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对体验式教学的认识
  
  1 体验式教学的理念
  《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物理课程应注重学生的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我们要以课标的理念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物理学的探究,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2 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亲自去感知、体验。
  (2)过程性原则。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实践性,要求“通过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或“间接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达到主客观的沟通与默契,进而使认识得到升华,产生超越。
  (3)生成性原则。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发现性。自主性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经历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另一方面也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
  (4)开放性原则。体验式教学注重学习知识。更注重能力、认识、情感的培养,其目的具有开放性;同时强调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表现,其过程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独辟蹊径,自有见解,其评价具有开放性。
  
  二、体验式教学实践
  
  从教学实践来看,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激发兴趣阶段、实践感受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强化反馈阶段和学习迁移阶段。
  
  1 激发兴趣阶段: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体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体验学习的设计者是教师,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而,教师应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在探索过程中找寻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讲《动量定理》时,可以拿一块海绵和一只碗,放在地面上,把一只生鸡蛋拿至与讲桌同高处,先让其自由落到海绵上,鸡蛋会完好无损;再拿至同一高度处,让其自由落到碗里,鸡蛋会碎掉。学生亲眼目睹了两种情况下的结果,好奇心会使他们带着悬念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然后联系实际,与同学讨论交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创造。
  
  2 实践感受阶段: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做物理”
  美国华盛顿大学内的一条横幅上写道: “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牢;只有动手做,才能理解得深。”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从亲身经历中认识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料,实验验证,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同时可以总结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探究安培力》的授课过程中,安排学生分组实验,分别探究: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与安培力方向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安培力大小与磁场强度大小、电流强度大小、通电导线长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采取“控制变量法”:分别改变磁场方向、电流方向,观察安培力方向将随之如何改变;分别改变磁场强度大小、电流强度大小、通电导线长度,观察安培力大小将如何改变。同时,让学生设计表格,将变化关系直观地反映出来。这样通过亲手实验,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学生将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这种成功感使学生印象深刻,从而对左手定则和安培力计算公式的应用会更熟练。
  
  3 体验内化阶段: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物理”
  这个阶段是体验学习的关键阶段。所谓内化,就是把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主体的东西。在这个阶段,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互相交流、互相合作机会,让他们的思维火花在有目的的交流中不断碰撞,产生更多有价值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教学《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时,先投影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追尾”事故的真实图片,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析一下,造成“追尾”事故的原因有哪些?为了解开奥秘,学生会带着疑问和兴趣开始新的思考与学习,提出各种各样的原因,如车速过快;跟前车的车距过小;司机的反应较迟钝;车的制动性能较差等。由此引入课题,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进入说“物理”的乐趣。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物理”。
  
  4 强化反馈阶段:不断反思――让学生体验“物理过程和思想方法”
  由于物理研究对象的抽象性、物理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物理活动的本质,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才可能洞察物理活动的本质特征。对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解答过程、语言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物理思想方法反思等。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适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物理活动结束后,教师可设置一些巩固性的题目,让学生再次体验和反思,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如在学完自由落体运动后,可让两个同学一组,用刻度尺测出各自的反应时间。方法是:请甲生用两个手指握住刻度尺顶端,乙生用一只手在刻度尺下部做握住刻度尺的准备,但手的任何部位都不要碰到刻度尺,当看到甲生放开手时,乙生立即握住刻度尺。测出刻度尺下降的高度,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知识,就可以算出乙生的反应时间等。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在《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中,让学生站在磅秤上以直立姿势下蹲和以下蹲姿势直立,观察磅秤示数的变化,体会超重、失重的实质;用底部钻孔的矿泉水瓶装满水后从高处自由落下来,演示液体完全失重时压强消失的现象……同时可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提出自己的看法。
  
  5 学习迁移阶段: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物理”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体验到物理的价值。
  例如学习《圆周运动》时,可以设计水流星实验:取一个罐头盒,用比较结实细绳把它拴住,在桶里装一半水,手握绳子的另一端,迅速地抡起来,使小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果小桶转动得较快,当它处于最高点时,虽然桶口朝下,水却不会流出来。
  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造恰当的体验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既保证体验学习的时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的多样化,使每一次体验教学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领悟;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条件不同,体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应该是多样性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74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