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语文课堂“伪主体地位”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思考一:以“学生为主体”是新旧教育理念的分水岭。可是当下课堂中学生在哪里?
  
  一问校长:学生在哪里?
  在一个校长培训班上,傅道春设计了一个参与式活动,让48名参培的校长每人画出自己的学校。校长们没有异议,埋头作画。很快,作画完毕。傅道春大概扫了一遍,问:画到人的请举手。许多校长一下愣了,48位校长中只有12位画到了人,更多的画的是学校的大楼、树木、花坛。接着,傅道春又问:画出了学生的请举手。举手的人更少了,只有4人,其中一位校长在图中画了两排人,他解释说,第一排画的是学校领导班子,第二排画的是教师。可是,傅道春问他:“学校的主体是什么?”
  二问名师:学生在哪里?
  这是一节无懈可击的语文课,老师语言精练,教态从容,板书漂亮,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老师间或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字。黑板上的字渐渐丰满起来,那字大小不一,看起来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像一个框架图。老师继续提问,学生解答仍然踊跃,仍然不乏精彩。
  课后,外国同行不理解,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
  所以,外国同行说,他们想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但他们只见老师不见学生,因而认为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老师表演。名师啊,学生在哪里?
  三问学生:自己在哪里?
  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发现”一词造句。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发现一只大母鸡围绕草垛转。”这位老师当时想也没想,就说:“这算什么发现,造得不好,坐下。”另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发现地球围绕太阳转。”这个造句对,这位教师很满意,认为这名学生造句水平高,好好地表扬了一下。
  为了迎合老师的表扬,迷失了自己,违心地说着“假、大、空”的话,同学啊,你自己在哪里?
  
  思考二:学生“伪主体”地位的几种表现形式
  
  一、“无现实牵挂”的学生主体
  《秋魂》的观摩课上,多媒体教室播放的背景音乐是克莱德曼的《秋日私语》,大屏幕上连续播放着秋天沉静的大树、高远的天空、斑斓的树叶、饱满的果实、萧瑟的秋风……还有米勒的《拾穗者》。
  窗外是现实的秋天,四周充溢着秋天的阳光、秋天的气味。师生处身于由自己的声音、声音后的语言、语言后的思想、思想后的意识形态所建设出来的哲理的空间、思辨的空间。这个空间很近、很强大,笼罩着师生的精神世界,他们身体所置的物理世界却离他们很远。但这个由声音与语言所建构出来的“近”的世界却是一个“远”的世界――作者的世界、教科书中的法定文化、法定文化后的意识形态的复制,准确地说,是一块“飞地”――教育的旨趣正是在师生的日常生活,准确地说,是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建构出一块“飞地”。在这块“飞地”――与周围世界相隔裂的环境中,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化――有限的,准确地说是局限的社会化。而师生的日常生活,置身于具体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阶层与地域中的生活世界,其间的习俗与经验、思维与表述、认同与期待――这个与师生血乳相融的“近”的世界,却被疏远、被忽视,甚至被改写,准确地说是被改造着。
  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被忽视了,学校内外的世界却被简单地认为是同质的,学生文化、学生的家庭文化、家庭文化后的阶级文化都被忽视了。教师与学生都被看成是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无根、无现实牵挂。
  当师生被连根拔起。放置于教学的时空中,一个社会历史情境中的具体人变成了一个单纯、表浅的认知者。认知者的头脑是一块高效的白板,高效正是建立在无摩擦、无抵触上,一个无知者比一个有经验因而也可能有“偏见”的人更好教育。然而,外在的认知究竟与认知者的生活发生何种内在关联?知识在学习者的生活世界中何处抛锚生根、并生长出新的形态?课程中、课堂的声音究竟是谁的声音?
  
  二、“无原则赏识”的学生主体
  如果你走进现在的课堂,会发现到处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赏识,表扬赞美不绝于耳,批评和指正几乎绝迹。这样的课堂在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却总觉得似乎欠缺点什么。
  积极的鼓励是肯定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进心、自尊心。但是,如果表扬过多过滥,缺乏实质内容,其实是在忽悠学生。
  例如在教学《船长》一文时对于“哈尔威船长死得值不值?”的讨论,甲生会说“哈尔威船长死得值。作为船长,船就是他生命的全部,连船都没有了,我想他一定认为活着也毫无意义了……”;乙生会说“哈尔威船长死得不值。他完全可以逃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或许丙生、丁生还有许许多多的说法。教师对学生“各执一词”一一肯定,盲目地迁就、无原则地默认,或者说不批评、只表扬。学生就会弄不清自己的言语举止究竟是对还是错,心中无数,产生迷惑,也不能认识自己的不足,进而改正。
  课堂上面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做法,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不应该只是以简单的“不错!”“真棒”一味“叫好”。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激励学生。
  对于“哈尔威船长死得值不值?”的讨论,教师尽管不给学生结论,却至少要提醒学生这样几点:一、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区域文化,对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二、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对生命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牵引力;三、我们对生命的意义要有符合自己个性追求的理解。也更要有顺应当今时代和民族大业需要的理解。
  
