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调查内容的确立
  
  调查对象所在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地区,是湖北省教育厅直属的重点学校。该校教学硬件设施精良,教职工力量较强。学校的音乐教室耗资十余万元,音乐课程可实现全电脑课件教学。可见,学校对中学生的美育教育相当重视。针对这个特点,笔者制定了以当前初中音乐教育状况为对象的调查方案,为美育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客观依据。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
  
  此次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面向该校全体初一学生。问卷共有19题,其中15题为选择和填空题,另外4题为开放性问题。
  在初一年级发放试卷共527份,收回有效试卷523份,有效率达99%,其中男、女生比例约为1:1。
  
  三、调查结果
  
  1.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42.3%的学生的父母至少有一位是机关工作人员,约18%的学生的家长是企业员工,15.7%的学生的父母为教师,还有部分为金融行业、私营业者、医生、军人等,另有18.4%的学生选择其他。可见,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较好,这与水果湖地区为省直机关所在地有关。在所有学生中,有43.6%都正在学习或曾经学习过某种器乐(或学习过唱歌、舞蹈),且有一部分已达到相当程度,有几名学生的钢琴已通过业余九级甚至十级。另有一名女同学声乐通过少儿声乐八级,钢琴通过七级。在这些学习器乐(或唱歌、舞蹈)的学生中几乎所有人学习的目的都是业余爱好,只有0.08%的学生想将来从事该职业。79.4%的学生学习乐器(或唱歌、舞蹈)是自觉自愿,可见多数人还是对音乐有一定爱好的。
  2.平时听音乐的情况(可多选):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不低,近57%的学生“经常听音乐”;“偶尔听听”的约占30%;而“很少听”或“完成不听”的人分别为10%和3%。多数人听音乐为“丰富情感陶冶情操”,这部分约占60%。另一个重要原因为“消遣娱乐”的约占55.8%。约10.7%的学生是因为“学习了某种乐器而去听音乐以便更好地学习”,另有少量选择因为“音乐课作业而听音乐”。学生们对流行音乐的喜好尤为突出,83.9%的同学把其列为喜欢的音乐类型,25%的学生对摇滚感兴趣,而29.6%的学生选择了交响乐,这比我们预计得多。另有26.4%的学生对某种器乐独奏感兴趣。对美声和民歌的喜爱程度偏低,选美声歌曲的人只有0.07%,选民歌的有0.14%。同学们心目中的歌唱家或歌星以流行歌手,特别是我国港台地区歌手为主。但仍有个别学生写出了蒋大为、宋祖英等歌唱家的名字,也有少量同学能写出三大男高音的名字。
  3.对音乐课的兴趣:约51%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43%的学生表示“一般”,只有极少数的学生选择“不喜欢”上音乐课。对音乐课本中的歌曲,57.9%的学生是“一部分爱唱”,选择“很少有爱唱的”学生占21.8%,只有18.4%的学生“都爱唱”,极少人“全部不爱唱”。在学生喜欢的歌曲中,填写流行音乐名称的占49.7%,填课本中歌曲名的占24.9%。另外,出现的歌名或曲名中还包括国外流行乐、钢琴音乐、民族音乐和我国港台影视歌曲等。儿童歌曲、校园歌曲、古典乐曲等只有极少数几名同学填。现在的音乐课还开展有竖笛教学,约40%的同学“喜欢吹竖笛”,34.7%的同学表示“一般”,仍有部分同学“不喜欢”该活动。除竖笛外,有不少同学还可接受一些其他乐器,如笛子、口琴、碰铃等。
  4.父母对学生音乐课学习的关心程度(可多选):父母平时休息时间中75.9%为“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也占72.3%,“听音乐”或“游玩、逛街”者均占约40%,选择“睡觉”者不在少数达25.3%,另有13.6%的家长休息时间经常“打麻将(或扑克)”。家长中对孩子音乐学习“只关心成绩”者占55.8%;“既关心学习,又关心成绩”的占24%。56%的父母“偶尔会和学生聊有关听音乐的事”,“从不和学生交流”的占31.5%,只有10.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谈有关音乐的事。
  5.学生对音乐老师及音乐课的要求较多,老师要和蔼、开朗、少批评学生、课堂气氛要活跃。学生要求在课上播放的音乐种类较多,有流行音乐、国外歌曲,甚至交响乐、古典音乐,同时希望老师讲音乐家的故事或是所学曲子的来历渊源等。老师讲课不一定非按照教材,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不少学生也希望时常有同学表演节目或展示自我。
  
