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国黑人灵歌的发展渊源及音乐、文化特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 :殖民时期宗教音乐在非洲裔美国黑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最初以南方宗教习俗――野营会中演唱的歌曲的形式出现,最终发展为更具有艺术特色的灵歌。
  关 键 词 :野营会歌曲 灵歌
  
  美国黑人音乐文化传统多种多样,一种以世俗民间音乐为主要倾向,形成拉格泰姆、布鲁斯、爵士等音乐体裁;另一种是以教堂为中心的宗教音乐。世俗化和宗教化的美国黑人音乐呈现一种强有力的共生关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突出体现在表演家的艺术生涯中。许多黑人艺术家生活在宗教和世俗两个音乐世界中,他们星期六为世俗的晚会献艺,星期天则为教堂提供虔诚的宗教音乐,因而宗教性的黑人音乐也融入了民间世俗因素。本文拟从美国宗教信仰复兴运动中的野营会歌曲谈起,对由此基础上形成的更具艺术性的黑人灵歌,探讨其音乐及文化特征。
  
  一、黑人灵歌的原型――野营会歌曲
  
  北美殖民地是在欧洲各国一系列海外扩张和殖民活动下形成的,因此形成许多教派,但都被英格兰国教的官方教会看做是异端邪教加以排斥和迫害,这样就引发了为争取宗教自由的信仰复兴运动,也就是1730年的大觉醒运动(The Great Awakening)。宗教复兴运动直接影响体现在1790年至1830年间为礼拜者组织的宗教活动――野营会。这场在美国各教派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活动加强了各教派的联系,也促进了基督教在北美的广泛传播。
  参加礼拜者都是来自社会底层的黑人和白人信徒,他们带着野营用的生活用品来到野外的树林,进行四五天甚至一个星期的宗教仪式。通常包括牧师讲道、祈祷和唱颂歌,一般都有几千名甚至上万名教徒参加。历史上第一次“野营会”是1800年在肯塔基州的罗根举行,后来流行到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马里兰、田纳西以及南北卡罗来纳等地方,成为南部地区宗教性的惯例习俗。早期野营会规模大、嘈杂且混乱,最著名的一次是在列克星敦(美国肯塔基州中北部城市)东北部举行的,持续6天,参加人数在1万到2.5万之间,礼拜者昼夜祈祷、呼喊、演唱宗教歌曲,一种奇特、超自然的力量弥漫在所有礼拜者的思想中。
  分离派清教徒建立的卫理公会教派由于严密的组织和策划,逐渐在野营会中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到19世纪早期,公理会教派的赞美诗遍及亚特兰大州中部到东南部广大地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受难后复活的传奇故事深深感染了黑奴痛苦的心灵,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来世,希望死后能获得自由,演唱赞美歌也是奴隶发泄内心悲痛情感的最佳方式。黑人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赞美诗的演唱,夜晚白人回到帐篷,黑人留下来继续唱歌,甚至通宵达旦。在不受白人约束的情况下,黑人自由地用歌声抒发情感,为自己痛苦和艰辛的生活寻找精神支柱。正如瑞士女作家弗莱德莉卡・勃莱梅在观看了佐治亚的一次“露营会”后,这么写道:“真是一首妙不可言的大合唱!这很可能是教徒中间的黑人唱的,因为他们的人数是白人的三倍,他们的嗓子天生悦耳动听。” 野营会中黑奴演唱什么类型的歌曲?歌词(通常摘自祈祷文、圣经诗篇、牧师的讲道)不拘一格、自由灵活地拼凑在一起,因此最初是支离破碎的。曲调的显著特点是背离欧洲传统庄严肃穆的赞美诗,选用奴隶喜爱的民间班卓琴和小提琴的舞曲音调,生动活泼、气氛热烈。采用黑人传统的口头传唱的方式,通常领唱者唱主歌,其他礼拜者不断反复合唱部分(即副歌或叠句),同一首合唱还会出现在不同的歌曲中,歌曲旋律简单且不断反复,易于不识谱的奴隶当场学唱和记忆。西非的鼓是礼拜仪式不可缺少的乐器,采用即兴演奏的方式参与表演。黑人创作的这种清新活泼的宗教歌曲随着野营会的开展而广泛流传。
  野营会中除演唱歌曲外,还有源自非洲的宗教性舞蹈,称为“shout”。 这种舞蹈的典型特征是用宗教性歌曲伴唱,但没有乐器伴奏,节奏由歌手击掌、顿足或观众交替拍着左、右腿来表示。礼拜者跳舞时,脚掌基本不离地面而向前移动,信徒则围成一个圆圈,不停地抖动身体、摆动手臂,因此也称为圆圈舞或甩斗舞。此类型舞蹈是黑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由于与日常生活相关,因此具有世俗化的因素。
  野营会以宗教仪式活动的形式出现,在社会广泛流传的同时,也影响了黑人宗教音乐的传播和创作。1740年后,白人和黑人在教堂演唱的赞美诗成为礼拜仪式重要的一部分,但经历宗教复兴运动,并在野营会上倾听并演唱了生动活泼、气氛热烈、民间风格浓郁的歌曲后,教徒纷纷要求改革来自欧洲沉闷肃穆的赞美诗,在宗教仪式中采用一种比较活泼的新型颂歌。其歌词不像赞美诗那样取自圣经的诗篇,而是新创作的具有宗教色彩的诗歌,活泼欢快的曲调赢得黑人的喜爱而大获成功。当这些歌曲开始取代欧洲传统赞美诗时,一种新的宗教歌曲――黑人灵歌开始萌芽。当代学者普遍认为,野营会歌曲是黑人灵歌的原型之一。 野营会的音乐活动具有重大意义也正体现于此。
  
