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闽西北山区地方美术教学资源丰富,怎样转变教育观念,多角度、全方位、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资源,是改革闽西北山区的美术教育现状的有效途径。对闽西北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分析,并且研究从自然景观、民间美术、古民居建筑等物质形态的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从如何更加完善教育教学的角度来探讨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关键词:美术资源 开发 利用 地方美术教育 课程资源
   “闽西北”是一个区位的名称,包括有福建省西北部地区的龙岩、南平及三明三地市的部分辖区。重山的包围、道路的不畅以及远离沿海使闽西北山区的美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但闽西北山区的文化底蕴深厚,是闽学的发源地,是福建连接中原文化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客家文化的温床。最重要的是闽西北山区的地方美术教学资源极为丰富,怎样转变教育观念,多角度、全方位、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资源,是改革闽西北山区的美术教育现状的有效途径。
  一、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闽西北地方的美术资源丰富,有举世闻名的客家土楼、大金湖、武夷山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还有独具特色的民间美术和工艺、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资源。但经过对闽西北山区的美术课程资源的调查、走访,目前美术课程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没有发挥出特有的区位优势。造成这种局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与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有关,同时也与相关教育部门以及教师的重视程度有关。以下对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做简单分析。
  1.传统教学模式阻碍课程开发与利用。随着时代在进步,闽西北山区部分城区学校的美术课堂也进入了“两机一幕”的时代,但绝大部分地区还是保持在一盒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和一本书的模式中,无论教学设备是完善还是简陋,美术教学模式并没有因硬件设施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则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是阻碍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本质原因。教师将美术教科书认为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将教学参考书中的教案直搬课堂,照本宣科,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扩充相应的地方课程资源,忽略了本土美术资源,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教师主观能动性欠缺的表现。
  2.教育观念转变不彻底、无有效引导。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进行关注,但由于当时对美术课程认识的局限性,课程的拓展和开发还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时代的发展,美术课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重视。但受到陈旧的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在像闽西北这样一些并不发达的地区,美术教育还是没能真正引起当地教育部门、学校和领导的重视,他们更多考虑的是怎样培养一个能考高分的学生,在美术课程开设、教学资源配置、师资培训等方面都不能提供良好的条件,可见美术教育仍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教育观念转变不彻底,相关部门没有有效的引导,严重阻碍了地方美术教育的改革,同时也必然忽视了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中教科书只是连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介质,通过教科书达到活跃教学的作用,教科书不能做到将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包含其中,这就更加应该认识到因地制宜的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每一所学校都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与特点开发特色美术课程,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为终极追求。[1]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本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对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做出有效地引导。对于课程资源的分析研究可以从诸多方面入手,最本质的是要了解什么是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的课程资源则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2]而在这里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发挥闽西北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好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种类繁多,内容复杂,形态丰富,性质各异,在此类的课题研究中,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维度进行区分,在此不一一赘述,运用直观性原则与结合闽西北地方特色,本文将从自然景观、民间美术、古民居建筑这些物质形态的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探索、研究。(1)自然景观。闽西北地区多以山地、丘陵的地势为主,复杂的地理条件、地势地貌,形成了它依山傍水,景致丰富优美的自然风貌,既有举世闻名的“双遗”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泰宁丹霞,同时每个乡镇又有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虽称不上举世闻名,但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也会让你惊叹老天爷的鬼斧神工,像同为武夷山脉的天成奇岩也有“小武夷”之称,还有喀斯特地貌的永安桃源洞、将乐玉华洞、被称为“客家神山”的冠豸山等国家级景区,还有许多美丽的丘陵小溪、河流湖泊都是闽西北大地独有的可供学生写生表现的最好素材,因为这些景色就在他们的周围,就是他们成长、生活的家乡,他们爱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开发、利用好地方的自然景观就不仅要求教师要做好第二课堂的延伸,同时懂得制订详细的、有利于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学习计划与方案,更加高效地开发、利用好当地自然形态的美术课程资源。(2)民间美术资源,散落在民间的美术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广大劳动者的长期实践积累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闽西北山区的有着十分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包括如剪纸、窗花、版画、面具、服饰、草编等种类,同时懂得利用当地物产资源,既具有实用功能又有审美功能,十分贴近人们的生活。闽西北民间美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的内容很多,不仅有已经形成体系的,比如说浦城剪纸源远流长,十分有闽西北民间艺术的韵味。再如闽西北多数地区是福建林区,发展版画条件好,建瓯、松溪等地也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版画,松溪也被誉为“全国民间版画艺术之乡”。因为闽西北是福建省的客家聚集地,大量客家民间美术资源也同在此,如民间草编、花灯、香包、服饰、面具等都是值得在美术教学中作为地方美术课程的资源得以利用,他们的表现语言简洁,风格质朴,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将民间美术带入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能够使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文化和工艺进行了解与传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民间美术、文化进行创新、创造。这里的指的带入课堂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开展田野调查,实地了解这些丰富的民间美术形式,也可以将请一些民间老艺人、传承人走进课堂,将自己的创作心得与学生分享、展示。因此,将民间美术作为现代美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必将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和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作设计观念。(3)古民居建筑。由于闽西北绝大部份地区处于山区,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也成就了当地保持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最驰名中外的就是客家建筑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土楼,它有着风格独特的圆形或方形的造型和结构精巧的内部构造,将独特、智慧的客家文化演绎其中。在闽西北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古民居群,如有着千余年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的邵武市“和平古镇”;至今保存完好的连片成群的客家古老村落,已有800多年历史的连城县“培田古民居”建筑群;还有诸如“十八寨古民居”、“安贞堡”这些悠久的民居建筑无不散发着历史留下的痕迹,在这历史的痕迹上我们也能发掘到许多具有装饰意味的美术纹样、图案、石刻、木雕、窗花等,几乎古建筑的每个角落都是老祖先美与智慧的结晶。我们可以通过系统的、全面的整理、发掘有价值的、可以利用于美术课程的教学资源。能够将这些独特的民居、文化遗址古迹引入美术课堂,不仅是对当地古民居起到宣传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历史的厚重和生活方式的独特,有利于培养了解家乡、热爱家园的情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75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