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历史教学手段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形象思维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在历史教学中的功效性非常突出,能有效地提高课堂艺术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形象思维;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7-0056-02
  
  一、形象思维的作用
  形象思维是指用形象去反映和把握客观事物,是在对客观载体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并通过一定方式创造和描述形象的一种认知手段。形象思维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是培养人的一种重要工具。
  历史教学中,形象思维是间接地从文字材料、图片中去把握思维客体,但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性,使得思维主客体始终存在时空上的间距,而运用形象思维让学生对真实历史进行剪辑、概括、集中的整合加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弭时空间距。
  通过整合加工,学生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艺术和效果,有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能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历史是多姿多彩的,但又是无法再现的。受篇幅的限制,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教材只简略提到,或略而不提。这样,生动有趣的历史画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只是历史事件的简单列举,内容缺乏连贯性,语言缺乏生动性。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方法之一便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进行整合,选用丰富的史料和借助多种教学手段,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直观画面,丰富教学内容,再现历史现象,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他们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增加了趣味性,又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2.有助于学生对捕捉的信息进行思维升华。透过现象看本质,形象思维是对感性认识的升华。历史学习中,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重大历史现象的感性认知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对历史事件本质的把握。借助形象思维更能表达深刻的历史内涵和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升华,便于学生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能增强学生的认知力,有助于贯彻教学新理念和巩固所学知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形象思维方式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视角发现、分析、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不同形象思维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既有助于贯彻课改新理念,又能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话剧表演和制作京剧脸谱,就是形象思维方式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话剧来演绎历史,由于其情感性、形象性和欣赏性以及表演者一颦一噘的神态对大脑细胞的刺激所产生的条件反射,观赏到的内容更能为脑细胞认知,情节能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
  制作京剧脸谱,通过形象思维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把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栩栩如生的形象牢记心中,也更易诠释黑脸、白脸、红脸所代表的信息。这样既有助于对京剧知识的巩固,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如何培养形象思维
  能否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取决于教师能否成功地再现历史画面。而历史画面的再现,又离不开生动的史实、形象的语言和直观教具。因此,如何运用形象思维,关键在于史料的收集与甄别、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艺术的提炼和直观教具的合理使用。
  1.注重感性材料的贮备。形象思维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是生动形象的东西,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 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讲究严肃性,强调论从史出。史即史料,是再现历史现象的基本素材。教材给出的史料非常有限,大量的史料需要教师去收集,史料收集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充实的过程。唐代史学家刘知己认为,积累丰富的史料是治史的基础,提出撰写历史必须“征求异说,采摭群言”。这一看法同样适应新课改中的高中历史教师。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必须博学,积累大量的史料,掌握丰富的史学知识,从而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生动的素材,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对史料信手拈来、旁征博引。
  讲授各个模块时,教师可以适量补充史料来增强课堂艺术效果。读过《史记》“鸿门宴”和《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等文章的学生都为刘邦和诸葛亮泰山崩于前而临危不惧的气质所折服,更为司马迁和司马光的文采所倾倒以及司马迁虽遭陵刑仍发奋著史的精神所感动。这些史实配以娴熟的教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并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强化思维方式训练,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是常见的思维形式,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手段。占有大量史料后,必须对史料进行归类、选取、分析等一系列加工,使史料服务于课堂教学。运用时,注意史料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围绕思维主题由一事物展开对相关事物的联想,由此及彼。通过把选取的史料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析归纳等认知手段进行探究讨论,
  设计下水作业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作业最能体现学生想象和思维能力,教师设置的作业要充分考虑是否有利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3.重视语言提炼,注重教学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桥梁和传播知识的平台,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手段。
  语言的表达涉及到逻辑性、严谨性、系统性及语音的高低、语调的顿挫、节奏的快慢、音色的和谐和语态的情感。在教学中,必须做到语音、语调、节奏、音色、语态的有机结合,力求语言表达准确严谨,语态富于情感,语调抑扬顿挫,表情风趣幽默,将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生动形象地再现于课堂。
  4.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生动的语言可以再现历史现象,但无法替代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夸美纽斯说得好:“只要有可能,应该用感觉去接受一切东西。”感觉什么?如何感觉?在历史教学中,可供学生感觉的有实物、模型、图表,等等。学生可凭借多媒体和实践操作,通过感觉器官去接受所学知识,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促进形象思维,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性认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手段的日益丰富,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S].2007.
  [2](唐)刘知己撰.史通[M].黄寿成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3](捷克)夸美纽斯.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7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