  三、“无个性跪读”的学生主体
  笔者教学《最后一课》后,对学生就作品主题进行谈话,综合学生意见,梳理如下:
  1、“向我开炮”的爱国主义精神。
  2、“打倒列强”的仇恨心理。当外敌侵犯祖国的领土和尊严,全民理应团结起来共诛之!在和平年代,对于历史、历史事件,我们应该有鲜明的态度,不忘国耻,理所当然。
  3、“唯我独尊”的自恋情结。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优秀的民族文化、“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日新月异,硕果累累…… 上述观点冠冕堂皇,遗憾的都是与学生生理和心理不匹配的“他见”,是“无己见跪读”。
  
  
  思考三:学生主体去伪求真的几点尝试
  
  “以学生为主体”不应该滞留在口号里、口头上,应该是植根于教师的骨髓里;也不是片面地僵化在某个环节,而是整合课堂的全部环节; 更不是锁定“学生”,而是扩张“与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
  教师:拙娘养巧子
  新课程标准强调“方法与过程”的纬度理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风向标。新课堂的教师也就应该从“传递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转型。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还是应该“拙”一点,不过是“大智若愚”的“拙”。包办教育只能培养弱智的学生。
  笔者教学《木兰诗》,课堂中同学们就“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中“同行”的读音发生争论:一日同行(xing)并肩作战,风雨兼程;二日同行(hang)职业相同,共为军人。彼此争论不休。此时我提醒同学要注意后半句――“不知木兰是女郎”。
  三分钟后,就有同学发表意见,应该读“同行(xing)”,理由有二:
  一是“同行”强调“接触之亲密”,“十二年”强调接触之长久,才有“不知木兰是女郎”的惊叹!
  二是读同行(hang),虽然职业相同,但是并不一定朝夕相处。不会有“不知木兰是女郎”的惊叹!
  随后,同学们都认可。
  学生:体验见端倪
  “以学生为主体”中的“学生”其内涵应该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物质性和意识性兼备的、具有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的人”,其外延涵盖着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课堂学习和课外生活”。基于此,教师眼中的“学生”就不应该是“教师一厢情愿的培养目标”。否则,我们的课堂依旧是“从书本到书本”,原本是“文化的殿堂”被学校异化为“文化的沙漠”。
  笔者教学只有31个字的《夸父逐日》时采用“短文长歌,内外勾联”的方法,原文有一句话只有一个字“渴”,我让学生联系自己最渴时的感受,把概念化的“渴”展示出来,于是就有了诸如下面的文字:
  “他的喉咙像被火烧了一样,他急需要用水来浇灭这股火。他愈想摆脱这种纠缠,可火愈大,就像无数只小虫在撕在咬在吞噬一样。为了扼住干炙的喉咙,想吞下一点唾液,可居然没有,这种像毒性发作一样的痛苦更胜于饥饿。”
  “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大地热得像个蒸笼,却没有一滴水来解渴。嘴上起了一个个燎泡,裂开一道道口子,想咽一口口水,可嘴里却干干的。豆大的汗珠滴了下来,盖住眼帘……”
  教材:自主定取舍
  笔者教学《安塞腰鼓》,江南水乡的孩子对此特别陌生,甚至在电视上都没有欣赏过,如何取舍?我采用“重文轻理、偷天换日”的方法。从话说“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差异”入手,然后多媒体出示安塞腰鼓的壮烈场面,让学生充分朗读之后,揪出“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这句话,用《安塞腰鼓》的思路说“江南特色的文艺形式”。
  结语:通过上述的观察和思考,作为一线的教师,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必须建立在真正意义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上,从一切方面唤起“教学觉醒”,“教学觉醒”意味着教学主体的回归。
  
  责任编辑 黄耀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12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