢?面对学生的现状,我们觉得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工作要有“新意”,要争取我们的工作周周、月月有新意,从而来吸引学生,让他们喜欢班级的活动;其二:工作要“细致”, 班主任是班级的总指挥,不管训练什么事情,教师心里要有底,要求要一个一个落实,还要与任课老师密切配合、目标一致;其三:工作要“勤快”,班主任要勤于观察,勤于发现,勤于记录,勤于改进。
  二、 行动与策略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一年级组的班主任们积极实践,积累了一些小小的妙计,或许并没有高深的理论,但确实是实实在在而有效的做法,希望能给大家带去一点点启发和受益。
  锦囊一:一段时间抓一个行规重点
  一年级,关于常规教育,要做的事情很多,我的看法是一段时间就抓一个重点,让这一点成为深入人心的班规。比如说,第一个学期有四个多月。第一个月我们行规的重点是抓“排队”;第二个月行规的重点是“就餐”;第三个月行规的重点是“课间不跑跳”,第四个月行规的重点是“课后三步曲”。这样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手段,不断强化一个重点,才能保证效果。
  锦囊二:要求统一,齐心协力
  任课老师达成共识,对学生的要求会一致统一,然后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开学前四个星期,我们一年级的全体任课老师就几次坐下来,讨论学生的常规细节,达成以下共识:
  1、课前:统一了所有老师提前两分钟进教室,准备好多媒体设备,等待上课。2、课尾:统一了每位科任老师在课尾留一分钟时间,提醒学生做好“课间三步曲”。 3、课间,统一了“课间安全儿歌”。以提醒学生注意课间活动的安全。这些要求的统一都为学生快速适应校园生活,养成课堂常规起到了不可小看的作用。4、课间,还统一了去辅助用房上课时,前后老师送和接的地点衔接问题。5、统一了组名与组别。别小看这个细节,有的老师从左到右来排组,有的老师从右到左来排组,上课时,语文老师说第三组是这一组,数学老师说第三组是那一组,学生反应过来都要老大半天,怎么会有利于课堂的组织教学呢!于是,我们统一了组别。6、出操:统一将比较有个性的学生集中到班主任最容易关注到的队伍最前列。7、午休:统一了午睡前“播放音乐”或“故事”来培养学生的静气。8、班队课:统一了每周班队课的主题。
  锦囊三:41个学生41个座位
  “给学生排位置,就如同排兵布阵。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少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这样形容排座位的艰难。许多班主任,为此动了不少脑筋。有的曾经试过不论高矮,每2周依次前后轮换。结果孩子很兴奋,可家长不高兴,怕被高的同学挡了视线;有的班主任还试过最民主的排位法,就是让孩子自己选同桌,但实行下来,个别人际关系不太好的学生明显落寞。
  实践下来,发现班级里的孩子普遍感觉很新鲜,每周他们与黑板的视距都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而前后桌同学的搭配,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课堂上我们老师会经常表扬那些坐在后排或边角位置,却依然专心听讲的孩子,有时在课堂上还会和孩子们玩起“悄悄话”游戏,意在培养孩子上课集中注意力。一段时间实践下来,家长们的担心也慢慢释怀,孩子们都很享受这样的位置变化安排。
  锦囊三:光荣棒+奖卡+喜报,层层推进的评价机制
  作为班主任,当根据学校要求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好可以量化的严格班规以后,以什么作为奖励措施让学生开开心心地去执行这些冷冰冰的条条框框呢?
  当学生排队特别整齐、出操特别有序、午餐特别安静又不浪费粮食、午休做到轻声慢步时,老师就奖励一张“文明卡5分值”。当学生特别会整理学习用品,整理自己的学业时,就奖励一张“整理卡5分值”。当学生不断超越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时,就奖励一张“进步5分值”卡。总之,只要是涉及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都有奖卡的用武之地。在孩子眼里,这一张张五颜六色的奖卡可比大人眼里的人民币还要珍贵呢!就算是再调皮的小孩子,也会将奖卡视为珍宝,倍加呵护。
  也许有些老师会想:一天到晚地发奖卡,久而久之学生新鲜感过了后,会不会产生“奖卡厌倦”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每一周我们都会对奖卡进行统计,集满100分值换一张喜报。到时凭着这张喜报可以让爸爸妈妈无条件地答应你提出的一个比较合理的要求。
  锦囊四:制作姓名贴,方便管理。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孩子刚入学时丢三落四这些琐碎的小事让我们班主任焦头烂额。后来,我们组里的林丽达老师,想得特别周到,制作了姓名贴。第一行写“班级”和“学号”,第二行写“姓名”。将它们贴在每本作业本的左下角,整齐而清爽!后来外出学习时受到启发,还在每张有关语文的姓名贴前面写上数字1,同样在数学前写上2。这样,上语文课前,只有提醒大家“下节语文课,请准备好1号本”。学生就能迅速找到,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案例 :巧用表扬,做好班级卫生保洁工作。
  近段时间,学校杀伤事件频发,让老师和家长们都提心吊胆。校园安全保护措施迅速升级,我们学校政教处特别规定平时做好卫生保洁工作,下午不留值日生,让学生家长第一时间接到孩子。
  学校从大局出发,基于学生安全考虑,要求学生不值日,我们能理解。但让一年级的孩子平时做好卫生保洁工作,这个真的有点难,其实无形之中就是给班主任增加负担。我们想尽各种办法,用光荣棒、奖卡去刺激孩子,渐渐地养成了孩子们一下课就主动捡垃圾的习惯。不过,教室里总是还有些孩子们的鞋子带进来的沙土。看着孩子们义无反顾地用娇嫩的小手直接去清理沙土灰尘,我们老师也实在不忍心。所以,课间看到班主任在教室里拿着扫把清扫教室这是很非常的情况;还有的班主任干脆待下午学生被家长接走后,再和副班做全方位地大扫除。那到底有没有一种办法,让老师更轻松一点呢?
  三、成效与分析
  1、平常观察所见
  经过一年的齐心实践,我们发现一年级小朋友慢慢地静下来了。晨读,一进教室就会主动拿出书本认真地读书;出操,总会找到一个点、一个线,尽量做到快、静、齐;上课,坐得端正、听得认真;课间,跑跳的现象少了;午餐、午休,弥漫着一股“静气”。多位领导和同事们都有一种感觉:今年的一年级小朋友常规真的不错。
  2、同事与家长的反馈
  第一个学期,黄定富老师来听一年级的师徒汇报课时,就曾经感慨说:“你们一年级的老师,真有本事!第一个月来调研,感觉还有点稚嫩,碎碎动,碎碎动是有的。现在,每个班居然都把常规理得顺顺当当。仿佛感觉在高年级听课一般。真不错!”王奕东家长发来短信说“孩子上了小学后,好像突然长大了,一回家就知道要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还学会了整理自己的书包”!像这样的来自家长方面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
  四、问题与思考
  专家认为:“一个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不断延续的过程,至少要三个月”。因此,一年级我们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我们一定还要继续坚持和维护下去。另外个别班级中的特别有个性的学生,学生的行为会出现反复,需要班主任老师更多一份“韧性”,不抛弃、不放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2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