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岗位任务,构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适应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面临的人才供需区域矛盾的变化,剖析职业岗位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构建了基于岗位任务为核心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真正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对临床医学高职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岗位任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26-0023-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文件)指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根据基层医疗机构发展需求,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主要就业岗位
  随着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高学历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基本都留在了大中城市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极少到基层就业,造成了常德市近十年来农村和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缺口达50%以上。
  为满足常德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也为了对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合理定位,湖南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成立了由专业教师、临床专家组成的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走访乡镇(村)卫生院(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市场调研、基层医务人员访谈、毕业生跟踪调查,将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等工作的专业能力,能够进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等基本医疗服务、危重病人现场救治及转诊等综合技能型医学人才。
  培养规格:①专业能力目标:能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规范书写病历;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及表达能力;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及预防能力;急诊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社会能力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德医风、具备爱伤意识,尊重关爱就诊者;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方法能力目标:具有临床思维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具备查阅资料、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②主要就业岗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科医生。
  二、剖析职业岗位,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即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就是用完整的、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和反映本质工作关系描述的具体的职业工作。据此,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入常德市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村)卫生院(室)等5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工作岗位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剖析,从而提炼出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的工作任务包含:开展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计划生育,预防,保健,康复及健康教育等。提炼成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的典型工作任务即为: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正确进行产科处理,诊断和及时处理危急重症,并适时转诊;具备诊治常见传染病和对常见中毒实施抢救的能力,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并适时转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等;社区卫生诊断,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监测,预防接种,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预防,常见传染病防治,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健康档案管理,爱国卫生指导等;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等;残疾康复,疾病恢复期康复,家庭和社区康复训练指导等;卫生知识普及,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管理,重点人群与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宣传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如表1。
  与传统高等医学教育比较,以上典型工作任务的提炼,侧重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且明确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制订,注重了实用性,更适合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层次,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基于岗位任务,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教学规律为依据,以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医学教育思想,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突出临床医学专业特色。在明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基于岗位任务,再结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要求,我们确定了学习领域,构建出适合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如表2:
  表2是基于岗位任务构建的满足基层医疗机构需要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即满足基层医疗机构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效性,既打好知识基础,又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且精选必修课,增开选修课,在适当减少必修课学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和规范选修课,增加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基本的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最终提升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实践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及教学基地的大力配合,也更需要长期实践和摸索,才能将课程体系的设置逐步趋向完善,真正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对临床医学高职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建明等.临床医师对医学课程设置的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19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