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娟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师要从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形成以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没有持久浓厚的兴趣,创新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兴趣不仅是求知的持久稳定的动力,它更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英语教师应通过多种手段挖掘、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不同课型采取不同方法和多种方式,以新颖的形式按照学生的真实兴趣,把采集来的大量信息巧妙地融入教材内容,同时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把引人入胜的寓言,富有哲理的谚语,短小精悍的成语,幽默的故事,谜语、绕口令、游戏等穿插其中,或将阅读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改编成小品或微型短剧的形式,供学生在课堂上甚至在课外英语活动中进行实际操练或表演,并结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调动学生“学”,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新的创造意识。
  门捷列夫为什么能发现元素周期律?就是因为他有了强烈的创新动机,甚至连做梦都渴望把元素排列成一张有规律的表格。爱德华・琴纳为什么能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就是因为他亲眼看见天花病人的痛苦。作为一名医生,他时刻想着发现一种办法预防天花,所以才从挤牛奶的农妇身上发现问题,获得成功。古往今来,哪一位有发明建树的人不是靠强烈的创新欲望而走向成功的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学生对创造力的错误认识:创造力只为少数“天才”拥有,普通人不具备;创造力是先天的,后天无力培养。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人人都有创造的禀赋,只是有些人没有挖掘而已,从而树立其创造的信心。
  二、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自由宽松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学的一条重要的法宝和原则是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把教和学两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育活动看成是师生及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心灵沟通,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彻底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读”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在情境中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使英语课堂“活”起来,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如结合“Could you help me,please?”一课的教学,可让学生自创情境,搬着箱子或其他重物,搬不动时向别人请求帮助,可以说:
  A:I want to put this box on the desk,but it is too heavy.Could you help me,please?
  B:Certainly.There!OK?
  A:Yes,thanks.
  B:You are welcome.
  教师应创设丰富的交际活动情境,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尝试,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进而逐步获取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言
  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我在制作课件“Where are you from?”时,设计了“See the World”板块。在这一板块中,课件呈现了世界各国的风景,于是我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字并简单地叙述该国的首都、语言、名胜等基本情况。学生在这一课件呈现的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桂诗春在《应用语言学》中指出:“背词汇表的做法往往费时费事、徒劳无功,因为这种做法实际上把外语的词语和母语等同起来,而且把它从语言与语境中孤立起来。”“词语的意义,只有通过语境才能学到。要记住意义就必须在各种使用场合去接触它,好比要记住一个人的面孔,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一样。”语言学家Nation和Coady研究了词汇和阅读的关系后指出:“通过语境进行词汇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语境提供的信息,对出现在该语境的生词进行猜测,从而习得这个词。”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并掌握词汇用法”(束定芳),因为语言学家Carter指出:“猜测和利用上下文线索进行理解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外语阅读以及外语学习者,需要培养其独立性时。”
  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的长远效果,就是要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0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