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罗斯福新政及其意义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和世界现代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一改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思想和政策,进行一系列改革,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罗斯福新政;经济危机;国家干预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8(c)-0169-01
  
  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为了缓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抛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试图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大规模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史称“罗斯福新政”。以下分别对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及意义进行分析研究。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从1929年10月下旬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发生了一次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以至于1929-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下降50%以上,工业生产降低了46.2%,进出口贸易减少了37.5%,工商企业倒闭了86500多家,失业人数占当时工作人员的1/3;公众对银行失去信任,挤兑成风,全国有10500家银行破产,占全国银行总数的49%;证券市场崩溃,道琼斯指数下降80%以上,股票市场价值共损失740亿美元,损失约为5/6。[1]全美经济陷入瘫痪。1932年7月2日,美国民主党人富兰克林・D・罗斯福在芝加哥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时,以“新政”为竞选口号。1933年3月4日,罗斯福赢得美国总统选举,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一)整顿银行业。危机爆发后,金融系统首当其冲,由于疯狂的投机,银行体系陷入崩溃状态,所以新政的首要工作是整顿和恢复银行信用。罗斯福政府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淘汰一批信用度差、资不抵债的银行,整顿一批偿付能力好的银行,令其尽快开业。1933年颁布《银行法》,建立了联邦储蓄保证公司,由政府担保存款安全;规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家,要求不得从事股票市场投机的信贷活动;私人银行要接受联邦储备局的监督。[2]1935年颁布了第二个《银行法》,进一步加强了政府管理货币和信贷的能力。在这一系列措施之下,新政恢复了银行的信用,恢复了整个信贷体系。
  (二)调节农业生产。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并相应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缩减农业生产,以消除农产品生产过剩现象,提高农产品价格,政府对生产者缩减种植面积和产量进行补助。1932年缩减棉花种植面积1000万亩,小麦800万亩,玉米900万亩;农民在一年内收入提高38%,购买力提高25%,到1935年农业净收入比1932年增加了33.78亿美元。[2]
  (三)调节工业生产。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工业已处于瘫痪状态,24.9%的工人失去工作。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一方面,该法令要求企业主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建立同业工会,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以便政府通过工会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另一方面,该法令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为工人权益提供法律保障。为了企业界接受法令,罗斯福解释:“如果在每一个互相竞争的集团内,所有雇主都同意付给其工人同样的工资――合理的工资,并且规定同样的工时――合理的工时,那么,高工资和短工时就不会伤害任何雇主。这就是工业复兴法真正核心的简单概念。[4]”经过多方面的工作,就业人数和工人工资都得到了增加,企业也重新有了活力。
  (四)兴建公共工程。1933年,国会通过《国民造林保护队救济法》,吸收18-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造林、森林防火等工作,吸引了150万人参加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实行“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建造18万项公共工程,为40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
  (五)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35年颁布《社会保险法》,包括养老金、失业保险制度,对无助无靠者进行救济制度。罗斯福对“养老金制度”的解释“是为了使已届退休年龄的人放弃自己的工作,从而给年青一代的人更多的工作机会,同时也使大家在瞻望老年前景时都有一种安全的感觉[6]”;罗斯福对“失业保险制度”的解释是“不仅将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7]”。
  三、罗斯福新政的深远意义
  新政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新政恢复了生产力,奠定了美国成为二战“兵工厂”的经济基础;新政缓和了阶级矛盾,改善了工人待遇,稳定了国家制度;新政一改自由放任的原则,使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实践中完善了凯恩斯经济理论。
  现今,由美国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各个国家联系紧密,几乎没有国家可以置身事外,这就要求从“罗斯福新政”中吸收借鉴经验教训。罗斯福新政对我国促进经济改革和解决面临的经济问题有重要启示:第一,开发落后地区,缓解贫富差距。罗斯福新政中对经济落后的田纳西河流域进行开发,不仅可以通过雇佣当地工人提高他们的收入,还可以为将来此地区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当前我国东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以对西部地区采取这种办法,不仅缓解贫富差距,还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我国是人口大国,存在隐性和显性失业的情况,这几年尤为突出,迫切需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失业人员最低生活水平;第三,吸收借鉴“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鼓励私营经济,创造更多的劳动岗位;第四,认清不同时期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采用放任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说明在各个时期采用的经济政策不相同。我国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切不可盲目照搬西方经济模式,应结合我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作者简介:於燕飞(1986年-),女,汉族,江苏句容人,北京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潘贤掌.《罗斯福新政》(《博士论坛》2000年第三期)
  [2]1982年版《罗斯福选集》第39页
  [3]陈建平,梁莉,《罗斯福新政浅谈》(《福建教育学报》2002年第一期)
  [4]1982年版《罗斯福选集》第45页
  [5]1982年版《罗斯福选集》第142页
  [6]1982年版《罗斯福选集》第81页
  [7]1982年版《罗斯福选集》第81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2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