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中的行动导向课程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综述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改革,阐述基于项目、案例、角色扮演、引导文、头脑风暴等行动导向课程宏观设计的程序、遵循的原则,着重论述不同行动导向课程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具体案例。
   [关键词]工学结合 行动导向 课程宏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8-0138-02
   一、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改革概述
   2008年,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首先启动了教师职教能力测评工程,以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为抓手,全面启动项目化课程设计,使教师对工作项目、任务、过程以及如何完成工作情境向学习情境的转换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通过对与课程相关的未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剖析,教师对课程培养目标的理解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这促使他们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反思。其次,以工学结合为导向,完成课程体系建设。经过市场调研、企业走访、专家座谈、对比借鉴、头脑风暴等方式,学院34个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化设计,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并固化为专业教学标准。这一过程使专业对课程教学目标的理解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基于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在原项目化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具有工学结合特征的行动导向课程设计成为必然。再次,基于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深化行动导向课程设计。基于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行动导向课程设计,2009年在学院大部分专业全面铺开。各专业在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上,以课程体系建设中涉及的对工作任务、过程、能力要素等分析为依据,进行课程的宏观设计与微观设计,最后固化为课程标准。各专业设计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为课程的深化设计解决了如下问题:反映核心内容的课程名称;课程的基本属性;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性质;与课程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及过程;与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课程培养目标;体现课程教育价值的学时数;课程先后开设的“序”;课程的考核目标。这为专业课程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扫除了课程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的弊端。下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不同类别专业、不同类型课程在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基础上,如何以学生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原则,以行动教学法为导向进行课程的宏观设计。
   二、行动导向课程的宏观设计
   1.细化课程的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中确定的课程目标源于对工作任务的分析。从工作过程出发对课程目标进一步分解与细化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在课程宏观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教育目标主要包括工作过程对应的职业技能和训练职业技能对应的知识两个方面。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分为“会”“熟悉”“熟练”“精通”四个等级。与之对应,对知识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能应用”“掌握”四个层次。能力目标还包括定义不一定准确却为许多人接受的所谓社会能力,其要素多与情商有关,包括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职业道德、公民意识、思想修养等。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工作项目、任务、过程、操作步骤,按层次进行分解,逐步细化,最后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
   2.依据课程属性,确定课程的行动导向。在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中,课程的产生来源于对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过程及其能力要素的分析与归纳,一般定义为任务引领型课程、技术引领型课程、综合学科课程三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课程确定课程采用何种行动方式与教学方法为课程设计的第一要务。任务引领型课程对应于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前厅接待,电子工程专业的SMT操作,属于专业课程。这类课程一般设计一项贯穿课程始终的行动,如前厅接待课程,在课程设计中采用角色转换法,学生转换为酒店职员,按照前厅接待人员的工作流程训练各项技能,并学习、理解和内化相关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技术引领型课程与多项工作任务中需要解决的技术相关,如机电类专业的电工技术,经济类专业的会计学,属于专业基础课程。这类课程一般设计几项并列的行动,如数字电子技术,在课程设计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设计制作数个数字电路产品,在实训中同时进行必要的实验,使学生在实践中将数字电路理论知识内化,以掌握各种数字电路器件的应用技术。综合学科课程与多项工作任务中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相关,如应用数学、应用物理、会计学基础、法律基础等,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或公共课程。在课程设计中一般采用实验、计算机仿真、案例分析等形式,如数学建模课程,课程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股票投资、购房风险等案例建立数学分析模型。
   3.从行动导向出发,确定理论知识的“度”与“序”。高职教育在处理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时,虽然观念明晰,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偏差。是否要构建知识体系,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如何处理理论知识的“度”与“序”的问题是课程设计中难以把握的一个环节。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依次是:第一,必须构建知识体系,并在完成实践活动后使之序化,归纳总结自然形成;第二,讲授理论知识的“序”由课程行动项目的流程决定,课程教学进度由工学结合主导的行动项目的准备、计划、实施、评价等一系列流程主导;第三,理论知识的“序”由完成行动项目所对应的支撑知识确定。
   4.以能力考核为要素,确定考核评价方式与标准体系。在行动导向课程设计中,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与标准体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行动导向课程得以顺利实施至关重要。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考核方式包括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终结性考试又分为笔试与实务考试。笔试主要针对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固化在试题库中,理论知识的试题库全部采用客观题。题库系统可以通过对考核范围、难度系数、分值分布等进行定制的方式自动组建试卷并评卷。学生随时可以申请在机房参加考试。实务考试主要针对课程教学目标中职业技能进行考核。试题库按照专业对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组建,分为二、三、四等。形成性考试对学生行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考核,包括作业、实训结果、实训报告、单元测验、学习态度、进步系数等。
   三、几种典型行动导向课程“行动导向”的设计或选取
