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进行,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针对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从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论述了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并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角度探讨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7-0146-02
  
  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发展,高等院校必须创新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以迎合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这就使得我国高校面临着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艰巨任务。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追求的目标。因此,探讨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其培养模式构建与途径是很重要的。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构成
  
  我们在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极为重视,但究竟什么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学生构建比较稳定的人才培养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其中建立“结构框架”,旨在从宏观上把握人才培养活动的整体及协调各要素之间联系的功能;而“活动程序”意在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序性、规范性和可行性。
  “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有多重整合的特点,这种整合不是多种知识和能力结构、机械地简单相加,而是知识之间和能力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形成各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融合并发挥综合作用。简言之,复合型人才就是具有有机交织的多种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策略,四个部分。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对人才培养活动具有调控、规范、导向作用。培养方案,是依据一定的指导思想,为完成培养目标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已形成一系列课程,构成一定的课程结构;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的进程,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培养策略,是完成培养目标、落实课程教学而采取的一系列途径、方法、手段,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不同教学环节、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与措施及具体的操作要求;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我们要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必须从上述四个方面着手。
  
  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
  
  (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能力
  这是指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和经济社会需求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减少专业种类,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的适应性,构建新的专业平台。
  拓宽专业口径,还应从制定教学计划入手,大力调减、合并与职业对口的狭窄专业,扩大专业口径,对一些有一定需求的专业人才,可通过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或采用选修课的方式进行培养。同时,要拓宽基础,加强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另外,压缩总计划学时至关重要,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方式是通过课堂内的理论教学和各种实践环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学生需要时间去内化所学的知识,除了进行专业的实习、实验之外,还必须接受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即所谓的养成教育。所以压缩课内学时成了重中之重,这样就使的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科学、艺术社团的活动,以便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化为素质。这样才能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以增强毕业生对新时代人才需求的适应性。
  (二)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教育的内容要求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一个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目标、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目前,在许多高校,至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专业知识,轻基础知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因素的培养,轻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倾向。因此,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正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规格和多样化,从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入手,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造能力强的特点,就此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三)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拓宽专业口径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活动的最终目的是科学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目前,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存在以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1.课程设置单一,死板,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所框定的内容授课,使学生不能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
  2.文理科分家,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少。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过专,必修课太多,选修课太少,不利于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开拓。
  3.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论学生的资质如何,都用同一种模式来培养,致使人才模式化。
  因此,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拓宽专业口径和知识面加以综合考虑。
  首先,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课程设置的目标。把文化科学知识体系、能力培养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知识、能力、素质三大功能协调融合。以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为目标,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加强个性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自我设计,自我完善,引导他们在自身可能的范围内获得充分的发展。再次,适当扩大选修课的比重,加强实践课、讨论课教学,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最后,要增加教学制度的灵活性,在教学内容上,要改变大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时代的特色,及时反映当代科学文化的进步,防止脱离经济发展的轨道。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教师,如果不懂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就难以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因此,教师必须善于运用系统的方法,精心训练学生自学能力,促使学生朝着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发展。从课堂教学、实践课指导、社会实践、考试制度等,都要通盘考虑,周密安排,使教学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合力,为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教师队伍建设要看重提高全面素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表现为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同样是关键。在基本素质方面,除了在政治上有过高的素质,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必须拥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艺术,此外,还应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教师队伍不能只重数量,不顾质量,更应注重能力和实绩,还要看是否掌握了传授知识的技能和教育艺术。
  总之,要培养大批的复合型人才,各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特别是教学管理体制,为复合型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密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交通高校研究,2000增刊.
  [2]潘柳燕.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刍议[J].广西高教教育,2001,12(6).
  [3]张相乐.关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石油教育:双月刊,2004,(1).
  [4]吴红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学术交流,2000,(2).
  
  Thinking of the compound talents and its training mode construction
  
  PAN Chun-yan
  (Heilongjiang engineering college,Harbin 150000)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uild a new training model is imminent. In this paper, the futur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point of view of talent, from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staff in terms of building the training model was built deep thinking, discuss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und talents and composite Talents model the main form of university training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form of the compound means the realization of training model.
  Key words:compound talents;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alents training mod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12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