  四、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条件允许以及父母层次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受到一定的音乐教育,了解了不少音乐知识,这对音乐教师而言既是好事,又是压力。是好事是因为有许多的孩子懂得一定音乐知识,课堂教学的难度降低。而正因为许多孩子懂,就可能上课注意力不太集中,这又是音乐老师面临的压力,就需要老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授课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十二三岁的年纪正是想在同学面前展示自我的年纪,老师完全可以让懂音乐的学生来表演或是让他们来讲解某个问题。这样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而暂时未能上台表演的同学也会努力在某方面做好,以力争得到展示的机会,这样就更容易实现教学上的互动。
  面对学生的音乐爱好,老师应该正确引导。一些学生还是能将音乐作为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手段,认为音乐能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而面对那些完全不听音乐,听也是在完成作业的学生,(转第59页)(接第95页)就可以采取每周向他们推荐一首歌欣赏的办法。这些歌可以从他们身边最熟悉的开始,如《同一首歌》《雪绒花》《铃儿响叮当》《红河谷》等,从优美的旋律入手,从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歌曲入手,让这些学生逐渐从被动欣赏转为主动欣赏。那些有欣赏音乐习惯的学生,可指引他们将欣赏面拓宽,音乐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推荐如汤灿、祖海等歌手的歌曲。她们的歌曲旋律性强,有时也融入了一些通俗歌曲的表现手法,较容易被人接受,也可让学生将他们的歌与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曲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民歌的特点、韵味和魅力,让学生逐渐接受,为以后欣赏美声等音乐提供基础。
  从调查中还可看出,学生对音乐课的态度还是比较乐观的,对音乐课中开展的活动基本能够接受和认同,但对音乐课本中所选歌曲的喜爱程度却不高。初一年级的学生使用的音乐课本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教材,这应该是符合学生口味且具有时代气息的。可学生在某些方面不是太满意,这就是教材的编写者和音乐老师值得重视的事情。而处在初一年级年龄段的一些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课本上的歌曲他们喜欢,可能兴趣就浓,反之就没什么兴趣。在教学中还注意到,笔者上初中时学过的一首歌曲,现在仍然出现在初二年级的音乐课本上,并将其列为第一首歌,旋律及歌词等都显得较为陈旧,学生基本上没有太大兴趣。这样的曲目,一些学生听得不认真,和老师也就配合不好,老师也觉得难以调动课堂气氛。可见,一本优秀的教材对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了教材对学生的影响和吸引力,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关心程度,也是孩子能否上好音乐课的一个关键因素。平时休息时看书、读报、听音乐的父母往往会多和孩子交流,关心孩子。而经常打麻将(扑克)的家长,就很少和孩子交流。并且,一些父母关心孩子的成绩胜过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虽然最后的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过程效果的天秤,但是学习奋斗的过程往往是最闪光的,没有好的过程怎会出好的结果?现在的一些父母包括对音、美、史、地等美育课不太重视,不对学生的音乐爱好加以指导,甚至阻止学生听音乐。看来,让全社会认识到美育的重要仍是一个艰巨、长期的过程。
  作为21世纪的一名音乐教师,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美育教育正逐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许多学校的硬件设施已达到相当水平。学生的素质也在慢慢提高,兴趣爱好十分广泛,这是音乐教师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这也对音乐教师的修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要具有更全面的知识,包括文学、美术、地理、历史等,这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才能满足学生渴望学到更多知识的心理。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也要求音乐教师对计算机和多媒体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运用高科技设备教学。
  
  (责任编辑:轩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149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