  二、黑人灵歌的音乐、文化特征
  
  宗教复兴运动后获得信仰权利的黑奴来到教堂,学习欧洲白人基督教传统的赞美诗和圣歌,白人亲自教未接受过音乐训练的黑奴演唱、识谱、学习音乐理论。黑人凭借天生非凡的音乐才能、虔诚的宗教心灵和对欧洲新鲜曲调狂热的激情,把非洲特有的节奏和音调融于学来的欧洲赞美诗,创作出一种平稳、流畅、舒缓的音乐,发展为众所周知的音乐形式――灵歌,它是黑人奴隶的宗教音乐,是用英语演唱的民间赞美诗。
  灵歌的题材丰富多彩,歌词形象生动,死亡和逃跑是灵歌反复提及的两个主题。一种类型的灵歌来自《圣经》故事,表达出黑奴向上帝倾诉苦难深重的奴隶生活,把摆脱奴役的愿望寄托于上帝,乞求死后升入天堂获得较好的生活。另一种类型的灵歌表达着他们逃脱奴隶制枷锁去北方获得自由的强烈愿望,这类歌曲采用黑人特有的语言:“啊,河那边的城市多美!啊,多美的城市!它就在酒葫芦下(Oh, what a beautiful city under the wine gourd )。”表面看是宗教内容――约旦河,实际上是指田纳西河,河那边就是北方,就是自由(废奴)州。 这些灵歌最初受到圣经和白人赞美诗的启发,歌词是宗教内容的祈祷文,但在歌曲的后面又经常转向与奴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因此兼具宗教和世俗的双重因素。
  黑人灵歌大多是小群体即兴演唱,通常采用呼喊与应答的方式。早期灵歌运用大调或五声音阶,这类旋律一般是活泼欢快的,但灵歌总是表现忧愁的情绪,他们如何表达呢?黑人在演唱灵歌时擅长使用些微降低的三音、五音、七音和滑音的演唱法,就使歌曲具有了小调的性质。正如《美国奴隶歌曲集》的主编爱伦写到:黑人的歌声有一个无法模仿的特点。我们不止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一位歌者的歌声及其细微变化,根本没有法子用谱子写在纸上表示出来。黑人灵歌的独特性也正体现于此。早期的灵歌是没有乐器伴奏的,钢琴、吉他、小手鼓、小号、长号等乐器是后来逐渐添加的。
  黑人音乐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节奏,黑人天生良好的节奏感是我们熟知的。多数灵歌采用二拍子,最突出的节奏特点是切分音贯穿整首歌曲,强拍在二、四拍加强了节奏感,与白人的歌曲相比较,更加激动人心。到19世纪晚期,黑人灵歌的特征表现为欧洲赞美诗的曲调与非洲切分节奏相融合,特有的音调与和声创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音乐形式,音乐织体更加精细复杂,从单一旋律的歌曲发展为四个声部的灵歌。在小群体的表演中,领唱者也就是合唱队长演唱主歌,他一面演唱一面即兴创作歌词和曲调,其他的人唱副歌或叠句。乐谱只表明旋律的大致走向,他们随意地升高和降低某个音,任意使用切分节奏,听众以拍手、顿足表示节奏的方式积极参与到表演中,每次演唱都不完全相同,因此光靠记下的音符不能展现黑人音乐的全部特征,黑人音乐的某些独特性也是其他种族的人无法模仿的。
  灵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它也是黑人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根基可以追溯到非洲几个世纪的文化;它是非洲奴隶后裔保存先辈传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这些充满激情的旋律来自奴隶生活的悲惨不幸和对自由生活的美好憧憬,是他们内心最真挚情感的宣泄。灵歌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它持久的影响力。不断发展的灵歌最终在白人和黑人宗教集会的文化融合中形成了兼具宗教性、世俗性、艺术欣赏性、大众流行性的福音音乐。从严格意义上讲,福音虽然不是灵歌,但它却继承了类似灵歌的世代相传的非洲习惯,群体在教堂演唱并集体舞蹈、击掌并且喊出一种节奏型,在结束处反复演唱同一句歌词。灵歌、福音主要是在美国非洲裔的人种中形成和发展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宗教音乐,是一种独特的美国音乐文化现象,它把历史、人类文化和宗教信仰融为一体。当你聆听时,随着它的节奏顿足,你似乎被带到几个世纪前的非洲大陆,当随着音乐旋转,拍手歌唱,你仿佛又置身于21世纪的音乐文化中。
  在将近150年间,灵歌一直是黑人音乐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直到现在,某些黑人的小教堂和演唱团体仍然在演唱灵歌。黑人宗教音乐是黑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它特有的旋律、节奏、表演方式是独一无二的,是黑人精神世界最美妙的音乐语言,是黑人留给世界的最伟大的精神遗产之一。
  
  注释 :
   ①艾琳・索森著:《美国黑人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年版,108页。
  ②在美国黑人文化中,这个词具有双重意义:除了最普遍的呼喊的意思外,另外就是指身体的动作,即舞蹈。
  ③陈铭道著:《黑皮肤的感觉》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9年版,59页。
  ④陈铭道著:《黑皮肤的感觉》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9年版,91页。
  ⑤艾琳・索森著:《美国黑人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237页。
  
  参考文献 :
  [1]王珉.美国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Rose Blue and Corinue J. Naden.The History of Gospel Music.Pre-Press Company, Inc.,2001.
  [3]American Musical Traditions.2 vols.Ed.by Jeff Todd Titon and Carlin,2002.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音乐系
  (责任编辑:徐良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17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