   1.项目教学法课程中项目的设计与选取。项目教学法是建立在有目的的活动基础上的一种开放的学习策略或教学形式。它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项目中面对的问题,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项目教学中的“项目”是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培养目标出发,精心设计或选取与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密切结合的系列活动,如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一个故障的排除、一项服务的提供等。在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信息收集、调研、计划、进度控制、质量监控、自我评价等工作任务,实现知识意义的建构。
   项目化课程中的项目包括贯穿式项目课程和并列式项目课程。贯穿式训练项目十分适合任务引领型课程。如磨具专业设计的“特种磨具设计与制造工艺”课程,以校企合作的“数码相机外壳铝合金压铸件加工”为贯穿项目,按照产品图纸―压铸工艺过程―压铸工艺参数确定―压铸机型号选定―压铸模具设计―压铸模具制造―试模―调模―压铸件质量分析等系列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了15个子项目。完成这一贯穿项目,学生对如何设计特种磨具、如何制定制造工艺、如何操作设备与检验产品建构起丰富的经验与系统的知识。又如机电类专业设计的“电工应用技术”课程,课程教学内容由直流电路分析,带单相电度表的日光灯安装接线及白炽灯的异地控制线路安装,白炽灯串电感调光电路测试,绘制室内照明电气平面电路图及电气工程预算,配电线路安装及故障分析与排除,变压器的拆装及同名端判别,带电流互感器的三相电度表接线,直流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及检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自动Y―△控制电路安装,车间电气设备故障检修,车间电气设备电缆的选择及敷设,车间配电系统设计,公共照明配电系统设计共14个并列项目组成。这14个项目涉及的技能与理论知识,涵盖了维修电工中级工应知应会的要求,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电工技术基础。
   2.案例教学法课程中案例的设计与选取。案例教学法是建立在对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基础上的教学形式。它以案例为载体,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对案例或问题的直接讨论,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课程包括特定形式的教学材料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该材料的特殊技巧。在案例教学法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选取的案例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目的。
   案例的设计与选取必须源于现实生活,基本情节和数据真实,不随意编造;案例的集成设计应涵盖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注意知识的完整性;案例分析必须包括精心设计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案例的操作必须包括对核心技能的训练,这些问题或操作能引导学生在讨论或实际操作中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如法律事务专业设计的“经济法”课程,分别针对企业法、破产法、合同法、担保法、知识产权法、竞争法、质量法、消费者权益法、劳动法、房产法、财税法、证券法、会计法、广告法、销售法等近20个案例设计选取,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操作进入诉讼处理的情景之中,运用所学知识、经验、技能等分析案例。再如会计电算化专业设计的“财务会计”课程,针对货币资金核算、财产物资核算、往来结算、资金核算、工资核算、财务成果核算、总账报表编制等不同工作任务,设计或选取数个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财务账目处理的情景之中。
   3.角色扮演教学法课程中剧情的设计与角色的选取。角色扮演法是建立在学生扮演某种工作角色的基础上,以情境教学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剧情。学生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实施者或剧情的演绎者,注意力专注于工作过程,借着自身经历的过程,到任务的最后完成建构经验和知识。教师是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指导者,主要的作用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场景,提供背景资料,点评总结。角色扮演法适合人物个人作用突出,工作任务清晰的课程。剧情的设计和角色的扮演与学生未来职业密切相关。如文秘专业的“秘书礼仪”课程,从秘书对应的迎送宾客、接待服务、宴请服务、会议服务、娱乐服务等工作任务出发,设计剧情,由学生扮演参与剧情的演员,使其熟悉仪容礼仪、服饰礼仪、体态礼仪、日常交际礼仪、办公室礼仪、庆典与会务活动礼仪、接待礼仪、宴请礼仪、商务活动礼仪、馈赠礼仪等秘书礼仪知识。再如市场营销专业的“推销与谈判技巧”课程,从推销员对应的市场调查、竞争对手调查、消费者购买力调查、制订客户开发计划、产品示范、推销谈判、签订合同、资金回笼、售后服务等工作任务出发,设计剧情,由学生扮演推销员或反串代理商、零售商、消费者等角色,组织实施教学过程。
   4.引导文教学法课程中项目的设计与选取。引导文教学法课程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文件中包括一系列难度不等的引导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引导文,明确学习目标,清楚地了解应该完成什么工作、学会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在引导文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查阅资料,获取有意义的信息来解答引导问题。其过程包括制订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评估工作计划等。它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与发展。
   引导文教学法几乎适应所有专业、所有类型的课程,其关键是教学文件即引导文的设计。如“数据库开发”课程,数据库系统需求分析、数据库系统总体设计、数据库模型的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系统深化设计、JSP实现数据库系统界面、JDBC实现数据库连接、JSP实现管理系统业务逻辑、数据库系统部署运行等是开发数据库所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针对工作任务制定完整的实施步骤项目清单。如数据数据库模型的分析与设计部分,通过引导文明确什么是数据库概念数据模型,什么是物理数据模型,如何用PD创建系统观念数据模型,如何用PD创建系统的SQL脚步语句等。既有具体实施步骤,又有针对实施步骤提出的问题。
   5.头脑风暴教学法课程中论题的设计与选取。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基于解决某一未来职业面临的问题,用讨论、辩论的方式达成共识,最后实现经验和知识建构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针对问题,组织一些人组成一个小组,以小型会议的形式,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进行集体讨论,交换想法,相互启发、激励、弥补知识缺陷,激发创意和灵感,引起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然后对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通过客观、连续的分析,找到一组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黄金”方案。以头脑风暴法贯穿始终的课程设计比较困难,它往往融于前面所述几种教学法课程当中。头脑风暴法教学中论题来源于具体的工作项目或案例,可以就具体行为、真实事件、方案、方法、程序等设计论题。论题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一组相互关联的。答案具有多重性。如在“电力传输”课程中,就大雪压断电力传输线这一事件,找出解决电力传输线被冰雪压断的方法;在思想政治课中,就亲情、友情、爱情等问题的具体案例,就范跑跑、三鹿奶粉、甲流防范等具体事件设计出不同的论题。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改革,尚在继续进行中。在基于行动导向课程宏观设计的同时,课程的微观设计也在有序进行着。
  
  [参考文献]
   [1]陈小波.论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三大关节点[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2]刘向红.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7(26).
   [3]孙培峰.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J].高教论坛,2009(3).
   [4]高林,鲍洁,王莉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78237.htm