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励杰展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教师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常用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显得愈来愈重要。作为数学教师,我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改变只知道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发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钻研精神。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时代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堂教学中的观察、比较、归纳、推理、实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得学习过程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引导提示,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有方向,有目标;能指挥学生在学习中抓联系、抓重点、找方法,学会在操作中感知,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学习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学会,更让学生会学的教学目的。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明确创新主体,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听众的旧教学模式。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争论、交流思维方法,相互启迪,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转变,增进生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整个班集体和谐美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心理动因,即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等为内容的心理动因。由于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来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诱发学生的心理动因。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因兴趣而学,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问题,去创新。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比赛、晚会、故事演说等活动,借助学生的聪明才智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成功的愉悦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3.利用数学中的美、教学中的美(语言美、意境美、方法美、和谐美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可以融合到数学原理中。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线条美、色彩美等给学生最大的感知,使他们充分体会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保持长久的创新兴趣。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有趣的内容和活动总是吸引他们,即使这种活动需要克服较大困难,他们也乐意参加。教师只有展示出教学中的各种美,才能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挖掘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创新。
  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成功的欲望,都想体验成功后的喜悦。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经常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进而产生创新的动力。凡是学生能经过探索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不能轻易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或提出的想法做出否定的评价,更不能代替学生回答问题,而应给予鼓励、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品尝到找出正确答案的愉悦,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又离不开情感的支持,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如热爱、美感、羡慕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创新的动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更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的真挚情感。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综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造民主氛围,确保学生心理自由,采取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这样学生创新能力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这个园地璀璨绽放。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是教学之重点,更是民族之灵魂。若我们长期不懈努力,一定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用的创新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9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